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天涯思情》教案1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3-03-25


  
《天涯思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温习小说的三要素,提高阅读小说的能力。 
2、把握主旨,体会主旨的多元性。 
3、品味肖像、语言、心理、行为等细节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 
4、理解环境描写对烘托人物,突出主题的效果。 
5、体会悬念设计的作用。 
6、明白南北半球的季节差异。 
[教学重点] 
1、提高阅读小说的能力。 
2、体会主旨的多元性。 
[教学难点] 
1、体会悬念设计的作用。 
2、明白南北半球的季节差异。 
[教学方法] 
讨论  归纳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天涯思情: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思情,思乡之情。这是一篇小小说,又叫一分钟小说。讲述的是远在澳大利亚的中国留学生思念家乡的故事。 
二、朗读 
分组分段读全文。 
解释:国际冠首和国际长途拔号方法。 
三、复述 
把握故事梗概。 
四、启发 
小说虽短,却很吸引人。因为同样具有小说的三要素和小说独特的艺术手法。 

               情节  生动曲折(矛盾冲突的四个阶段) 
小说三要素     人物  鲜活典型(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的细节描写。) 
               环境  具体逼真(因人而设,因情而设,渲染烘托。) 
五、讨论 
讨论归纳故事情节 
    开端  除夕电话骨肉亲   时间、地点、特殊环境。南北半球季节差异。 
     (1-4) 

发展  兰兰无处诉思情   生动曲折,一波三折。 
    (5-20) 

高潮  抚慰兰兰孤独泪   温馨的慰藉,感人肺俯。 
  (21-22)                    

结局  天涯故土心连心    沉思:澳洲泪迹,思恋故土,祖国关切 
(23) 
六、思考 
小说的顺序和线索 
故事情节按时间顺序展开,以电话为线索。 
准备硬币    我给家人    兰兰听人    我送硬币给兰兰    兰兰无人 
    打电话      打电话      打电话      打电话            打电话 

我再给家人     兰兰与我妈      电话间里 
    通电话         通电话          斑斑泪迹 
七、讨论 
小说是以塑造鲜活典型的人物为主要目的的,这篇小说中人物鲜活典型吗? 
1、人物性格的特点 
                        1、与家人拔号,通话的情景描写; 
阿玲:情真、细心、友善  2、拔号瞬间的一瞥;放下话筒后对兰兰的注视; 
                           手触硬币的突然意识。 
                        3、返回送硬币,再次拔通自家电话。 
                        1、将身子闪到一边,紧紧地埋下了头。 
                           默默地伫立,默默地凄然,低声地说。 
兰兰:怯弱、忧郁、柔情     睁大了眼愣愣地望着,不知所措。 
                        2、苍白、单薄、紧张、凄然、微笑中略带忧郁。 
                        3、纯情,默默地伫立;噙满泪水的眼睛。 
小结:阿玲、兰兰两位纯情少女,鲜明的个性特征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她们具有中国海外游子那种共有的特殊处境、心情和经历,是海外游子的典型代表。 
2、动作和语言真实生动 
“我握紧了话筒,嘴唇微微地颤抖:‘妈   表现了天涯游子与祖国,亲人心心 
——我是玲儿啊……’”               相印的真情。 
   “‘不,哦,我……’她忍不住用双手掩  表现了远离故土,失去亲人的无限 住了脸……”                       悲情。 
    阿兰第二次拔电话时的熟练、迅速、连  表现急于听到亲人的声音的迫切心 
贯的动作。                         情和为人的友善、真诚。 
3、环境和心理描写具体细腻 
       2段                尽管远在天涯,心已飞回祖国,回到亲人身旁。 
       4段“尽管这里正弥  澳洲秋夜凉意,衬托了游子思乡之情;亲人的问候,又 
     漫……温暖”        冲淡了飘泊的乡愁。 
      7段                表现了“我”的敏锐、真诚,并成为故事的一个转折点。 
小结:动作和语言,环境和心理描写,以及肖像描写,为塑造鲜活生动的人物性格特点,为突出小说的主题起到了极大的帮助。 
八、讨论 
围绕澳洲留学生打电话的故事,作者想表达一种什么主旨呢? 
明确:小说呈现多元化的主旨,因为各人的感悟体验不同,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理解: 
1、思乡爱国之情; 
2、同胞手足之情; 
3、孤独时的亲情抚慰; 
4、困境中的友情相助。 
九、归纳 
写作技巧:悬念和铺垫 
    3段“我瞥见了玻璃门外……的小姐”自然引出故事中另一主要人物,虽暂 
                                  不明确,却留下了悬念。 
    5段“她却有意将身子闪到一旁”。  为我往回跑给兰兰送硬币,兰兰不接,为 
   “紧张地埋下了头……”             兰兰无处诉思情设置了悬念。 
    1段“一星期前我就准备好足够的硬币    既表现了“我”拜年心情的急切,又为给 
                                      兰兰送硬币作了铺垫。 
小结:悬念和铺垫将故事情节暗中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得故事真实可信感人,增强了可读性。 
十、拓展 
你有过离开亲人的短暂旅途吗?你有过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经历吗?如果有过,可以回顾一下曾经有过的思情。如果没有,可以在想像的旅程中,体验未曾有过的情感,加深对人生的认识。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天涯思情》ppt课件1
《天涯思情》阅读练习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