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八年级下(初二下) >>综合练习 >>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14首古诗总复习测试题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03-29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14首古诗总复习测试题
    一、注音及填字(10分)
    ㈠注音:⑴斋(   )、⑵鸬(    (   )、⑶唳(   )、⑷赋(   )、⑸柯(   )、⑺长(    )精神⑻云鬓(    )、⑼千嶂(   )⑽ 燕(   )然未勒。
    ㈡填写汉字:⑴故园(   )何处?⑵转觉鸬(   )毛色下⑶巢成(   )长大⑷(   )(   )文章建安骨⑸明朝散发弄扁(   )⑺举杯(   )愁愁更愁⑻蜡(   )成灰泪始干⑼且教桃李(   )春风⑽诗家(   )景在新春
    二、解词(10分)
    ⑴故园:_______⑵风标:______⑶咫尺:__________⑷乐天:指_____⑸翻似:⑹怀旧:______⑺酬:答谢,这里是_______的意思⑻“风骚”原指《诗经》中的《_______》和屈原的《________》,后来泛称文学。⑼云鬓:_______⑽.下:______之地,这里指______。⑾衡阳雁去:即_______。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 ⑿千嶂:_________的山峰;崇山峻岭。⒀燕然未勒:指___未平,___未立。⒁才人:________⒂寄北:________⒃红叶题诗:比喻________⒄青鸟:本指__________________文中指______⒅断肠:________⒆散发:其有__________和________两重意思。⒇秋思之祖:_________ 
    三、理解赏析( 80分)
    ㈠诗歌对比欣赏。(4分)
    秋词 (刘禹锡)                                 秋思(马致远)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同是写秋,两首诗表露出诗人的心境有何不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相比较,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考试题综合(24分)
(1)、这首诗的作者是 _____;标题中的“乐天”是指诗人_____。(2分)
   (2)、用“/”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每句只划一处)(1 分)
巴 山 楚 水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14首古诗总复习测试题 凉 地,二 十 三 年 弃 置 身。
    3、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
    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
    C.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
4、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为人所称赞。试从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蕴含的哲理两个角度,说一说你的理解。
 答:(1)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哲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5)、诗的颔联中借用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①闻笛赋:__________ ②烂柯人:______________                   
    (6)、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写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
    B.颔联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二惆怅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C.颈联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无奈、惆怅与叹息。
    D.尾联写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现出诗人坚忍不拔的意志。
    (7)、(2010·贵州省毕节市)诗歌鉴赏:
   (甲)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乙)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韩愈                        【唐】刘禹锡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①(甲)诗中 “左迁” 的意思是 __________;请概括(甲)诗首联的意思: __________。(乙)诗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两句诗运用了典   故,涉及到的两个人物分别是 _____和_____。(4分)
    ②请你简要分析(甲)(乙)诗在情感方面的异同。(4分)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8)、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请结合颈联,作简要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㈢《无题》(李商隐)(6分,每小题2分)                              
    ⑴、李商隐写了不少“无题”诗,以“无题”为题等于没有题目,你能够根据诗的内容或情感为本诗拟写一个题目吗?请写下你拟的诗题。
     ________________                                    
    ⑵、请你从内容、情感、语言或写法四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对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进行品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如何理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句?今天人们常用它来表达怎样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㈣《渔家傲》(范仲淹)中考试题综合 28分) 
⑴.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______________,下阕写______________,笔力雄健,感情沉郁。(2分)

     ⑵、“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亦描述。(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4)、“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词的上片间接点明季节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限2个字)。(1分) 
    (6)、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主要描写了塞下秋景之\\\'\\\';词的下片集中抒情,主要抒发了征人思乡爱国之情。
