《话题:情感》教安2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06-17 |
第七单元 情感
一、教学目标
1.领会作品的内容和题旨;
2.理解情感在小说中的魅力和作用以及小说对情感的不同处理;
3.考察小说的情感要素及其与作品内容、题旨的关系;
4.了解现代小说的情感状况。
二、作品赏析
《山羊兹拉特》
1.艾萨克•什维斯•辛格及其创作
艾萨克•什维斯•辛格出生于波兰一个贫穷、有着犹太教传统的家庭。12岁时,因为读了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罪与罚》,他便立志要做个作家,拒绝像祖父和父亲那样继续当犹太教教士。15岁,他开始用希伯莱文写诗和短篇故事,其后又改用意第绪语为当地的犹太报刊写稿,并尝试把一些英文著作翻译成意第绪语。31岁,他随父母移居美国,依旧用意第绪语为一家报纸撰稿,同时坚持文学创作。
在创作方法上,辛格不赞成人们模仿先锋派作家。他说:“一支卡夫卡式的队伍将把文学扼杀。”在个人的文学趣味和创作风格上,辛格更接近19世纪的古典作家,因此在他的一些作品中,读者们甚至能够读出契诃夫的味道来。在20世纪作家群中,他的作品更富古典气质,笔法传统,文笔清晰简洁,大都是描写19世纪上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的犹太人生活,尤其擅长神秘的宗教和魔鬼故事,代表作品有《傻瓜吉姆佩尔》《卢布林的魔法师》《庄园》《冤家,一个爱情故事》《萧莎》等。1978年,辛格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他的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这种艺术既扎根于波兰犹太人的文化传统,又反映了人类的普遍处境。”
以“激情”作为授奖的关键词之一,可见“激情”之于辛格作品的重要性。在其他的场合,辛格也承认自己作品的中心思想就是情感和激情。他说:“人不应该轻视任何情感。哲学家都轻视情感,尤其是斯宾诺莎,他认为人的一切情感都是罪恶。我却自信我们头脑里闪现的念头,不管多么微不足道,多么愚蠢,或者多么可怕,都具有一些价值。换句话说,抽掉人的各种情感,这个人不管他的思维多么合乎逻辑,也不过是个生活呆板单调的木头人。情感和人是同一性的。我特别对那种变为激情的情感感到兴趣。”
辛格凭借其长篇小说获得声誉,但他本人和评论界都更认同他的短篇小说,在他 | |
| 标题: |
《话题:情感》教安2 |
| 文件大小: |
42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