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雪》四人谈 教案4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01-08


     《雪》四人谈
学习目标
1.能分别找出四篇文学评论的基本观点,并能说出作者提出观点的角度。
2.能从四篇文学评论中归纳出文学评论的一般创作手法。
3.模仿四篇评论的写法尝试写简单的文学评论。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读文章,找观点,比较鉴别,谈体会。
 
 
一、 教学导入
我们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一部作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与理解。对于《雪》这篇文章,四个作家有四种不同的理解与感受。今天,我们就来比较一下这四种看法与观点。
二、初读课文、领会文意
学生自读四篇评论文章。要求:大体领会每篇文章的意思,有疑问的地方划下来及时问老师或同学。
三、找出观点、辨微观点
请同学找出每一篇评论作者要表达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作者是从什么角度对《雪》发表评论的?并比较四篇文章有何异同. (评论一部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有一个明确的观点,要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雪〉四人谈》中,几位作者对《雪》的理解和鉴赏,既有许多共同的认识,也有许多不同的见解。请你联系课文说说,有哪些共同的认识,有哪些不同的见解。)
把刚才所找观点根据自己的理解完成下表:
文章
观点
角度
不同点
相同点
读《雪需要联想》
鲁迅的内心世界深刻体现了时代和社会的矛盾
鲁迅的内心世界具有时代特征
时代特征
文如其人
灵魂的柔软和坚硬
这种内心世界是鲁迅灵魂的“柔软和坚硬”的体现
鲁迅的内心世界是鲁迅的性格特征
人性特征
简洁精纯的雪
江南的雪表现了鲁迅的欢快情绪;朔方的雪表达了鲁迅悲壮的心理
语言角度
对两种雪都赞美
一切景语皆情语
雪的独特之处
鲁迅抒发了渴望暖春,渴求光明、憎恶严冬、憎恨黑暗的思想感情
艺术魅力、艺术成就
对南方的雪是赞美的,对北方的雪是憎恶的
结论
这四位作家对《雪》的理解和鉴赏,切入的角度各不相同,但有许多共同认识。同中有异,异中存同。
四、研读课文、分析讨论
1.《雪》写了两幅雪景,一幅是江南的雪,一幅是朔方的雪,作者对这两幅雪景有无褒贬之处?为什么?
2.“江南的雪”作者采用了工笔彩绘的写法,“朔方的雪”作者采用写意泼墨的写法,这样工笔与写意结合有什么好处?
3.以《<雪>四人谈》为例,说说你对“横看成岭侧成峰”的体会。
4.在这四篇谈《雪》的文章中,你最喜欢哪一篇?(最好能说出一、二点真知灼见)
5.你对鲁迅的《雪》有没有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说出来给同学听听。
五、总结归纳、探究方法
学习了鲁迅的《雪》和后面四篇评论文章,请大家思考这样的问题:你认为要想写好一篇文学评论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和交流,教师及时总结和归纳如下要点。
基本要点:
一、认真研读作品,占有丰富的材料。(前提、基础)
二、有真知灼见。(避免人云亦云,肤浅平淡)
三、确定恰当适宜的角度。(防止大而空)
四、重视写作技巧,讲究语言。(不能抽象干瘪的说教)
五、行文时笔墨要集中,语言要简洁。(忌语言拖沓)
六、结构要明快。(不可勉强、画蛇添足)
七、要有文学评论味。(尽量用形象化的语言)
……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利用前面一节课学习的关于文学评论创作的一般方法,再一次读原文《雪》重新选择某个角度写一篇关于《雪》的文学评论。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文学评论家对鲁迅的散文诗《雪》的评论文章,我们还了解到了写好文学评论的基本方法。今天,我们就想让大家来展示一下我们自己的写作才华,让我们也来做一回小小文学评论家吧!
