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堂教学实录 >>
《雅舍》教学实录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2-10-08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读本

《雅舍》教学实录及点评

 

一 文章导入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家是人生的起点,也是人精神的归宿可是,每个人对“家”的理解又各不相同;所以,许多文人墨客笔下描写的家也是不一样的那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梁实秋先生的“家”那间被他称之为“雅舍”(板书)的地方,从而进入他的心灵世界 
  [点评:开门见山地导入,让学生直接进入“雅舍”情境;对刚学过的“月是故乡明”专题可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二 教学过程 
   
  师:首先请一位同学来展示收集的有关梁实秋的资料 
  (几位学生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介绍) 
  师:很好!感谢以上同学的精彩发言!从你们的发言中,可以看出你们的精心准备,我建议全班同学用热烈的掌声对他们的认真精神表示感谢! 
  (掌声响起),为了更真切地走近梁先生,今天就先走进他的《雅舍》 
  [点评:新课程“以人为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课前查找相关资料、预习课文并与同学作交流正是新课程这一精神的很好体现它克服了教师作作者介绍难以避免的枯燥乏味,也避免了PPT投影屏幕介绍一晃而过,学生并无实质收获的尴尬] 
  师:作者描写的对象是“舍”,那作者笔下的“舍”有何特点呢?请大家浏览全文,重点关注2—5自然段,勾画出关键的词语和句子 
  学生勾画、概括 
  师生讨论,要求学生先用文中的语句回答然后确定描写的语句,让学生边体味作者的感情边尝试朗读(略) 
  进一步就文中的语句概括出“舍”的特点:偏、破、漏、简(结合PPT投影展示) 
  半山腰 荒凉——偏 
  不固 不严——破 
  不绝 下注——漏 
  一几一椅一榻 ——简 
  [点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对于文章的分析,首先要立足于文本,只有在对作者思想有了明确的了解后,才能谈得上鉴赏,品味教者引导学生一步步由筛选文章重点语句到提炼、概括关键词,环环相扣,朴实、踏实] 
  师:这样一间又偏又破、又漏又简的房舍,真可谓是一间——“陋舍”(生答)可是梁先生却称之为“雅”舍,你们同意吗? 
  学生七嘴八舌,发表看法大体有2种观点 
  生:不同意,房屋环境如此糟糕,我没感觉到是“雅” 
  生:同意,屋子虽破,但作者却在屋内怡然自得,别有一番情调 
  [点评:教师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了良好的环境,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堂内出现的不同的声音充分显示了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 
  师:不管我们认为是雅还是陋,可作者就认为它是“雅”的,道理何在呢?请同学们首先看第2段,面对这样一间偏僻的小屋,梁先生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生:“则月明之夕,……路远乃见情谊” 
  生:“每日由书房……亦不觉有大不便处” 
  师:环境是艰苦的,但作者的态度怎样?请用本段中一个词语回答 
  生:“久而安之”(板书) 
  师:往下看,小屋不仅破败,而且“人声、鼠声、蚊声”,声声人耳,面对此情此景,作者又有怎样的感受呢? 
  生:“冬天一到,……明年夏天——谁知道我还是否住在‘雅舍’?”可见作者很乐观 
  生:“破我岑寂”作者对各种声音没有感到烦恼,而是认为打破了我的寂寞,充满生活情趣 
  师:如果再从文中找一个词那就是? 
  生:“仍安之”(板书) 
  师:晴天尚且不固不严,下雨天情况就更是狼狈不堪了,但作者又有怎样的感觉? 
  生:“地势较高,得月较先”作者发现这间陋室的好处了 
  生:“细雨蒙蒙之际,……一片弥漫”把这番景象形容成书法,梁先生想象力真丰富 
