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试题 >>高考现代文阅读 >>
牛汉《海琴》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牛汉  上传者:admin  日期:13-04-27


海 琴
牛汉
    春二月,刚吃过晚饭,天就暗黑暗黑的了,星星出的还不全。风不大,可冷冷的很有气势。祖母手扶羊圈门口那棵老枣树,兀立着,面朝南边的天,她不住地在张望和谛听。乌鸦从头顶掠过去,只听哇的一声,却看不见飞的影子。但我心里知道,祖母正在张望着什么,谛听着什么,因为我也正朝那个方向痴痴地望着听着。
    每年一到这个季节,这个时刻,我父亲在五道庙前,要把海琴和点亮的灯笼,一块向已经稳在高空的风筝送上去。点亮的灯笼,红光闪烁,如果与风筝一块升空,肯定当下就着了起来,不但灯笼烧光,怕还得祸及风筝。因而只能等风筝升在空中,稳定了之后,才有可能送上去。可是怎样把点着的灯笼送到高高的风筝那里去呢?这就得靠海琴。
    海琴,形状似展开双翅的蝴蝶,是用纸和竹制作成的,上面描绘着彩色的图案。为什么叫海琴?为什么不叫蝴蝶琴,而叫海琴?最初我都不明白。问过父亲,他回答说:“你只要看过听过海琴升到风筝那里一回,你就全明白了。”
    海琴的上端,在两翼之间,有一个铁丝做的环套,可以连在风筝的绳索上,海琴的下端挂着灯笼。一旦灯笼里的蜡烛点着了,热气上升,从灯笼顶部的空洞冲冒出去,直冲着海琴的两翼,产生出浮力,海琴带着红灯笼,便沿着绳索,歌唱着向上升去。
    父亲对我说:“把耳朵贴着绳子。”
    我把耳朵赶紧贴向绷得像弓弦的绳子,果然便听见海琴抚着绳索,奏出了非常奇妙的大海的音乐,不同于板胡,不同于笙。仿佛是一群炸窠的蜜蜂,嗡嗡地护着蜂王,在天空旋飞。又仿佛觉得不是一根绳索在弹奏,而是弹着无数根弦子。可能上边风紧的缘故,声音越听越响。等到海琴和灯笼升到风筝那里就停下来,变成一颗红的星悬在空中,漆黑的夜空上,只有这一颗星微微地在摇动。琴声并未消失,还在不停地演奏着,只是没有上升时那么洪亮罢了。
    其实,耳朵不贴着绳索,也能听到海琴演奏的音乐,全村的人坐在房子里都能隐隐地听到,就像滨海的人都可以听见海韵。
    “看,送海琴和灯笼了!”孩子们在小巷里嚷嚷着。
    祖母望着天空摇动着的红灯笼说:“今天的灯动荡得厉害,恐怕风筝不好收下来。”她担心儿子的胳膊又要疼几天。
    假如风大,收风筝时需要几个男人的力气,才能把风筝拽下来。
    灯笼里的蜡烛一旦烧尽,红亮的星星就陨灭了,只听到海琴的寂寞的叹息。
    父亲扎的风筝是附近几个村庄最大的,是人形的“天官”风筝,足有丈把高。用的绳子是麻的,浸过蜂蜡,这是为了让海琴能快捷地上升,并且演奏出的声音清亮一些。
    童年时,我没有见过海,但我从海琴声中听到了大海美妙的旋律。后来,我见到大海,大海的涛声当然比海琴的声音要雄浑得多,但是它并不能代替我童年的海琴,即使是交响乐,也淹没不了海琴声音:
嗡嗡,嗡嗡……铮铮,铮铮……
    令人遗憾的是,离开故乡之后,再没有看到有人在夜里放风筝,并且把海琴和红灯笼从地上升到天空。
……
(选自《牛汉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年)
1.概括第一段的内容,并说明这段文字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具体说说文中画线部分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的写作主旨意图是什么?对此你有怎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内容:交代送海琴的时节与时间;交代送海琴的天气与环境;写祖母对海琴的渴望。作用:为下文具体叙写送海琴做了铺垫;点明了送海琴这种习俗的悠长。
2.(1) 海琴在我童年的记忆中留下了美妙的大海的旋律.
(2) 海琴的声音对来说我是不可替代的。
(3)充分表达我对海琴及其习俗的深深的留恋之情。)
3.主旨:对在人类发展过程中,一些优秀的文化传统以及习俗的消失的遗憾与忧虑。
    感受:(1)人类发展进步是必然的;(2)有些传统的东西的消失也在所难免;(3)在人类发展进步的过程要合理地保存、传承优秀文化和习俗。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二模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汇编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二模文学类文本阅读汇编
小说阅读题(2份)
文学类文本新型题型练习
2022年新高考现代文阅读II之散文专练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一模文学类文本阅读汇编
2018-2021年高考小说选择题
2022届北京市高三上期末文学类阅读汇编
新高考信息类文本阅读专练
高考小说阅读人物形象类常考题型分析
2021年广西南宁高考文学类一轮复习模拟训练(散文春事漫感)
2022届高考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散文专练
2021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
2021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
2021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真题训练——云南的云
高考模拟论述类文本阅读理解真题训练
与自然专题阅读练习
全国各地2021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全国各地2021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分类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2021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二模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
广东省各地2020-2021年期中语文高一下学期试题精选汇编:现代文阅读
2021年北京各区高三一模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汇编
牛汉《月夜和风筝》阅读练习及答案
2019--2020学年北京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各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汇编
2021届高三专题复习:外国作家文本训练
林徽因《清式营造则例绪论》和汉德宝《明清建筑二论》比较阅读
2021届高三语文总复习之专题:戏剧阅读
2021年北京市高三期末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汇编
2021年上海市高三一模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汇编
2021年北京市高三上期末散文阅读汇编
牛汉《绵绵土》阅读练习及答案
牛汉《接羔》阅读练习及答案
牛汉《灯笼红》阅读练习及答案
牛汉简介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