、当场习作及展示修改
1.以“我看《雪》”为话题,重新选择某个角度写一篇关于《雪》的文学评论。(350-400字)
尽管每个人对同一部作品的看法可以不一样,但一旦选择了某个角度就应该相对固定,围绕该主题进行写作评论。同学可以参考下面这篇李允经的原文来写。
         《雪》是一篇艺术 魅力很强的散文诗
《雪》是一篇艺术魅力很强的散文诗。鲁迅说过:“我的那一本《野草》,技术并不算坏。”作为《野草》之一的《雪》,艺术技巧是相当高超的,艺术表现也是十分出色的。它的成功之处,似乎可以从下面几方面来探索。
一、谋篇独特。无论写哪种文体的文章,都要先想想应该怎样写,也就是说要“谋篇”,要构思,或者说要打打腹稿,使文章或者作品在结构上独具匠心。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白茫茫封盖大地。应当怎样来写它,并通过对它的艺术描写,来表现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某种感受和抒发作者在现实生活中酝酿的某种感情呢?这自然会因人而异。如前所述,鲁迅的《雪》,赞美的重点是“朔方的雪”。朔方的雪有什么特点呢?也不外是“如粉,如沙”,“大风吹雪盈空际”。那么,仅仅写这些特点就能表现《雪》的主题思想吗?显然是困难的,而要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在“谋篇”上一番工夫。
《雪》的独特之处,在于作者不仅仅写了“朔方的雪”,而且运用想象,扩大了艺术的视野,把它和“暖国的雨”“江南的雪”作了对比描写。作者说:“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这是先拿“暖国的雨”和“朔方的雪”作对比,或者说是以前者来衬托后者。相比之下,朔方的雪不仅幸运而且有一种优越感了。这就隐约地流露了作者对它的战斗丰姿的喜爱和赞赏。然而全文对“暖国的雨”,也仅仅是这样一个挑战性的发问,此外,便不再多用笔墨来看,占全文的大半。但就全篇来看,这依然是一种对比,或者说是一种衬托,是以南雪的柔美来进一步衬托北雪的壮美,从而巧妙地抒发了作者那种渴想暖春,渴求光明;憎恶严冬,憎恨黑暗的思想感情。
对比和衬托是一种艺术手法和技巧。在文艺作品中,我们常常见到艺术家把人与人、事与事、景与景作对比,并在这种对比描写中表达自己的倾向和爱憎。散文诗《雪》正是以对比和衬托的艺术手法来“谋篇”,使作者的感情沿着对“暖国的雨”“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的艺术描写,由低潮走向高潮,由平静走向热烈。
三、想象丰富。文艺的特点是以形象反映生活。在抒情作品中为了赋予抽象的思想感情以生动鲜明、具体可感的形象,作家需要驰骋想象托物取喻、借景传情。鲁迅在《雪》中,恰当地把“滋润美艳”的南雪比作“极健壮的处子的皮肤”,突出了它的柔美。江南的春天是在二三月,古人云:“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但作者却借助想象迫不及待地把“蜜蜂们”请了出来:“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在写到朔雪旋转、升腾、奋飞的时候,作者把它比作“包藏火焰的大雾”,“弥漫太空”,接着又说它竟“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这种力透纸背的神来之笔,不正是诗人想象高度发挥的产物吗?
三、哲理深刻。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往往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他的作品常常充满朴素而深刻的哲理。《雪》的开头和结尾就因为富有哲理意味而发人深思。作者对于雨和雪的的思辨性的描绘实在是耐人寻味的。通篇写雪,劈头却从雨着墨,而结尾又落脚到雨,这是诗意盎然、意味深长的。孤独的朔雪是“死掉的雨”便将转化而为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发挥着它战斗的品格,因而它是“雨的精魂”。战斗将迎来百花吐艳的春天,周而复始,而是已经赋予它时代和社会意义上的一种质变和升华。这就巧妙地寄寓了作者积极向上、战斗光明的精神,也使作品收到了首尾照应、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
2.成果展示
先把自己的作品在小组内交流汇报,每一个人都要汇报。汇报完后小组讨论决定那些更贴近文学评论的基本方法的同学作为本小组的参赛作品。老师选择3-5篇文章在大班交流。(实物投影展示)
3.大家一起来修改 在全班展示的作品,首先请所在小组评一评,然后全班同学再来评价修改.
总结:今后大家要知道,我们对同一篇文章不能用一种固定的眼光来看,可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是要合情合理。文学评论其实就是把自己的认识写出来。
课后学习
      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尝试对作品进行多个维度的解读,不能人云亦云。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雪》四人谈教案5
《雪》四人谈练习题
《雪》四人谈导学案
《雪》四人谈ppt课件4
《雪》四人谈ppt课件3
《雪》四人谈·学案
《雪》四人谈原文阅读
《雪》四人谈ppt课件2
雪及《雪》四人谈ppt课件1
《雪》四人谈ppt课件1
《雪》四人谈 教案3
《雪》四人谈 教案2
《雪》四人谈测评习题
《雪》四人谈 同步练习
《雪》四人谈 教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