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九年级上(初三上) >>课文练习 >>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3-11-03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910题。
浣溪沙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注释】①公元1078年,徐州春旱,太守苏轼曾率众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此为词人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所作。②缫车:缫丝所用的器具。③牛衣:蓑衣,这里泛指用粗麻织成的衣服。
9.对诗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全词在构思和用语上颇具匠心,从农村习见的典型事物入手,意趣盎然地表现了淳厚的乡村风味。
B.上片三句话,三个画面,从所见着笔,次写所闻,不仅具有色彩美,而且有音乐美。
C.下片记事,转写作者村外旅行中的感受和活动。
D.枣花落在衣巾上的声音是轻微的,但在作者的耳里却是那么真切;“村南村北”又概括嘈杂的“缫车”声,词人心情定是烦躁郁闷,无法排解。
10.这首小令清新朴实,明白如话,仅“试问”已让词人形象栩栩传神。请结合的内容,分析词人形象。(2分)
 
参考答案:
9.(2分)D(此处“声响”是词人谢雨途中所闻,是乡间忙碌之音,词人的心情是愉悦的。)
10.(2分) “野人家”指村野的一户人家,“试问”有敲门探询之意。既写出了作者满怀希望想讨杯茶解渴的心情,又担心农忙季节,农家无人,自己不便贸然而入的心情。刻画出一位谦和平易近人的太守形象,将一位太守与普通农民的关系写得亲切自然。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2022年元旦出师表对比阅读训练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练习
《出师表》字词注释默写
《孤独之旅》同步练习2
人教版九年级上《诗词三首》同步练习2
《湖心亭看雪》理解与迁移性练习题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同步练习
《醉翁亭记》练习3
《岳阳楼记》基础巩固练习卷
《岳阳楼记》练习2
《我爱这土地》同步练习3
《湖心亭看雪》对应练习
《醉翁亭记》对应练习
《岳阳楼记》对应练习
《水调歌头》对应练习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应练习题
《行路难》对应练习
《岳阳楼记》测试题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课后练习题合集
《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文言文复习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理解性默写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理解性默写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理解性默写
《定风波》理解性默写
秋瑾《满江红》理解性默写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理解性默写
《江城子·密州出猎》理解性默写
《渔家傲·秋思》理解性默写
《三顾茅庐》同步练习2
《我爱这土地》同步练习2
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赏析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改写成散文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mp3音频朗诵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ppt课件2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ppt课件1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mp3音频朗读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教案1
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诗词鉴赏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