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观刈麦》教案10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02-07


《观刈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叙事诗,带有强烈的讽喻色彩。诗的开头先交代时间和背景。终年劳作的农民,到了五月麦收时节更忙了。这时候,妇女们带着自己的孩子,冒着炎炎烈日,来到田里给正在收麦的人们送饭送水。男人们正在埋头割麦,他们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虽然已经累得筋疲力尽却全然不顾,只是希望趁着夏日天长能够多干一些活。这是写的全景。在这个景的衬托下,描写了另一种令人心酸的情景:一个妇人怀里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割麦者旁边拾麦。为什么要来拾麦呢?因为她家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什么交纳官税而卖光了,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拾麦充饥。这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有差异又有关联:前者揭示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赋税的繁重。繁重的赋税既然已经使贫妇人失掉了田地,那也回使这一家正在割麦的农民失掉田地。今日的拾麦者,乃是昨日的割麦者;而今日的割麦者,也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者。强烈的讽喻意味,自在不言之中
学情分析:
《观刈麦》这诗是白居易的一篇叙事讽喻诗,文字有点难,所以我让学生先预习,自己查资料,培养培养其积极主动的学习能力。经过了一个学期的训练,学生预习作业已经作得很好了,而且经过一学年的语文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和分析能力,所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较好地去品味和理解课文的。
教学流程图:
导入新课 →解题→了解作者、体裁→熟读课文→疏通文意→质疑、点拨→合作探究→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反复吟诵,理解诗歌
2.培养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读说结合,读出诗韵、分层次说出自己对诗歌 的理解、赏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痛苦及社会根源
教学方式
自读、点拨、质疑
学习方式
朗读法、预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重点
诵读、理解、赏析
教学难点
体会感情、把握主旨
教与学的过程:
一、导入新课
梁衡的《夏》一文中引用了诗句“田家少闲日,五月人倍忙”这句诗出自何处?今天我们就一学习白居易的《观刈麦》(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
导入新课
二、解题,介绍作者
1.何为“刈”呢?
2.作者为什么要观刈麦?时为周至县尉,负责治安、催租)
3.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学生根据预习作业上查找的资料介绍作者、了解背景。)
三、朗读诗歌
注意押韵(押“ang”韵)(朗读诗歌、 熟悉内容)
四、质疑
哪些句子不理解,师生答疑。(质疑、答疑、检查预习作业,培养其积极主动的学习能力。)
五、合作探究
1.本诗写了几个场景?(农人割麦、贫妇拾麦)
2.这两个场景各揭示了一个怎样的社会现实?你是从哪些字词中体会出来的?(农人挥汗如雨割麦,揭示农民的劳苦。贫妇抱子挎篮拾麦,揭示赋税的繁重)
3.请你想像一下丰收的场景和农民挥汗如雨割麦、拾麦者诉说时的情景。(一望无际  此起彼伏)(汗流浃背  筋疲力尽  腰酸背疼)(声泪俱下  忍气吞声  衣衫褴褛 面无菜色 悲痛欲绝家徒四壁)
“抱子在其旁”中的“其”是指谁?(割麦者 )为什么割麦人要拼命割麦?(拼命抢收,为了缴租)为什么他又舍得贫妇在他旁别边拾麦?(繁重的赋税既然已经使贫妇人失掉了田地,那也回使这一家正在割麦的农民失掉田地。今日的拾麦者,乃是昨日的割麦者;而今日的割麦者,也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者。)
4.划出中心句(家田输税尽)
5.赋税本来是用来干什么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用来做一些公共事业,造福百姓的。)可是封建社会的赋税被用来干什么了?((可是封建社会的赋税被统治者挥霍掉了,统治者像一群大老鼠吞掉了老百姓的劳动果实。)你从文中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6.也就是说除了写了农人、拾麦者,还写了什么人?(诗人)他在干什么?(旁观)他属于什么阶层?(统治者,只不过他是一个能够同情老百姓的统治者,事实上封建社会很多统治者都认为自己享受是理所当然的,正是由于他们的不劳而获,使得赋税更加繁重,百姓更加艰苦。)
7.这是采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有什么作用?(写出当时官员(统治者)的不劳而获,与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劳作却一无所有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1.积极发言,诗生进行交流。
2.学生仔细阅读课文
分小组合作讨论
1.培养学生能够抓住关键的字词句进行品读、欣赏的能力。
2.让学生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痛苦及社会根源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六、再读诗歌
品味富有魅力的语言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富有魅力的语言的能力。
五、拓展延伸
读以下二则材料想一想,与同学议一议,写出你的感想,班级交流。
一、古诗中有许多反映百姓辛勤劳作却一无所有的诗句,如:“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陶土》。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悯农》。
二、“中国26省市免征农业税,7.3亿农民特告别皇粮国税”——2005年2月27日〈〈人民日报〉〉。  讨论交流(升华认识,感受今天美好生活)
 
板书设计:
农人割麦         生活贫苦         同情
(有田者)
贫妇  拾麦        赋税繁重        批判
(无田者 )
诗人旁观        不劳而获         愧疚
(统治者)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醉翁亭记》《观刈麦》阅读练习及答案
《观刈麦》每课一练
《观刈麦》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题)
《观刈麦》教学设计11
《观刈麦》ppt课件(18页)3
《观刈麦》ppt课件(15页)
《观刈麦》历年中考题汇编
《观刈麦》检测练习题
《观刈麦》ppt课件(18页)2
《观刈麦》ppt课件(12页)
《观刈麦》课堂实录
《观刈麦》导学案4
《观刈麦》学案3
《观刈麦》ppt课件(20页)
《观刈麦》教案9
《观刈麦》教案8
《观刈麦》ppt课件(18页)
《古代诗词三首》(木兰诗,观刈麦,破阵子)导学案
改写《观刈麦》作文(3篇)
《观刈麦》说课稿2
《观刈麦》说课稿
《观刈麦》ppt课件9
《观刈麦》《破阵子》ppt课件
《观刈麦》导学案2
《观刈麦》ppt课件8
《观刈麦》ppt课件7
《观刈麦》ppt课件6
《观刈麦》教案7
《观刈麦》教案6
《观刈麦》学案
《观刈麦》导学案及达标训练作业
《古代诗词三首》(木兰诗,观刈麦,破阵子)学案
《观刈麦》练习题
《观刈麦》改写
白居易《观刈麦》诗歌鉴赏
《观刈麦》原文和译文
白居易《观刈麦》赏析
白居易《观刈麦》wav音频朗读
《观刈麦》教案5
《观刈麦》ppt课件5
《观刈麦》教学设计4
《观刈麦》ppt课件4
《赠从弟(其二)》《登幽州台歌》《送元二使安西》《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清平乐·村居》《观刈麦》《月夜》《商山早行》译文和赏析
《古代诗词三首》(木兰诗,观刈麦,破阵子)教案及练习
《观刈麦》mp3音频课文朗读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