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师频道 >>中考语文大纲及说明 >>
2014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03-22


会员:renjunjian 友情提供
 
2014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一、考试范围
以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四学段7至9年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为范围,体现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体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交融、整合,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结构: (一)试卷分为语文知识与运用、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四个部分。其中,语文知识与运用约占全卷总分的19%,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约占全卷总分的17%,现代文阅读约占全卷总分的28%,写作约占全卷总分的36%。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结合在“语文知识与运用”中考查。 
(二)题型:试题分为主观题和客观题两类,其中,客观题约为20%,主观题约为80%。题型可有选择题、填空题、图表题、文言文翻译题、问答题、写作题等。(和2013年比较少了病句修改题)
四、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语文知识与运用
1. 正确识记教材所涉及的常用汉字的音、形、义,并能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运用。
2. 汉字书写规范、正确、端正(和2013年比较少了“整洁”)
3.正确使用词语。            4.正确仿写句子。
5.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和2013年比较少了: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能识别并修改病句和了解7——9年级课本涉及到的中、外重要作家、作品及其所处时代、作品等常识。)
(二)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
◆口语交际:能根据情景,清楚、连贯、文明、得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不偏离话题。
◆综合性学习
运用语文知识,发现、探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1.能策划语文活动,拟定活动方案。
2.能根据材料筛选信息,提出和探究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采用恰当的思路和方法。
(三)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1.能背诵、默写本《考试说明》“附录1”所列古诗词,并能正确理解、运用其中的名句。
2.能背诵本《考试说明》“附录1”所列文言文,并能正确的默写、理解运用其中的名句(段)。
3.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句子中的含义。
4.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意思。
5.理解并能意译文中的句子。
(四)现代文阅读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2.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3.捕捉阅读材料中的重要信息。
4.把握文章基本意思,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5.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6.初步领悟文学作品内涵;对文学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对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有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现代文阅读材料取自课外。
(五)写作
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和议论文,并达到以下要求:
1.切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
2.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3.内容具体,中心明确;
4.层次清楚,结构完整;
5.语言通顺,书写规范。
写作要力求体现个性或特色。
附录:
古代诗词(20首):
1.关雎(关关雎鸠)诗经
2.观沧海 (东临碣石)  曹操
3.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潜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王勃
5.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王维
6.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杜甫
7.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
8.酬乐天扬州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  刘禹锡
9. 观刈麦(田家少闲月)白居易
10. 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
11.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牧
12.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
13.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14. 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王安石
15.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
16. 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陆游
17.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
18.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文天祥
19. 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张养浩
20.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
文言文(10篇):
1.孔子语录
2.曹刿论战  左传
3.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4.出师表    诸葛亮
5.桃花源记  陶潜
6. 三峡   郦道元
7. 韩愈杂说(四) (《马说》)  
8.醉翁亭记   欧阳修
9.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10.送阳马生序 (节选) 宋濂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2022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及变化
2020年重庆市语文中考说明
2018年重庆市语文中考考试说明及考纲对比
2017年重庆市语文中考考试说明
2016年重庆市中考考试语文说明
2015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2013年重庆市中考语文复习指导
2013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
2011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2010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说明
重庆市2010年中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