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中国传统节日 >>冬至 >>
冬至节简介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2-12-08


         冬至

     从冬至开始白昼渐长,民间说“过了冬,一天长一葱”是以中午门前的日影为测标,所以又称这天为“长至”。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22日14时08分是二十四节气的冬至。这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

     冬至这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因此,这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过了冬至,白天开始一天天增长、夜晚一天天缩短。而由于所处位置不同,我国南北城市白昼时长的最大差距达到2个多小时。

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所以“冬至”又叫“日短至”。

                                        冬至”与“交九”

   “冬至”节气,民间又称“交九”(“入九”、“数九”)。所谓“数九”,即从“交九”(“冬至”)日开始算起,每九天为一个单元,谓之一“九”。“交九”之日为“一九”或初九头一天。第二个九天叫做“二九”。以此类推……,当数到九个“九”完了,刚好八十一天,即为“出九”。从“交九”(“冬至”)之日起,我国北方地区即进入“数九寒天”的严冬时序,冰天雪地的寒冷天气也就开始。直到“出九”日后,天气才逐渐暖和,春暖花开。

     关于“数九”习俗的起源,民俗专家介绍说,至少在南北朝时就已经流行。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我国劳动人民经历了数千年与风雪严寒的搏斗,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创造出许多记叙“数九”期间天气寒暖变化规律的“消寒数九歌”,也称“九九歌”。它生动形象地记录了“冬至”到来年“春分”之间的气候、物候变化情况,也表述了农事活动的一定规律。其中有代表性的一首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凌上走,五九六九隔河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其实这首“九九歌”,所反映的是黄河流域及华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和规律。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方距离遥远,温差相差较大。真正反映北方地区气候特点和规律的,还有另一首“九九歌”,即:“一九二九伸不出手;三九四九冻死猫狗;五九六九严寒不走;七九河开河不开;八九雁来雁不来;九九加一九河开雁来春花开”。照这样算来,南北方的节气温差,大致相差十天左右。

  与“九九歌”相映成趣的,民间还流传着多种“九九消寒图”,也称“九九图”。有“九格消寒图”、“鱼形消寒图”、“泉纹消寒图”等。华北和东北地区最常见的是“梅花消寒图”。就是先画一枝不染色的素梅花,共画出八十一个花瓣(表示自“数九”开始,九个“九”供八十一天)。自“数九”之日起,每天染一个花瓣儿。如,阴天染花瓣的上部;晴天染花瓣的下部;刮风染花瓣的左边;下雨染花瓣的右边,下雪染花瓣的中间。等到八十一个瓣儿染完了,春天也就到了。这份“梅花消寒图”,它既是“入九”到“出九”的日历表,同时又是一份精美的装饰品。

    现代人生活中,由于有了方便的各种“日历”,用不着再唱“九九歌”、画“九九图”了,传统的“数九”观念和习俗,也就单薄了许多。不过,一些偏远的地区或在一些老年人中,当时令进入“数九”日后,他们仍唱“九九歌”,画“九九图”。这除了生活习俗的差异而外,也可能是一种怀旧吧。  

                                     冬至吃饺子的来历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饺。” 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句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 “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立冬和冬至的区别
关于冬至的经典古诗词
主题班会《冬至》专题ppt课件2
主题班会《冬至》专题ppt课件
冬至祝福语大全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诗词鉴赏
《冬至与圣诞节》ppt课件
《冬至节》专题ppt课件
冬至专题ppt课件
冬至祝福短信
冬至策划书
冬至节资料汇编
冬至吃什么
冬至诗歌
冬至习俗
冬至由来和传说
冬至概述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