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3-05-23 |
虹口区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质量监测考试
语文试卷
一、阅读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6分)
青苹果和熟苹果 (有改动)
盛洪
⑴亚当•斯密认为,人与其它动物的一个重要区别是人有交换倾向。他在《国富论》中说:“我们从未见过甲乙两犬公平审慎地交换骨头。也从未见过一种动物,以姿势或自然呼声,向其它动物示意说:这为我有,那为你有,我愿意以此易彼。”显然,交换的前提是占有。我用此物向你交换彼物,就意味着,我承认,在交换之前,彼物是你的,而此物是我的。
⑵分清彼此 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一个三四岁的儿童也知道哪些玩具是他的,哪些不是。父母购买和亲友赠送都是自己对玩具的所有权的合法来源。人类很早就通行劳动原则和占先原则。前者比如谁打的野兽归谁,后者比如先迁移到某地的部落拥有对该地的所有权。但人类并不总是能很好地解决产权归属问题的。比如,若干个人如何分配他们共同捕获的野兽,相邻的部落如何划分它们之间的“领土”。如果不能分清彼此,后果是什么呢?
⑶在一个假设的情境中,有一棵无主的苹果树,在这棵树旁住有两个人。问题是,如果这两个人都想从这棵苹果树上获得自己的最大利益,结果将会怎样。答案是,他们俩谁也吃不到熟苹果了。因为这棵树没有产权归属,所以谁要想获得更多的利益,谁就要尽可能地摘更多的苹果;但对方也是一个“经济人”,他也会这样做。若要在摘苹果的竞赛中超过对方,就要更早地去摘苹果,但对方也会这样做。结果,摘苹果的时间会越来越早,以致苹果还未成熟就被摘掉了。谁要想等到苹果熟了再摘,就会一无所得。这样,在产权没有划分清楚的情况下,这两个人只能吃到青苹果。
⑷在人类历史中,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美国的道格拉斯•诺斯教授,曾经生动地描述过人类从狩猎社会向农耕社会过渡的过程。在狩猎社会中,野兽和野果是没有产权归属的。谁先捕猎或采摘到就归谁。谁的打猎技术好、工具先进,谁就能获得更多的野兽。这样就刺激了打猎技术和工具的发展。
⑸但这样一来,随着打猎技术的进步和人口的增长,全社会中可打的野兽就会越来越少。由于社会中存在着很多不同的部落,野兽又是没有产权归属的,在成年的大野兽所剩不多的情况下,人们就开始去打未成年的小野兽。因为如果某部落的人遇到未成年野兽不打,待到它成年后,未必就会成为自己的
| |
| 标题: |
2013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
| 文件大小: |
17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