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一年级下 >>月考试卷 >>
石家庄市正定县2014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作者:   上传者:   日期:14-05-0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自然作为环境与自然作为其自身是完全不一样的。自然作为其自身以自身为本位,与人无关。而自然作为环境,它就失去了自己的本体性,成为人的价值物。一方面,它是人的对象,相对于实在的人,它外在于人。但另一方面,当它参与人的价值创造时,就不是人的对象,而是人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人的另一体,在这个意义上,环境与人不可分。自然当其作为人的价值物时,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作为资源,二是作为环境。资源主要分为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源。人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要向自然获取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源,但是必须有个限度,超出限度就可能造成整个生态平衡的严重破坏或某些资源的枯竭。一般来说,环境比资源外延要大,但更重要的是,资源是人掠夺的对象,而环境是人的家园。从自然界掠夺资源,不管手段如何,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的;而将自然界看成环境,不管这里的自然条件如何,人总是力求实现与自然的和谐。 
对于当今人类来说,重要的是要将自然看成我们的家。家,不只是物质性的概念,还是精神性的概念。环境美的根本性质是家园感,家园感主要表现为环境对人的亲和性、生活性和人对环境的依恋感、归属感。家的首要功能是居住,居住可以分为三个层级:宜居、利居、乐居。当前各地都在创建人类的宜居环境,提出建设花园城市,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等诸多主张,但“宜居”在城市功能的各层次中,只是基础,重在环境保护。而“利居”仍然没有摆脱将环境当作资源的观念。环境一旦成为利用的对象,它与人的关系就存在某种对立。只有“乐居”,人与环境的关系才不是对立的,而是和谐的,而且这种和谐具有亲缘性、情感性、文化性。亲缘性,说明环境与人共生的关系。情感性,说明环境与人的内在心理的关系。文化性,说明乐居具有丰富而又深刻的文化意味,浓缩提炼了人类文明的精华,真正体现了家园感。 
家园感的实现离不开对环境进行建设。环境建设有两种指导理念:一是功利的原则,二是审美的原则。两个原则必须是统一的,且应以审美原则为主导,也就是说可以将工程建设转行为景观建设,让工程既有利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又有利于人类的审美。此外,家园感的实现也离不开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一是需要科学技术,二是需要理念。在诸多关于环境保护的理念中,“审美的环境保护”理念有积极意义。这里“美”的构成是丰富的,既有来自生态方面自然方面的美,也有文明方面的人工的美。这样,“审美的环境保护”不仅包含了以生态平衡为最高原则的科学的“真”的保护,而且高于“真”的保护。比如,城市中的湖水被污染了,按“真”的保护,主要在治理污染,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它的生态平衡;而按审美的保护原则,不仅要治理污染,还要进一步做一些美化,如湖岸栽花、湖中养鱼建亭等。 
环境作为人的家园,既是空间的,也是历史的。我们应该适度开发自然资源,高度重视保护自然资源,并努力建造乐居的环境。(摘编自陈望衡《环境美学的当代使命》) 
1.       下列有关“环境”和“资源”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作为环境的自然与作为资源的自然都是人的价值物,参与到人的价值创造中。但二者又 
有所不同。 
B. 自然作为环境,失去了自己的本体性,成为人的家园。这种情况下,人总是力求实 现与 
自然的和谐。 
C. 资源外延小于环境,主要分为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源。只有改变获取资源的手段,才能使 
人与自然不再对立。 
D. 自然作为资源,可以满足人生存和发展的需求,是人掠夺的对象,而不加限制地掠夺会 

标题: 石家庄市正定县2014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文件大小: 19K
文件格式: rar
作者:
下载地址: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下载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暂无图片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泸州市护国中学2019年秋期高二年级九月月考语文试题(必修三)
福建省泉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4月)月考语文试题
福建省莆田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青海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河南省洛阳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9月月考试题
新疆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安徽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江西省上饶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青海省西宁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
辽宁省四校2017-2018学年高一12月联考语文试卷
河南省豫北重点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联考语文试卷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6-2017学年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
2017年春期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湖北省三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联考语文试卷
福建省四地六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联考(5月)试卷
江西省三校2016-2017学年高一5月联考语文试卷
湖北省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份阶段检测语文试卷
2016~2017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辽宁省2016--2017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
广东省2016-2017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开学考语文试卷
福建省四地六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湖北省四校2015-2016学年高一5月份联考语文试题
开平市教伦中学2016年高一语文第二学期第一次语文试题
许昌市五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河南省许昌三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
安化一中2015年上期高一语文三月月考试卷(人教版)
象山2014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人教版)
河南省安阳2014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济宁市2014年高一5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河南省洛阳市2014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2014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语文试题
湖北省2014年高一5月联考语文试卷
2014年人教版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山东省济宁市2014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卷
湖南省浏阳2014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试卷
江西省2014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
江西省宜春市2014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辽宁省葫芦岛市2014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重庆市2013-2014学年高一4月月考语文试卷(人教版)
2013—2014年人教版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益阳市2014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西安市2014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扬州市2014年高一3月份阶段检测语文试题(苏教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