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即三昧——三 味书屋新解
|
|
作者:611218 上传者:admin 日期:13-05-31 |
三 味 即 三 昧
——三 味 书 屋 新 解
绍兴县财经学校 相明祥
摘要:味的读音,味的古音,味的绍兴方言读音。味和昧古代汉语里音在同一声母同一韵部,味通假昧。三味即三昧;三昧的义项。三味数量词,三昧音译词,意译词。三味书屋的结构分析,只能是三昧书屋。
关键字:三味 三昧 通假 三味书屋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一、味通假昧
味的读音。“《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并无沸切音未。《说文》滋味也。《玉篇》五味,金辛木酸水咸火苦土甘。《礼王制》五味异和。又《老子道德经》味无味。《列子天瑞篇》有味者有味味者。《后汉郎头传》含味经籍。又五味药名《抱朴子仙药篇》移门子服五味子十六年色如玉女。《本草纲目》作菋。又《集韵》莫拜切,音韎【注】mèi饮食之味。又莫珮切,音妹,器光泽也。又县名《前汉地理志》益州郡味县【注】孟康曰味音昧。又《释文》亡曷反音沫。《礼檀弓》瓦不成味【注】味当作沫,沫靧也。按集韵类篇引礼檀弓瓦不成味作莫佩切,而释文则止亡曷反。一音今两存之。”①由此可知味音昧是客观存在的。也就是说味是多音多义字。【味】可以根据构词需要读成【昧】音。
味通假昧。《文心雕龙•通变》中“风味气衰也”的味字,杨明照在《文心雕龙校注拾遗》中云:“于句中不可解,故徐墩云:‘味字疑误。’孙人和校作‘风末’曰:按作‘末’是也。封禅篇云‘风末力寡’,于此意同。”于是各本均认为“味”当校作“末”,且多无异词。而范文澜在《文心雕龙注》中云:“风味,疑当作‘风昧’与‘风清’相对(按:此处无‘风清’二字,或为‘气衰’之误)。”本文试从字形、字义,通假和齐梁的文学风格等方面加以考证,认为“昧”为妥。
在由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附录三《上古韵部及常用字归部表》中②,【味】和【昧】是在同一韵部【二十二、物部】。又在由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附录四《上古声母常用字归类表》中③,【味】和【昧】是在同一声母【五、
| |
| 标题: |
三味即三昧——三 味书屋新解 |
| 文件大小: |
10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611218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