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池记》练习题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3-11-25 |
墨池记练习 一、解释加点的字词 1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 2以临于溪,曰新城。 3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 4曰王羲之之墨池者, 5荀伯子《临川记》云也。 6羲之尝慕张芝, 7临池学书, 8池水尽黑, 9此为其故迹, 10岂信然邪? 11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12而尝极东方, 13出沧海, 14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 15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 16羲之之书晚乃善, 17则其所能, 18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19然后世未有能及者, 20岂其学不如彼邪? 21则学固岂可以少哉, 22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23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 24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 25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 26又告于巩曰:“愿有记。” 27推王君之心, 28岂爱人之善, 29虽一能不以废, 30而因以及乎其迹邪? 31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 32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尚之如此, 33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 34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二、翻译句子 1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
2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 3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 4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5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 6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 7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 8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9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 10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11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 12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 13又告于巩曰:“愿有记。” 14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 15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 16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五、根据理解默写课文原句。 1、作者对“墨池”之名的来历持什么态度 2、文中对于临川墨池的传说是否真实可靠,作者仅仅是转述《临川记》的说法,之后用了“ ______________ ” (4个字)这样一个问句,未加深论,点到为止,具有分寸感,用笔简练,要言不繁。 3、“ ________ ______ ” 说明了王羲之平时学书的刻苦专一,费尽“精力”,也为下文的即事立论提供了事实论据,埋下了伏笔。(8个字) 4、辞官后, 王羲之曾“ ______________”(4个字)于名山大川之间,遍游东方诸郡,并泛舟出海。 这句话深刻揭示了王羲之傲俗超群性格气质形成的根源,这也是他清心寡欲,学成书法的深厚的思想基础 。类似于王羲之的人,历史上还有其人,如 _________ ,他“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成为一位著名的田园诗人。 5、作者紧紧抓住“ ________ ”这三字,作为本文立论的重要根据。 6从 反 面指出后人书法不及王羲之的原因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揭示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_____ _ _ ___! ” 8作者认为王羲之成功的原因(善书的真谛)是______________,____ __。(用原句回答) 9、王盛对墨池推崇的目的是________ __ _。 10文章以“ __________ ” (4个字)的“ __________ ” (4个字)必将长期流传,产生深远影响作结,作用是:这对于当时的学子文人,有强大的激励作用,同时收到了深化主题的艺术功效。 11、你从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和“羲之之书晚乃善”的史诗中受到怎样的启示?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