    B. 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
    C. 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以如霜的月光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愁思。
D. 这首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是宋词中的精品。
    7)、下面对这首词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词的上片描写词人身临目见的景物,下片直接抒发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的不满。
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揭示词人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C.\\\'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指士兵久戍不归,伤心落泪,使白发的将军无计可施。
D.全词意境豪放、壮阔,形象鲜明、生动。
(8)、\\\'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你怎样理解\\\'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中的\\\'寐\\\'?(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从\\\'长烟落日\\\',你想到了学过的哪两句诗?(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揣摩\\\'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这首词中描写边地荒凉冷落景色的句子是               。(2分)
(15)、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写照,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为国建功的情怀。
B.这首词通过“塞下”“长烟落日”“霜”等词语写出了边塞秋季的景色特点。
C.“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是说,衡阳的大雁飞去,没有丝毫想留下来的意思。
D.“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㈤ 《夜雨寄北》《论诗》练习(12分)
   1)、文学常识填空:李白、杜甫在文学史上有大李杜之称,而本诗的作者______和杜牧则有小李杜之称。2分)
   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下画线的字的意思。2分) 
    ① 何当共剪西窗烛 [何当]_____ ② 却话巴山夜雨时 []__;[]_____ 
    3)、用“/”画出古诗的朗读节拍。2分) 
   君 问 归 期 未 有 期,巴 山 夜 雨 涨 秋 池。何 当 共 剪 西 窗 烛,却 话 巴 山 夜 雨 时。 
    4)、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2分)
    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好友相见的无奈。 
    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好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5)、《夜雨寄北》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分)
    6)、诗人想像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中,和妻子一起一边剪去燃尽的烛芯,一边回味这巴山的绵绵夜雨。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怎样的心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㈥《池鹤》(唐 白居易)(6分)
高竹笼前无伴侣,……怅望青田云水遥。
1、最能概括乱群鸡里有风标句意的成语是:_________。这一成语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诗言志怅望青田云水遥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和情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低头咋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表达作者怎样的愿望?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句(10分)(选做题)
    ⑴、我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意蕴丰富:长歌行》告诉我们“少壮不努力,②_________”《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书云》中 “俱怀逸兴壮思飞,③__________写出了李白期望有所作为的心声;④《过零丁洋》中“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了文天祥舍生取义的民族气节。
    ⑵、温州某中学的吴老师带病坚守在三尺讲台,直至倒下。她对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李商隐《无题》中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真实写照。
    ⑶、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人们在奉献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高尚的人格。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就有许多表现奉献精神的诗句,请你写出其中的两组句子。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苏教版八年级古诗总复习测试题答案
    三、理解赏析( 80分)
    ㈠【答案】1、刘禹锡的《秋词》是颂秋,表达了乐观豁达、昂扬向上的心境;马致远的《秋思》是悲秋,表达的是失意、凄苦、思乡、感伤的心境。2、可以从写法、语言、主旨、情感等方面选择一点或多点进行阐述,言之有理即可。
    ㈡【答案】《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刘禹锡、白居易。(2)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3.蕴涵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3B(正确理解是:运用两个典故,表达诗人对受害友人的悼念,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充满无限悲痛怅惘之情。)41)此联表现了诗人身经危难,仍保持坚定的意志和积极乐观的精神。(或虽身经危难却不消极气馁,而是保持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和百折不回的坚强毅力)(意思对即可)(2)告诉人们:旧事物必将消逝,新事物必将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如回答包含着新陈代谢的规律亦可)也可按书上的回答:反映了作者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5)①怀念故友;②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6C7)①.贬官;朝奏夕贬;向秀;王质。(4分) ②.相同点:两首诗都表现了被贬官之后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 不同点:(甲)诗语虽悲酸,却悲中有壮,表现了“为除弊事”而“不惜残年”的坚强意志;(乙)诗表现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乐观的胸襟。(4分)(8)、答题要点:诗人远离京城,身处荒僻之地,长期被弃用。评分标准:2分,每点各1分,意对即可。9)、答题要点:①“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②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渡,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
