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教学反思 >>
《谨言箴》教学反思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3-01-26


    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十课的第四篇文章,是曾国藩所写的文章《谨言箴》,文章内容为:巧言悦人,自扰其身。闲言送日,亦搅女神。解人不夸,夸者不解。道听途说,智笑愚骇。骇者终明,谓女贾欺。笑者鄙女,虽矢犹疑。尤悔既丛,铭以自攻。铭而复蹈,嗟女既耄。 

    这是在道光甲辰年(1844年),作者致力于程朱理学,模仿韩愈的《五箴》,也写了一篇《五箴》,本文节选的是其中的第四则。作者认为巧言、闲言、夸言、传言、铭言,都是言谈的大忌,告诫自己必须改悔,并用以训勉兄弟。也警醒后人,言多必失,祸从口出,要谨言、少言。强调了谨言的重要性,并“铭以自攻”,希望自己不要“铭而复蹈”。文章短小精悍,思路简洁明了。以“言”为纲,论述了五言的危害,巧妙地论证了“谨言”的益处。语言精练准确且说理深刻,如金科玉律,给人晨钟暮鼓、振聋发聩般的警示。

    单就文章的内容、语言特点、写作目的等来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在一课时就可以很好的把握住文中的实词释义,翻译课文,并且理解文章的主要知识点,在课上就可以全文背诵。能真正的理解巧言自扰、闲言无用、夸者不解、传言自欺欺人、铭言自攻而无信,强调了谨言、慎言的重要性。

    但怎样才能真正的在教学中做到学以致用呢?

    若课堂教学时间分配允许的情况下,应该把“学以致用”作为本文教学的另一个重要的教学重点,而且最好能够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重新认识 “五言”危害,真正理解作者写作的目的。

    现在的初中生,大多为独生子女,是人们所称道的90后的一代,就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来看,对课文知识的理解是很容易的,但在其学习生活中,难免因为家庭教育、社会影响等的不利一面,在与同学相处出现各种问题,尤其是同学之间的关系,成了其中最大的难题,若解决不好,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在课堂教学中,若采用学生身边的现实的事例重新阐释“五言”的危害性,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如: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前一段时间本年级的几名学生因为一点小事而引发打架事件,再一次认识“五言”。在事件中有的学生为了达到自己的“报仇”目的,而对其他学生说长道短即“闲言”;编造不存在的事情,鼓动不明是非之人参与其中即“传言”,不明真相的学生与肇事者一同大打出手,酿成大错,为此在精神上和经济上蒙受损失,这就是身边的真实的教训。其中参与打架的部分学生认识到了问题严重性,为此改悔,但还有的学生依旧如初,即使受了处分,写了检讨,但是依旧犯错,这就是所说的“铭言”,无用也无信。

    通过这样的教学环节,学生就很容易在生活中理解这“五言”的危害性,也就轻松愉快的理解和接受了“谨言”和“慎言”的重要性。教学目的中的学以致用就完全在教学中得以落实。在完成了教学目的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正所谓一举两得。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学反思
七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
《山水画的意境》教学反思
《春望》教学反思(3篇)
《登勃朗峰》教学反思(2篇)
《驱遣我们的想象》教学反思3
《最后一次讲演》教学反思
《驿路梨花》课后的反思
《驱遣我们的想象》教学反思2
《太阳船》教学反思
2017版人教版八年级上《诗词五首》教学反思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教学反思
部编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教学反思
《我看》教学反思
《精神的三间小屋》教学反思
《一着惊海天》教学反思2
写作《思路要清晰》教学反思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反思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反思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反思
《萧红墓畔口占》教学反思
《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反思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学反思
部编版八年级上《孟子三章》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教学反思
《昆明的雨》教学反思
《白杨礼赞》教学反思2
《白鹭》教学反思2
《学写传记》教学反思
散文二篇《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而活着》教学反思
《谨言箴》学案
曾国藩《谨言箴》ppt课件3
曾国藩《谨言箴》ppt课件2
《谨言箴》导学案
曾国藩《谨言箴》ppt课件1
曾国藩《谨言箴》原文和翻译
《谨言箴》教案2
《谨言箴》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