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幻陷阱——“误读”和“异读”》导学案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3-06-08 |
【文本学习目标】 1.学会正确诵读普通话字音。 2.理解造成“误读”和“异读”的原因。 3.了解异读词的审音和规范。 4.识记常见的“误读”和“异读”字。 课堂名师点拨(登山供杖,学海导航) 【知识答疑】 1.什么叫“误读”和“异读” 点拨:“误读”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这个字根本就没有这个音,也就是读“错”了,另一个字的两种读音都对,可是在应该读这个音时却读成了另一个音,也就是读“混”了。“异读”是指一个字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着两种读音,有人这么读,有人那么读,这是由读音不统一造成的。 2.“误读”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点拨:造成误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读半边,由于所要认读的目标字与某个已知读音字的字形相近,或者由于两个字具有相同的组成部分,往往就会依据“读字读半边”而造成误读。(2)多音字。多音字指的是写法相同而在不同的场合读成了另一个音,也是一种误读。(3)方言音,同一个字或词在方言中的读音可能跟普通话不一样,甚至差别很大,因此方言音的影响也是造成误读的一个重要原因。 3.异读词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异读词现象? 点拨:虽然异读本身是字音问题,但表现在词语中,就造成了异读词。语言中形成异读词有各种原因①.由读书音(文读)和口语音(白读)的分歧造成的,②.受方言音的影响造成的。③语读造成的。 词的异读现象存在不利于推广普通和汉语规范化,异读词形成的原因既然非常复杂,异读词审音标准的制定就应该是细致而审慎的。异读词审音主要依据以下原则:一是符合普通话语音发展规律,二是利于广大群众学习普通话,三是约定俗成,承认现实。为了解决异读词问题,1956年专门成立了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分三次发表了《普通话异语审音表初稿》,并于1963年辑录成《普通话异读词三次审音总表初稿》,1985年审音委员会经重新审订发表了《普通话异词审音表》,使异词的读音有了明确的标准。 【点评探究】 4.语音为什么一定要规范? | |
| 标题: |
《迷幻陷阱——“误读”和“异读”》导学案 |
| 文件大小: |
13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