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师频道 >>综合教学指导 >>
注重课堂问题设计,增强语文教学效果
作者:余国福  上传者:admin  日期:13-05-14


注重课堂问题设计 增强语文教学效果
                                      云梦县隔蒲祥山中学 余国福
    在往常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有时提出的问题过于平淡,或远离学生的实际,吸引不了学生,调动不了学生的思维兴趣;有时提出的问题过于直白,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不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思维去全面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有时提出的问题过细,课堂呈现一问一答的局面,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教学过程把完整的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教学既没有效率也没有效果。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有注重课堂问题设计,才能增强语文教学效果。恰当地设计课堂教学问题,至少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三是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下面,请让我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肤浅认识。
    一、恰当设计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提的问题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那么学生会对此感到陌生,这样的问题设计,是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如在教学阿西莫夫的《短文两篇》的过程中,我曾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究课文内容:“在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出来?”因为学生对科学领域的话题比较陌生,觉得科学领域太深奥,也远离他们的生活实际,所以学生对这样的问题感到比较漠然,进一步思维的兴趣必然荡然无存。
反之,假如我们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效果就迥然不同了:“课文围绕恐龙向我们讲述了哪些知识?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事实胜于雄辩,在教学中,我们提出这样的问题,学生往往比较感兴趣,都急于想知道关于恐龙的一些知识。他们往往表现为:一听到这样的问题,睁大了眼睛,脸上露出了笑容,然后眉头紧锁,不停地转动着明亮的眼睛。一个个跃跃欲试,一头扎进课文里。
    所以,设计问题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尽可能地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尽可能地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恰当地设计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毋庸置疑的。
    二、恰当设计问题,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去全面深入地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中设计的问题,不仅要考虑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注意设计的问题不能过于简单直白,否则是不利于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积极思维去全面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的。譬如我在教学《老王》这篇课文时,就犯过这样的毛病。我曾设计过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来思考:“老王的善良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作者一家的善良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这个问题一提出来,文章的主题就已经和盘托出,学生的思维难度几乎归零,只需要学生在文中捡现存的。这样一来,许多学生能很快地从文中找到答案,因为无需思考,答案便一览无余。还有一些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漫不经心,似乎并不热衷于去文中找答案。课后我找他们了解了情况才知道:他们觉得问题很浅显,很容易找答案。因此,这样的问题设计,不能很好地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后来,我再教这一课的时候,一改原来的问题设计,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课上,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大家读了课文,一定了解到老王的一些基本情况。下面哪位学生能给大家讲讲老王的基本情况?”话音未落,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一些学生已经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还有的学生索性站起来就先讲为快,其他学生也不甘落后,你一言我一语。很快,老王的基本情况就水落石出了:老王身体弱,有眼病;靠拉三轮车维持生活;住房简陋,家庭贫困;没有亲人,十分孤独,只有一个远房的侄子经常来烦他,拖累他。这时,我适时地追问道:“这些可以看出老王的生活怎么样?”“苦——!”学生的回答几乎是脱口而出的。然后,我抓住时机又问:“虽然老王生活这样苦,但是他在给作者一家拉车的过程中又是怎样做的呢?”学生很快找到了相关信息:老王拉作者丈夫去看病不要钱;送的冰块比别人大一倍,价钱减半;临死前还要送鸡蛋和香油给作者,而又怕麻烦作者再去送鸡蛋钱,无可奈何只好收下鸡蛋钱。“那么,老王的这些举动,说明了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善——良”学生异口同声地答道,还把音拖得老长。整个过程显得水到渠成,一气呵成。这次的问题设计得没有难度,引导了学生步步深入,就像剥花生一样,最后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完成了思维认识上的一次质的飞跃。
    这表明,语文课堂问题设计难度要适中:过于浅显、简单、直白,不利于发展学生思维,难度过大又会阻碍学生的思维发展。所以只有恰当地设计问题,才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通过自己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去全面深入地把握课文内容。
    三、恰当设计问题,还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除了注重以上两个方面的问题外,语文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还要注意不能把问题设计得过细。无数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如果问题设计过细,整个教学过程就像一路走一路看一边聊,呈现老师问学生答的简单而又繁杂的对话,老师穷追不舍地问个没完没了,学生就要不断地疲于应付老师所提的显而易见的问题。这样,一节课下来,花费了许多时间,学生得到的只是关于课文的一个个局部的零碎的知识信息,却得不到一个完整的认识,更谈不上深入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也就是说,问题设计过细,课堂既没有较高的效率也没有较好的效果。这正如古人所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想得到一个完整的认识,就必须从中跳出来,从整体上去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古人云:“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说的大概就包含这个道理吧。
    问题设计过细固然不好,那么问题设计过于笼统当然也不好。因为这无疑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我以为,设计问题应该粗中有细。只有恰当地设计问题,才能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其实,以上几方面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相连的。在设计语文课堂教学问题的时候,要纵观全局,通盘考虑:既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要考虑能否发展学生的思维,还要考虑怎样提高课堂效率和增强教学效果。
                               云梦县隔蒲祥山中学 余国福
                                                        2013-5-12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交流,请不吝赐教!联系方式QQ1583529693@qq.com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2022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
农村初中生读写融合的教学策略初探
自读课文教法探索——从旁批入手
名著阅读不容易,读写画练来助力
如何培养高三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反思
“农村青年骨干教师”培训体会
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
魏书生的三种教学方法
利用语文课本培养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编写导学案的问题与思考
衡水中学教学要求和上课要求
为啥元稹李绅叫元九李二十二
教师五心是指什么
上好公开课的技巧
给初一新生的第一堂语文课---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2
世界级知名教师的有关教学的建议
浅议如何打造“以学为主“的语文高效课堂
不要拿天赋来吓唬孩子
优秀教师必知的课堂教学经验
线上教学优秀教学案例:心中有学生,线上有精彩
教学指导:一节好课的五个基点
结对帮扶:如何上好一节数学复习课
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模板
2019年全国中小学生竞赛活动清单
预习课文:预习什么——预习的内容
如何提问教学建议
如何考试教学建议
如何上课教学建议
如何备课教学建议
教师要唤醒读书意识
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中学语文教育方法探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
有一种品质叫坚持
做语文教学的有心人
资优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群体研究
学会用心,细节决定成败
寻找那奇妙的“切口”
游戏是道“甜点”
收获在弘扬民族精神月
暑假研修日志
课内预习内容(模板)
追求课堂教学之美——“走进课堂”系列活动有感
现代学校文化建设与师生价值取向引领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重点高中课堂教学文化重构研究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