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时评两篇》(车队与红灯,月饼消费要讲文明)表格式教案2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3-05-03


广州市第八十一中学第二学期教学案
时评二篇
_高一 年级 语文   备课组
班级                姓名            学号
教学
目标
知识
1. 学习时事评论的写法;
2.学习概括段意的方法。
能力
1.学会欣赏时评
2.掌握时评写作常用技巧
3.掌握概括段意的方法
情感
1.学习本文作者关注社会、反特权、倡导平等民主意识的精神.
2.学习本文作者关注社会、倡导文明节约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时事评论的写法。
教学难点
概括段意的方法。用心理描写知识准确描述心理活动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任务驱动,讨论
课时安排
2
课序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准备
部分
 
 
 
 
 
 
基本
 
 
 
部分
                        第一课时:车队与红灯
教学步骤:
一、字词
摆谱 (摆门面或摆架子)   烙lào印
习以为常(常常作某件事,成了习惯) 
 鸣锣开道(封建官吏出行时,前面有人敲锣要行人让路。现比喻为某事物的出现制造舆论) 
 肃静回避(严肃寂静,闲人避开)  
 渊源 (比喻事情的本原)     一视同仁(同一看待)
二、课文研讨:
(一)研读课文,回答:本课关注了什么社会现象?(练习一)
——“两会”车队以前可以一路绿灯,现在跟社会车辆一视同仁。
(二)全文的中心论点在哪里?请在书上找出。
——北京对“两会”车队与社会车辆一视同仁,谁遇红灯谁让道,事情虽小意义深远,体现的是交通法规面前无特权。
(三)请用提纲形式梳理出作者分析这一现象的思路。(练习一。做这题首先要给全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次大意)
——1、教给学生概括层次大意的方法。
概括段意,就是从段落的具体表象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达到对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其思维步骤是:首先弄清全文的内容;再读懂各自然段的内容,在正确地理解句与句、层与层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区别主次;最后用明确、完整、简要的语句表述。
常见的基本方法有:
①摘录归纳法。就是从段落中摘录现成句子作为段意。这是最简便的概括段意的方法。
②分层归纳法。用多层归纳的方法概括段落大意,要先分好一个段落的层次,再弄清每层的意思,然后归纳这个段落的大意。
③归纳中心句。有许多段落往往找不到中心句。其实,没有中心句的段落,仍然有个中心,它融合在字里行间。这就必须把中心归纳总结出来。
④缩句法。这种方法就是将段落的句子加以压缩,即压缩句子的次要意思。采用这种方法有时可以添加或改写个别词语。
  ——2、划分层次,概括层次大意
第一部分: 摆出新现象:今年北京对“两会”车队与社会车辆一视同仁。(③归纳中心句)
第二部分: 逐层分析这一现象,论证它的正确性。(②分层归纳法)
1、“两会”车队以前一路绿灯,让市民生活受到干扰,是搞特殊化。(④缩句法)
2、开好“两会”并不是非得以影响市民的正常生活为代价的。(①摘录归纳法)
3、让“两会”车队一路绿灯的惯例,带上了特权、特殊化的烙印。(④缩句法)
4、在法律和规则面前人人平等,人人必须遵守。(④缩句法)
第三部分:结论。强调中心论点,并说明这样做的好处。(③归纳中心句)
——3、本文总思路:
    提出问题(第一部分:摆出新现象)──分析问题“第二部分: 逐层论证它的正确性──解决问题 (第三部分:结论)
(四)学生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对今年北京对“两会”车队与社会车辆一视同仁的新现象作出评论,指出它反特权、倡导平等民主意识的重大意义。
(五)这篇课文在论据的搜集和使用上有哪些特点?(练习三)
1、来源广泛,4个论据来自古今中外,支撑论点更有力。
2、穿插使用,有简(大家熟悉的)有繁(大家不熟悉的)。
三、活动练习:
1、抄写生字词。
2、学习第16页知识短文《评事论理表见解》。
 
第二课时:月饼消费要讲文明
教学步骤:
预习:字词
酽酽 yàn  (味浓)     阖hé家(全家)      眼花缭乱匪夷所思(指言谈行动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夷:平常)奢shē华(花费大量钱财摆门面)        令人咋zé舌(形容吃惊害怕,说不出话)       不敢问津(不敢探询渡口,比喻不敢探询价格和情况)     流风(正在流行的思潮、流行方式等)        竞豪赛奢(比阔比有钱)
  一.新课导入
南京“冠生园”因“陈馅月饼事件”被媒体曝光后很快便申请破产,这是生产厂家不顾消费者利益而自食恶果的典型个例,
那么消费者在月饼消费中又有什么不合理的现象呢?下面我们便来关注一篇时评——《月饼消费要讲文明》。
 
