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教学参考 >>
国学三句半
作者:jiaozimei  上传者:admin  日期:13-03-07


国学三句半
   4人三句半,8位男生朗诵孔子(5位表演),9位女生表演(1表演,8秧歌),37人压场朗诵
一、幕拉开,音乐起,四人上场,站定,共击节奏。
敲锣打鼓台前站,演个节目大家看,要问我们演什么,三句半!
初次登台经验少,欢迎大家来指导,不管说得好不好,别跑!
自编自导不在行,不管听得爽不爽,还要请您多捧场,鼓哈掌噻!
(画外音):哎••,说了半天,到底演什么呀?(普通话)
国学三句半,经典永流传!谨信孝悌记心间,精彩节目台上看!台上看!
5女一男,摆好造型不动。1、为母梳头。2、孔融让梨。3、刘备教子(扬琴《别港》)
为母梳头---- 母亲,孩儿明日即将远行,让孩儿再为您梳一次头吧。
孔融让梨----哥哥人大些,理应吃大梨,弟弟我还小,理应吃小梨。
刘备教子----阿斗,要记住,不因恶小而为之,不因善小而不为。
37人朗诵《弟子规》中的总述后,37人问:我们背的怎么样啊?
四人答:好听,安逸,舒服,巴适。
二、关灯表演者下,灯亮四人上,共击节奏。
中华文明五千年,博大精深永流传,国学如海浩如边,哟-喂-开船!
道德经与函谷关,老子庄子逍遥仙,韩非法度墨家剑,不一般!
孔曰成仁孟取义,兵家农家纵横家,千古圣人勿忘怀,非凡!
(画外音:孔子讲学,贤能众多,因材施教,取长补短。)
9人迅速上场,直身而跪。孔子上场,盘腿坐好。
孔子:子贡,你可知如何待人才是根本?
答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子路,你可知如何求学才能学有所成?
答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颜回,你又可知如何自我提高与反思呢?
答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每说一句,37位同学重复一遍。问:我们背的怎么样啊?
四人答:好听,安逸,舒服,巴适
三、关灯表演者下,灯亮四人上,共击节奏。
经史子集深似海,四书五经百代传,春秋战国最空前,绝版!
吕氏春秋千金方,黄帝内经本草纲,容斋随笔菜根谭,好看!
蓬莱文章建安骨,三国两晋与隋唐,诗文名家代代出,仰慕!
(画外音:诗中圣贤酒中仙,李白神游峨眉山)
 37人诗朗诵《峨眉山月歌》。问:我们背的怎么样啊?
 四人答:好听,安逸,舒服,巴适
四、岳阳楼记小石潭,腾王阁序醉翁亭,羽衣霓裳广陵散,名篇!
宋词婉约豪放派,元曲秋思戏剧来,四大名著传国外,真有范!
细数中华五千年,群英荟萃相见欢,言而不尽说经典,笑谈!
(画外音:哎••同学们,节目就要结束了,我们做点什么来谢谢大家的掌声呢?)
37人:哪里有掌声?掌声在哪里嘛?
(画外音:这下有掌声了,我们就送一段三句半给同学们。祝大家学业有成开始吧!)
同宗同祖子孙炎黄,同根同脉黄河长江,百家姓氏虽然不同,心里装的可都一样!
   见贤思齐学尔雅,尚书好学开新篇,卧虎藏龙数我班,茁壮成长尽欢颜!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部编版八年级(下)《唐诗三首》笔记整理
《峨日朵雪峰之侧》知识点
写作《学写故事》知识点
《活板》知识点梳理
《反对党八股》复习案
《海底两万里》阅读计划
《孙权劝学》知识点总结
《桃花源记》知识点汇总
《回延安》知识点及课后题探究
《紫藤萝瀑布》的想象手法
《孔雀东南飞》文言知识点总结
《孔雀东南飞》知识点整理
外国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知识点梳理
《子衿》知识点
《驿路梨花》主要内容
《驿路梨花》预习知识点
《伟大的悲剧》墓志铭(6篇)
《大道之行也》知识点梳理
《虽有嘉肴》知识点梳理
《虽有嘉肴》文言知识梳理
《北冥有鱼》知识点
《劝学》知识点归纳
《屈原》知识点总结
《诫子书》复习资料
《壶口瀑布》介绍
《登勃朗峰》预习知识点
《自然选择的证明》《宇宙的边疆》教学资料及练习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知识点总结
《驿路梨花》知识点总结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预习知识点
关联词举例
口语考查资料
舍身取义的英雄
著名作家的笔名来历
古诗词中常见的离愁意象
自然环境描写与景物描写的关系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