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马嵬(其二)》教案3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01-20


目标:(1)引导学生结合读过诗,了解李商隐关生平和艺术创作。(2)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这首诗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3)深刻认识封建统治阶级荒淫腐朽本质,激发忧国忧民情怀。
   教学重点分析《马嵬(其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特别其诗歌对比衬托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正确把握诗人对唐玄宗评价,正确评价作者观点。
    教学方法:诵读式、讨论式、点评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这样描述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又这样叙唐玄宗和杨贵妃感情: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杨贵妃被杀情形,诗歌这样讲述: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杨贵妃去世后,唐玄宗感受: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仙山,山在虚无飘渺间。今天学习李商隐《马嵬》,看看李商隐如何评价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
    2、题解:《马嵬(其二)》,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佳作。咏史之作,东汉的班固首开其端,但止于叙述史实,平实无华。至晋朝左思《咏史》、陶渊明《咏荆轲》之类,始借题发挥,寄寓怀抱。唐代诗人,如杜甫、刘禹锡等人,则多把咏史与咏怀古迹结合起来,扩大了诗的境界。李商隐咏史诗,主要写南朝和隋朝覆灭旧事及唐朝国家战乱,总之是以史为鉴,多抒发兴亡之慨。   
    二、诵读课文。
    1、教师范读(提示音节)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2.学生齐读课文。
    三、师生共同赏析(学生讨论,老师点拨)
    1、杨妃“赐”死后,玄宗异常悲伤,哪些诗句写出了玄宗之悲?     
    明确: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2、玄宗派人招魂,方士回来说“海外”还有“九州”,杨妃生活在那里,信守“世世为夫妻”誓约,这可信吗?哪个词语和句子戳破了这种说法?    
    明确:不可信,“徒闻”一词否定了方士话,“他生未卜此生休”,来生微茫难求,但今生一起缘分断绝,已是事实。  
    3、这样以神仙怪诞和生死轮回来写玄宗痴心梦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思杨妃之切,故有异常之举。这种举动正是极尽曲折写出玄宗之悲。)
    提问:首联中用典,玄宗听术士说杨贵妃在仙山上还记着“世世为夫妇”誓言,有何用意?
    明确:讽刺唐玄宗痴心妄想。
    首联从“海外”说起,气势磅礴,笔力千钧。传说,杨贵妃死后,唐玄宗悲伤不已,就命蜀地方术之士寻找她的魂魄。有人趁机进言,说在海外蓬莱仙山找到了杨贵妃,还带回了她头上饰物。诗人这里用“徒闻”二字将此事轻轻带过,实际上是否定了这虚妄之说。
    接着,诗人又宕开一笔,指出“他生未卜此生休”。意为:来世渺茫难求,可是李、杨今生的缘分已然断绝,却是无争事实。此语如当头棒喝,发人深省。
    《马嵬》诗是以马嵬事变中玄宗为“六军”所逼,“赐”杨妃之死的事件,哪几句诗写了这一马嵬之变事件?     
    明确:空闻虎旅传宵柝,不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颔联“虎旅传宵柝”声音对“鸡人报晓筹”,其声音有什么不同?
    明确:军营内的声音,而后者为宫内声音    
    军营内的声音加上“空闻”和宫廷内声音加上“不复”,又能使人读出玄宗的哪种境遇?          
    明确:只是听到传来的“宵柝”之声,却不能再听到熟悉的宫内“报晓”声了。显然写出玄宗不在宫内,而身在军营,逃离了皇宫,已在逃难途中,极尽狼狈和慌乱。  
   “空闻”对“不复”,这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会收到什么好的艺术效果?          
     明确:对比,突出玄宗的昔安今危,昔乐今苦的生活境遇。   
     提问:颔联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明确:反衬手法,“鸡人报晓筹” 反衬“虎旅传宵柝”,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情已跃然纸上。“虎旅传宵柝”的逃难生活很不安适,这是一层意思。和“鸡人报晓筹”相映衬,暗示主人公渴望重享昔日的安乐,这又是一层意思。再用“空闻”和“无复”相呼应,表现那希望已幻灭,为尾联蓄势,这是第三层意思。“虎旅传宵柝”本来是为了巡逻和警卫,而冠以“空闻”,意义就适得其反。从章法上看,“空闻”上承“此生休”,下启“六军同驻马”。意思是:“虎旅”虽“传宵柝”,却不是为了保卫皇帝和贵妃的安全,而是要发动兵变了。正因为如此,才“无复鸡人报晓筹”,李、杨再不可能享受安适的宫廷生活了。
    颈联“此日”和“当时”都是指向时间的,前者指向眼前,后者指向以往。以往生活有什么特点?眼前又遇到了情况?前后又有什么关系?      