二、课文研讨:
(一)研读课文,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即标题:月饼消费要讲文明。
(二)分析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 (给全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次大意)
——第一部分(1-4自然段): 摆出月饼消费中种种不文明的现象(②分层归纳法)
第二部分: 分析这一现象,论证它不能看作是正常的消费。(④缩句法)
第三部分:结论。强调要进行勤俭持家和勤俭建国的教育及其意义。(②分层归纳法)
(三)课文的逻辑思路是什么?(练习一)
提出问题(第一部分:摆出月饼消费中种种不文明的现象)──分析问题(“第二部分: 论证它的错误性──解决问题 (第三部分:结论,指出怎样去作)
(四)第一部分中摆出月饼消费中哪些不文明的现象?
——包装上,形式大于内容,而且造成浪费;用途上,偏离了人们一般的礼尚往来,成为一些人拉关系的“敲门砖”。
(五)学生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对月饼消费中种种不文明的现象提出批评,指出应勤俭节约,要进行勤俭持家和勤俭建国的教育,这样我们民族才能拥有远大前程。
(六)这篇课文在论据的搜集和使用上有哪些特点?(练习三)
1、围绕一个月饼消费问题,搜集社会上的大量材料,增强了说服力。
2、集中在第一部分分类使用,更显得问题严重。
三、活动练习:
1、抄写生字词。
2、按第2页的《活动指引》开展活动,写大作文。
四.讨论: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认为该怎样写时评
 
1、要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进行原发性的生活思考,敏锐地捕捉话题;
2、围绕论点展开论述,要灵活运用各种论证方法,如摆事实(要准备典型、新颖、有说服力的论据),讲道理,做到以理服人;
3、要安排好文章的结构,让读者读的时候能够理出一个明确的框架。
五.作业:
针对学生当中的考试作弊现象,参照课文写法,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时评。
提示:先提出自己的论点:“反对作弊”,
然后具体分析:“作弊的表现、危害、实质”,
最后解决问题:“怎样克服作弊现象”。
 
六.课外训练:
1..默写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4分)
    「解析」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之一,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心理学的常识告诉我们,记忆、背诵的要领在于,根据不同人记忆衰退期的长短,适时地进行反复刺激。
    「答案」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2.把下面加横线的长句严格按方格字数和标点限制,改为整散结合的短句。(4分)
    柿叶一落,槐叶一飘,京华的秋树便相继凋零了:落叶在公园里和马路上稠密如雨萧萧地下。
    改为:
    「解析」此题为句式变换的综合考查。属于修辞范畴。
    「答案」公园里,马路上,落叶萧萧地下,稠密如雨。
3.为下面一段话,提炼出一个观点,以“……不应,……而应……”的复句形式写在这句话的开头。(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竞争不是要把某个人搞下去,而是要把自己的事做得更好;竞争不是要在个人意气上比输赢,而是要在发展事业上争高下。
    「解析」(观点2分,形式2分)。
    「答案」竞争的着眼点不应瞄准在“人”上,而应瞄准在“事”上。
 
 
 
 
 
 
 
 
 
 
 
 
 
 
 
 
 
 
 
 
 
 
 
 
 
 
 
 
 
 
 
 
               
 
 
 
 
 
 
 
 
 
 
 
 
 
 
 
 
 
 
 
 
 
 
 
 
 
 
 
 
 
 
 
 
 
 
结束
部分
 
 
 
教学
反思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时评两篇》(车队与红灯,月饼消费要讲文明)教案3
《时评两篇》(车队与红灯,月饼消费要讲文明)ppt课件(43页)
《时评两篇》(车队与红灯,月饼消费要讲文明)ppt课件(26页)
《时评两篇》(车队与红灯,月饼消费要讲文明)ppt课件4
《时评两篇》(车队与红灯,月饼消费要讲文明)ppt课件3
《时评两篇》(车队与红灯,月饼消费要讲文明)ppt课件2
《时评两篇》(车队与红灯,月饼消费要讲文明)教案1
《时评两篇》(车队与红灯,月饼消费要讲文明)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