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说课稿 >>
《八声甘州》说课稿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3-03-22


《八声甘州》说课稿
安阳县第一高级中学  赵立强
各位专家、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叫赵立强,来自安阳县第一高级中学。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八声甘州》,本课是高中语文教材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版第三册第二单元第一篇课文《词三首》的第一首词,下面我将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
一、说教材 
《八声甘州》的作者柳永是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代表作《雨霖铃》。柳永一生仕途坎坷、生活贫困。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用凄切的曲调唱出了落魄文人的痛苦,而且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柳永词的风格真率明朗,语言自然流畅,有鲜明的个性特色。柳词不仅在当时传播极广,对后世影响也十分深远。
《八声甘州》这首词通过登高远望所见,抒发了他漂泊江湖的愁思和仕途失意的悲慨。写出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典型感受。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阅读诗词和浅显文言文的要求是: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加强诵读,在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
    根据新课程标准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我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一)、引导学生感受诗词描绘的形象,领会意境。
    (二)、引导学生理解词人的思乡之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三)、掌握一些常用的诗词鉴赏的方法。
    (四)、在朗读中体味诗词的情感,赏析作品的语言。
    高一阶段正是夯实基础的重要阶段,在教学中,应以抓基础为本。
    教学重点:1.狠抓朗读和背诵。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放声朗读,分段背诵。2、感受形象,领会意境。
    教学难点:“想佳人”一句,对于高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
二、教法和学法
我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从高一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出发,拟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
教法:
    情景教学法:采用多媒体手段,扩大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通过直接感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和直观性原则。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情绪直接影响学习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劳。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
    诵读法:“课标”明确指出,应该注意加强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中增强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勾画圈点法。
三、说教学程序:
    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设计了“导入新课、整体感知、合作探究、拓展延伸、教学反馈”等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本环节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情景导入,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激起全班同学学习课文的兴趣,我设计如下导语来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在北宋的科举考试中,有位考生两次都没中,于是他悲观丧气的说:“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可巧的是,他第三次考中了,皇上便说他:“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就真的把他的名字给消除了。后来这位词人流落民间,戏称自己是“奉旨填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他的词——《八声甘州》,这位词人就是——柳永。
同学们介绍课前自己收集整理的柳永的资料,教师适当补充。
(二)、整体感知:本环节主要采用诵读法、勾画圈点等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思考的能力,同时再从独立转向合作探究。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诵读,思考全词主要写什么内容?
思乡——“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怀人——“想佳人”
3、本词的词眼是哪个字?
(三)、合作探究(本环节主要采用讨论法):
鉴赏上片:
1、上片描绘了哪些景物?各有何特点?
雨—潇潇       秋—清 
霜风—凄惨     关河—冷落
(日)照—残   红翠—衰减 
物华—休       长江水—无语
2、“一番洗清秋”  赏析“洗”字妙在何处。
    秋本不是实物,是不可以洗的,但作者却认为秋之清是由于暮雨洗出来的,用一洗字,化为实物,使人觉得生动、真切,觉得雨后秋空清朗之状如在眼前。
    将秋放在暮雨里洗,也写出了暮雨之大,之透,之充沛,之无边无际。
3、自由朗读上片,说说这些意象组合成怎样的意境?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残秋雨景图
4、圈出上片中的领字,说说他们在结构全词、表达情感上的作用。
根据领字提示背诵上片。
鉴赏下片:
1、自由诵读词的下片,抒发了什么感情?
    思乡怀人情
2、词人为什么“不忍登高”?
上片景物无一不令人触目伤心,故以“不忍“二字总括。
“不忍登高”乃是对登楼临远的反应,词人便层层揭示“不忍”的原因:一是遥望故乡,触发“归思难收”;二是羁旅萍踪,深感游宦淹留;三是怜惜“佳人凝望”,相思太苦。
3、下片句句都在写思乡,哪句话最能体现词人的思乡之情?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4.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佳人行为的画面?
    佳人望归图 
5.这句词不但写我思人,而且想像人思我,这样写为什么更动人? 
    这是更深一层写法,由单向思念写为双向思念,情感更深沉,从表达手法上显得文笔更曲折,引人玩味,
6、同样是写词,柳永达到了“凡有井水引处,即能歌柳词”。那么这首思乡词能够引起我们巨大的共鸣,除了它本身的才情之外,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情景交融   层层铺垫   衬托  
7、作者抒发了自己思乡怀人之情,那他为什么不回去呢?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学生自由发挥。
8、体味下片中的领字的作用,然后背诵。
  “不忍”, “望”, “叹” “想”
艺术手法:
    柳永写词,重视艺术手法,我们学习诗词也要讲究方法,鉴赏诗词应该从哪入手?  
         意象------意境(画面)-------情感(主题) 
(四)、拓展延伸(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的外延,这个环节的设计把课堂教学向生活延伸):
让学生鉴赏读本上的《雨霖铃》
(五)、教学反馈: 检查学生的背诵。
(六)布置作业:将这首词改为二三百字的散文,要求意境、情感与原词相符。
(七)板书设计
                                   八声甘州
                                           柳永               
                          上片:残秋雨景图       凄清
 
                          下片:思乡怀人情       愁思
                        艺术手法:情景交融,层层铺垫,衬托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八声甘州》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八声甘州》理解性默写
《八声甘州》ppt课件(16页)
吴文英《八声甘州·陪庾幕诸公游灵岩》原文译文及赏析
《八声甘州》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八声甘州》阅读练习及答案
《八声甘州》高考题(2016年江苏卷)
《八声甘州》教案4
《八声甘州》教案3
《八声甘州》ppt课件4
《苏幕遮》《八声甘州》学案
《苏幕遮》《八声甘州》练习题
《八声甘州》ppt课件(12页)
《八声甘州》《虞美人》导学案
《天仙子》《八声甘州》教案1
《八声甘州》ppt课件3
《八声甘州》ppt课件2
《八声甘州》ppt课件1
《八声甘州》教学设计2
《八声甘州》教案1
柳永《八声甘州》rm音频主唱
柳永《八声甘州》译文
柳永《八声甘州》赏析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