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文段阅读题及答案
☆《百草园》不必说碧绿的菜畦,……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p.3)
1.这段文字描写景物,其中详写什么?略写什么?
答:详写短短的泥墙根一带,略写对百草园的总体印象。
2.这段文字从多角度进行描写,分别按提示各找一个例句。
写视觉的: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向云霄里去了。 写听觉的: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写味觉的:又酸又甜 写触觉的:光滑的石井栏
3.文段开头的两个“不必说”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两个“不必说”与后面的“单是”呼应,既表达了写景的详略,又勾勒出儿童感到事物美好有趣而自得的心理。
4.说说下面两句话中加点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为什么?
①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
答:不能。“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态;“停”字就无法表现这种情态。
②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
答:不能。“窜”字显示速度快,又来得突然,用“飞”字则无法表达这种效果。
5.文中对拔何首乌根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试从“我”的心理和百草园对“我”的影响两方面加以回答。
答:表现出“我”猎奇的心理,想找一块像人的何首乌;又表现出百草园对“我 ”来说,既富有神秘感又富有吸引力。
6.“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运用这种手法再续写两个句子。
答:拟人。(续写略)。
7.从本段文字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写景的方法?
如①既抓住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②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③融情入景,景中有人。④层次井然,条理分明
8.作者写这一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
答:表明童年时代我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
☆《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 世隶耕。……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1.找出文段中的通假字,并注音释义。 “扳”通“攀”,pān,牵,引
2.解释词语。
①传一乡秀才观之 (观看,观赏) ②指物作诗立就 (完成)
③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文采和道理) ④或以钱币乞之 (有人)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②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见资料“译文”)
4.方仲永具有怎样非凡的才能?(用原文回答)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并自为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