    明确:玄宗以自己和杨妃的朝夕相处讥笑牛郎织女的一年一次的七夕相会,实则写出了玄宗迷恋情色,荒废朝政,致使战祸发生。眼前是写“六军”同时“驻马”不前,未写不前原因,但原因不甚明了,要求“赐”死杨妃,杨妃是美女,美女自古便有祸水一说,显然前后句是倒行逆施的因果关系。   
    提问:颈联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意思?
    明确:“此日”指杨贵妃的死日。玄宗“当时”七夕与杨贵妃“密相誓心”,讥笑牵牛、织女一年只能相见一次,而他们两人则要“世世为夫妇”,永远不分离,可在遇上“六军不发”的时候,结果又如何?两相映衬,杨贵妃“赐”死的结局,就不难言外得之,而玄宗虚伪、自私的精神面貌,也被暴露无遗。同时,“七夕笑牵牛”是对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政事的典型概括,用来对照“六军同驻马”,就表现出二者的因果关系。没有“当时”的荒淫,哪有“此日”的离散?而玄宗沉溺声色之“当时”,又何曾虑及“赐死”宠妃之“此日”!
    颔联、颈联二联,都是从对比的角度来写李、杨爱情悲剧的。马嵬兵变之后,唐玄宗这位失去了权势的皇帝,听到的只是军旅的梆声,再也享受不到在长安宫殿里专人报晓的服务了。现实的情景是军队哗变,“六军不发”,当年盟誓长生殿、嘲笑牛郎织女的赏心乐事,而今都成悲痛,可谓“乐往哀来摧肺肝”!
对于这些诗人李商隐发出了什么慨叹?       
   明确: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提 问:从内容上看前后句有什么特点?  
   明确:对比,贵为天子多年却无力保护心爱女人对比寻常百姓却能给莫愁幸福。
   提 问:从语气上看又有什么特点? ——反问。贵为天子能保护自己的子民,何况自己心爱女人,但“不及卢家有莫愁”,这一问问出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正常的情况,问得有力,令人掩卷深思,其讥讽之意愈明。
   提问、尾联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明确:尾联也包含强烈的对比。一方面是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保不住自己的宠妃,另一方面是作为普通百姓的卢家能够保住既善“织绮”、又能“采桑”的妻子莫愁。诗人由此发出冷峻的诘问: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还不如普通百姓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呢?前六句诗,其批判的锋芒都是指向唐玄宗的。用需要作许多探索才能作出全面回答的疑问作结,更丰富了批判的内容。
    尾联点明题旨:如何贵为天子那么多年,却无力保护自己的女人,反而连平常百姓人家的幸福也没有呢?这一反问虽然含蓄却很有力,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
    小结艺术表达技巧:
    这首咏史诗采用对比反衬和倒叙的手法。
    四.作业;背诵全诗.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李商隐诗两首《锦瑟》《马嵬》理解性默写2
李商隐诗两首《锦瑟》《马嵬》ppt课件(15页)
《马嵬》(其二)pptx课件(27页)
李商隐诗两首《锦瑟》《马嵬》同步训练
李商隐诗两首《锦瑟》《马嵬》理解性默写
李商隐诗两首《锦瑟》《马嵬》练习题
《马嵬(其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马嵬》说课稿
《马嵬》(其二)ppt课件(20页)
《马嵬》(其二)ppt课件(19页)2
《马嵬》(其二)ppt课件(19页)
李商隐诗两首《锦瑟》《马嵬》教案1
李商隐诗两首《锦瑟》《马嵬》学案4
《马嵬》比较阅读ppt课件
李商隐诗两首《锦瑟》《马嵬》高效导学案
《马嵬》导学案
马嵬(其二)ppt课件(16页)
李商隐诗两首《锦瑟》《马嵬》导学案3
李商隐诗两首《锦瑟》《马嵬》学案
李商隐诗两首《锦瑟》《马嵬》导学案
李商隐《马嵬(其二)》问答练习
马嵬(其二)ppt课件(25页)
《马嵬》课堂实录
李商隐诗两首《锦瑟》《马嵬》ppt课件6
李商隐《锦瑟》《马嵬 》(其二)导学案
李商隐诗两首《锦瑟》《马嵬》ppt课件5
李商隐诗两首《锦瑟》《马嵬》ppt课件4
李商隐诗两首《锦瑟》《马嵬》学案练习
李商隐诗两首《锦瑟》《马嵬》pptx课件4(112页)
李商隐诗两首《锦瑟》《马嵬》ppt课件3
李商隐《马嵬》mp3音频朗读
李商隐诗两首《锦瑟》《马嵬》ppt课件2
《马嵬》教学设计2
李商隐诗两首《锦瑟》《马嵬》ppt课件1
《马嵬》ppt课件1
李商隐《马嵬》译文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