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要点
作者:zhongcuiling  上传者:admin  日期:13-11-22


一、文学常识  本文节选自《战国策•齐策》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的历史著作。经西汉末年刘向编订成书,全书共33篇,反映了战国时期策士谋臣的言论和谋略,其体例为国别体,全书共12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一篇历史散文。
二、给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注音 
八尺有余(yòu) 形貌昳丽 (yì )       朝服衣冠(guān )   孰视之(shú) 
窥镜自视(kuī) 谤讥于市朝(bàng) 期年之后(jī )        间(jiàn)进 
三、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邹忌讽齐王纳谏 (采纳、接受 ) 
2、形貌昳丽 (光艳美丽   ) 
3、臣之妻美我者, 私我也 ( 偏爱, 动词 ) 
4、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实在) 
5、皆以美于徐公( 认为 ) 
6、王之蔽甚矣( 受 蒙蔽 ) 
7、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指责) 
8、能谤讥于市朝(议论;公共场合 ) 
9、时时而间进 (不时,有时候)( 间或偶而 ) 
10、期年之后 ( 一周年) 
四、通假字      
 
五、解释下列词语 
1、词类活用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名词用作状语,当面) 
(2)朝服衣冠 朝:(名词作状语,在早晨) 服:( 名词用作动词,穿戴 ) 
(3)臣之妻美我者, 私我也    私:(形容词用作动词,偏爱) 
(4)闻寡人之耳者 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 
(5)吾妻之美我者 美:(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美,认为……美)
2、古今异义词 
(1)今齐地方千里  地方:古义:(土地方圆 )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左右:古义:(国君的近臣,左膀右臂) 
(3)能谤讥于市朝 谤讥:古义:(指责,劝谏) 
(4)窥镜而自视    窥:古义:照 
(5)暮寝而思之    寝:古义:睡觉,脱衣而眠 
(6)邹忌讽齐王纳谏(古义:讽,委婉劝说)杂)
六、相关成语         门庭若市——门可罗雀
七、原文填空
1、邹忌与徐公比美的前提是: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日矢丽。2、表现邹忌有自知之明的句子是: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3、邹忌问妻、妾、客发出的“三问”是:   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复问其妾曰:“吾与徐公孰美?”   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4、妻、妾、客所做出的“三答”是: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5、邹忌为何在与徐公比美时不自信?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6、邹忌从妻、妾、客的回答中受到启发的句子: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7、邹忌是从什么地方看出齐威王受了蒙蔽的?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8、威王采取的纳谏措施: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八、重点语句翻译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译文:大小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授予上等奖赏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译文: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3、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文: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一个美? 
4、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文:能在公众场所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耳朵里的,授予下等奖赏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文:这就是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6.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文: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 
7.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译文: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 
8.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漂亮,就又问他的妾:我同徐公比谁更漂亮? 
九、问题拓展 
1、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 
答:围绕“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来答示例: 
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能正视自己,要有自知之明 
2、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答:因为齐王身边的人阿谀奉承(私王、畏王、有求于王),不可能听到真实的情况  
3、邹忌的劝谏艺术有什么特色? 
答:邹忌采用了设喻类比的方式婉言进谏;把家事与国事巧妙类比,以小见大,说理透彻,极具启发性与说服力什么是“设喻”和“类比”论证?    (设喻是指设置或借用一个寓言、故事或自然现象来说明一个抽象的道理。    类比推理是一种根据两个同类事物某种属性的相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可能相同的推理方式。类比推理是同类事物之间的比较,其结论不是必然性的。两个同类事物之间的相似点越多,推出的结论就越可靠。)
4、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从语言运用的角度,邹忌的进谏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答:忠言不一定逆耳在与同学、父母、师长等的交往过程中,在向对方提出意见或建议时,如果能讲究说话方式,语言含蓄委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那么忠言完全可以顺耳,从而使对方愉快接受 
5、对文中的邹忌和齐威王,你更欣赏谁?请简述理由 
答:只要表明自己的观点,并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即可 
示例1:喜欢邹忌——他有勇气,说话讲究技巧,有自知之明等 
示例2:喜欢齐威王——他胸怀宽广,虚心纳谏,有富国强兵的愿望等 
6.文中依次叙述“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进谏者的人数,这是为什么?   要点:说明齐国的政治日益清明。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邹忌讽齐王纳谏》《古文观止·阴饴甥对秦伯》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二模)
《邹忌讽齐王纳谏》《苏世长讽谏》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惠州市惠城区中考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思维导图(7张)
《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总结
《邹忌讽齐王纳谏》《资治通鉴·唐纪八》阅读练习及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商於子家贫》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题)
《十五从军征》《邹忌讽齐王纳谏》《齐威王论宝》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宋昭公出亡》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2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23
《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静安区中考一模)
《邹忌讽齐王纳谏》理解性默写2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22
《邹忌讽齐王纳谏》pptx课件(67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理解性默写
《邹忌讽齐王纳谏》《秦欲攻周》阅读练习及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司马相如上书谏猎》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齐威王理政》阅读练习及答案(北京昌平区2020届九年级上期末)
《邹忌讽齐王纳谏》《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国有三不祥》阅读练习及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晋平公与群臣饮》阅读练习及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21
《邹忌讽齐王纳谏》ppt课件(40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晏子谏杀烛邹》阅读练习及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邹忌讽齐王纳谏》《入关告谕》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辽宁省辽阳市中考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练习及答案(2014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赵且伐燕》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广西池河市中考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唐语林》阅读练习及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靖郭君将城薛》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辽宁省抚顺市中考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宋昭公出亡》阅读练习及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魏策四》阅读练习及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阅读练习及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上海市青浦区中考一模)
《邹忌讽齐王纳谏》ppt课件(34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匡衡勤学》阅读练习及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ppt课件(72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卫鞅亡魏入秦》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
《邹忌讽齐王纳谏》《召公谏厉王止谤》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
《邹忌讽齐王纳谏》《贞观政要》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
《邹忌讽齐王纳谏》《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
《春望》《湖心亭看雪》《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练习及答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