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教案4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03-31 |
《城南旧事》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根据《课程标准》对必修课文学类作品所设置的课程目标,在本篇课文中,注重培养学生感受文学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体验,达到陶冶性情,涵养心灵的目的。
【设计目标】
一、知识目标:把握“厚嘴唇的人”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剧本语言,体会音乐描写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体会剧本中“淡淡的哀愁”与“浓浓的相思”的情调
三、情感目标::认识离乱社会所造成的人们生活的苦难。
【设计特色】
找准切入口,悟情于趣;凸现个性化,亦品亦评。
【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学习剧本语言,把握人物形象。
二、教学难点:体会剧本传达的“淡淡的哀愁”与“浓浓的相思”情调。
三、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及音乐辅助教学。
四、教学方法:品读、欣赏,教师参与探究,重在学生能力上的培养。
【教学流程】
一、教学时间规划
课前准备+预习课+品读欣赏课+课后活动
二、课前准备
为了理解课文主题,完成学习目标,课前完整地阅读剧本。教师准备视频资料。
三、预习课
①了解作家作品相关资料。
②朗读全文,分角色表演。找出英子的欢乐、不解与迷茫,初步体悟人物形象。
③背诵《送别》歌词,完成学习册中本篇课文的字词检测题。
三、品读欣赏课(说课内容)
㈠ 导入语
童年,是生命起步的摇篮,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它永远像梦一样珍藏在我们的心中。有的人把它写成歌曲,有的人把它画成图画,也有人把它拍成照片,但是童年的时光却注定不能随生命远航,它像一朵秋天的花,在生命的起点独自摇曳,感伤而又美丽!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电影剧本《城南旧事》,走进那个离我们远去的灰色年代,和作家一起感受童年的快乐与迷茫!
(同时展示课件首页+音乐播放)
㈡ 以导演电影为切入口,走进剧本。
提问:假如你是一个导演,现在请你把段故事拍下来,按照剧本的描写,你可以分成几个画面拍摄呢?
明确:共有十二个场景,分别是:
院子里——课堂里——操场上——草堆里——胡同里——房子里——院子里——胡同里——学校礼堂里——草堆里——小学课堂里——操场上
这些背景要表现什么年代的特色?
时代:乱世,远去的年代(上世纪二十年代)
(教师板书场景、时代)
提问:本次出演的主角是英子和“厚嘴唇的人”,作为导演的你,准备找一个什么样的演员来表演“厚嘴唇的人”这一角色?
外部特征:厚嘴唇 老实相 说话语气亲近 过早衰老
人物形象:一个默默承受生活的艰难,养家糊口,供弟弟上学,为人朴实厚道的老实人,同时也是一个为生活所迫而作了贼的人
还需要哪些配角和群众演员?(略)
(教师板书人物)
说明: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应牢牢抓住文本,反复阅读,不能借助电影、图片等其他非文本的东西,以混淆视听,干扰文学鉴赏活动。本时段教学可以通过反复诵读,分角色朗读,读关键章句等阅读方法来品味戏剧语言,感悟人物形象。
㈢ 以编辑音乐为切入口,体会剧本中音乐描写的作用。
提问:电影拍摄之后,还要剪辑、编辑背景音乐与角色对白,请问:你准备把剧本中的两首插曲《麻雀与小孩》《送别》安排在什么情节之中?
明确:此处讨论时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按照剧本说明,把音乐安排在相应的情节之中,一种是不按剧本说明,把音乐安排在自己认为合适的情节之中。两种安排都是可取的,关键是要说出理由,如果后一种安排的理由也很充分,那更应该鼓励这种阅读与鉴赏的创新。
参考理由:这样安排更能凸显剧中人物情感变化和心理的波动,同时在剧情结构上起着起承转合的作用,营造出平和、舒缓的叙事节奏。
说明:本时段教学可以辅助音乐欣赏,有教者认为音乐欣赏可能冲淡学生对文本的依赖和深入理解。我认为,此处播放音乐恰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电影剧本是音乐和文本高度融合的艺术。另外,歌词的朗诵和理解也很重要。
(教师板书音乐歌词)
㈣ 以点评剧本为切入口,体会剧本淡淡的哀愁与浓浓的相思的情调。
提问:刚才有一部分同学过了一回导演瘾,她们大胆创新的叙事手法和对剧本独特的理解,真正体现了“我的地盘我做主”的个性,作为一个优秀的剧本,一篇好的文学作品,他一定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当然,肯定也有不足之处,如果你是一个剧评家,你会对剧本作者说些什么呢?
明确:此话一出,学生可能议论纷纷,从不同的角度和剧本作者对话,此教学时段应完全让学生自由发挥,老师子纠正可能的知识性错误或者指出鉴赏方法上的技巧。在众说纷纭中,教师把学生观点分类,然后把评说剧本整体风格的观点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总结:
那衰草,那窄的胡同,那破旧的院落,那无可奈何的小偷……这一切都仿佛像在诉说人生的无奈,剧本以小孩童稚的眼睛,观看这些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使全文笼罩着“淡淡的哀愁”的感情基调……
㈤ 附板书。
时代:乱世,远去的年代
场景:四合院,狭窄的胡同,断垣,草堆……
人物:为生活所迫作了小偷的老实人,骑高头大马监斩官,打糖锣的老头,童子军……
音乐:“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三、课后活动。
观赏电影《城南旧事》,看看自己心中的“城南旧事”与电影《城南旧事》有何区别?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