    ㈢【答案】无题(李商隐)⑴、相思(思念、愁思、离情、别思、伤别等)(2分,拟题扣住诗歌内容、情感即可。) ⑵、内容、情感:本句表达了诗人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诗人借写爱情抒发了政治失意的苦闷之情)。语言、写法:从比喻、对偶、(谐音)双关等修辞的角度或语言风格的悲剧色彩等角度谈都可;如扣住“到”或“成”、“方”或“始”中某一字的强调作用谈也可。(2分,如果考生答题仅从字面意思解释只给1分。)⑶“丝”和“相思”的“思”是同音字,谐音双关,泪也因思而落。拿蜡炬流泪来比喻自己内心的煎熬。以春蚕、蜡炬为喻,说明我对你的爱和思念至死不变。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原意:比喻恋人别后相思之苦。新意:比喻人们为某种理想而执着追求。
    ㈣【答案】《渔家傲》⑴、边塞秋色、思乡之情⑵、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3)4)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言之成理即可)(5)雁去(1分)(6)C2分)(7)、B(8)、此句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2分)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另外答案:写出了塞外的奇异(壮阔)风光;反映宋朝守军力量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作铺垫。(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全分)。(1分)9睡觉(2分)1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分)11上阕侧重于描写,下阕侧重于抒情。全词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力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答对一种表达方式给1分,后一问意思接近即可给2分。共4分)(12)本题2分,一点1分。a、慨叹功业未立;b、思念家乡。其它如\\\'壮志难酬、有家难归\\\'\\\'爱国的情怀、思乡的苦闷\\\'之类的意思也得全分。     13)本题1分。借边地夜景表达凄清悲凉之感;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答对其中一点得全分,若答\\\'交代时令特征\\\'\\\'借景抒情\\\'\\\'渲染气氛\\\'之类的内容,也得1分)14)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15C
    ㈤【参考答案】《夜雨寄北》:(1)、李商隐 ;(2)、①何时能够 ②再 回叙;(3)、(略);(4)、D;(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6)、表达了诗人渴望和妻子团聚的心情。 
    ㈥【答案】1.鹤立鸡群。这一成语的意思: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中显得很突出。
2.不甘作池中物的远大志向,抒发了作者政治失意,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3.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愿望。
    四、名句(10分)(选做题)
⑷【答案】示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苏教版八年级春学期语文统一作业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字词诗词复习教学设计
初二语文标点符号专项练习
柳州市第二十二中学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诗文默写和理解竞赛
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字词总汇
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字词总表(注音修改版2011)
苏教版八年级下容易读错的字大全
太原杏岭实验学校苏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诗词竞赛试卷
太原杏岭实验学校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九次周检试卷
苏教版八年级下古诗词赏析练习ppt课件
苏教版八年级下现代文阅读知识要点ppt课件
苏教版八年级下期末古文复习ppt课件(96页)
错别字练习(5份)
苏教版八年级下成语、病句期中专项复习导学案
苏教版八年级下文学常识填空题
苏教版八年级下古诗词内容复习提要
苏教版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练习
八年级说明文阅读训练
《家有儿女》短文阅读练习
苏教版八年级下学期默写资料(二)
2011年苏教版八年级下3月份语文阶段性复习(词语、默写)
苏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默写专项训练
2010年中考总复习:苏教版八年级(下)文言文练习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仿写句子专题训练
新课标八年级下语文课外阅读理解系列训练
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诗歌赏析专项练习2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学常识复习
苏教版八年级下诗文默写专项复习资料
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默写练习
苏教版八年级下期辅导资料汇编
苏教版八年级下第1—4单元作业基础综合练习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字词专项练习
苏教版八年级下诗歌赏析专项练习
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1-3课补充练习
苏教版八年级下诗文名句默写赏析
苏教版初二下学期背诵篇目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默写资料(50题)
初二语文期末复习名著《水浒传》练习(文段阅读)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期中复习——生字词
横河镇八年级语文知识与运用竞赛试卷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综合题
苏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复习作业纸
苏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背诵篇目
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竞赛试题
苏教版八年级下必背古诗文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