  生:但他也说若大雨滂沱时,又“惶惊不安”了 
  师:同学们提得很好,此处作者感到“不安”怎么理解? 
  生:但最后作者也说“此种经验,已数见不鲜” 
  师:那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心境吗?能否也用一个含“安”的成语来表述 
  生:随遇而安 
  (板书) 
  师:小屋的陈设十分简单,但对于作者来说,却是喜欢“翻新布置”,心境怎样? 
  生:一物一事之安排布置俱不从俗,表明作者对物质需求不存奢望,也不随意从俗 
  生:而“翻新布置”是缘于作者的喜欢——正合我意 
  师:是的,刚才同学介绍背景时说过,梁先生在这间小屋创作过许多文学作品看来他即使在困境中也能—— 
  生齐答:安居乐业 
  (板书) 
  师:好的,我们回头再看第l段作者现在已经住了两个多月,哪一句话能看出他对这个房屋的好感? 
  生:“我不论住在哪里……非不得已我还舍不得搬” 
  生:“现在住了两个多月,……有个性就可爱” 
  师:能否再用一个有关“安”的成语把作者的心情概括出来? 
  生:安土重迁 
  [点评:作者的情感看上去是一种缥缈的东西,但作者毕竟也是通过文字反映出来的,教者能再次立足文本,透过对文中字句的筛选、概括、提炼,得出结论可贵的是教者用慧眼发现了作者暗蘸在文章中的一个情感词“安”字,并借此巧设成语概括作者情感,这既突出表现作者的心境,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便于学生掌握] 
  师:好的,这几个表现作者心情的词语,反映作者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生:乐观,不怨天尤人 
  师:是啊,这是一种博大的胸襟,一种情怀雅即雅量,破的屋子,雅的胸襟,正如作者所言,有个性就可爱,不是人见人爱,唯有梁先生才爱也许对同学们来说,鲜亮的墙壁,软软的席梦思,热水器,空调才是我们理想中居所的装备但梁先生雅舍之陋,却能让我们陋中见雅,充分感受他宽广的胸襟 
  [点评:在分析、概括的基础上,自然地总结出文章的主旨,即作者的心境,可谓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师:梁先生的雅舍之雅,我们已经领略过了但为什么他在第6段又说“雅舍”非我所有呢? 
  生齐读第6段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人生本来如寄”,“刘克庄词:‘客里似家家似寄’” 
  [点评:最后3段是本文情感升华之处,也是很值得玩味、咀嚼的地方,教者自然地借文中作者的原话,在引出问题的同时也在教会学生怎样朗读]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师:通过这几句话,梁先生告诉我们:天地就是万物的大的旅舍;人根本就是天地宇宙间的一个匆匆过客;不管你住豪宅也好,住茅屋也罢,不也就是寄寓在宇宙天地之间吗?其实,人不过就是天地间的一蜉蝣,沧海间的一粟也正如刘克庄所言:“客里似家家似寄”;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为什么不随遇而安,心安理得呢?只要保持一种平和、愉悦的心态,旷达的胸襟,四海皆可为家同学们今后的人生道路还很长,其间也会遇到一些挫折,如果我们都能像梁先生那样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来面对逆境,那么我们的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好同学们直面未来直面我们所要面对的一切吧! 
  [点评:第6段是作者对于人生理解的一段文字体现的是一种人生境界,相对来说,学生的理解大体还是停留于字面毕竟他们的人生阅历还很缺乏,这也许是他们要用一生去体会的理解虽意犹未尽,但课堂上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悟,这比给学生答案更为重要] 
  请几位学生反复诵读第6段,体会作者的情感(略) 
  师:如此看来,梁先生之雅量,之胸襟,亦如天地之高远如果说,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梁先生的房屋是真正的雅舍;那我们现在则更可以说,此乃“大雅之舍”呀! 
  师:这是一篇散文,透过我们刚才的分析,同学们能谈谈你们对散文这种文学样式的理解吗? 
  生:散文的特点就是“形散神不散”,作者在看似随意的几件事的描写中,传达出他的一种人生态度,很经典 
  生:这是托物言志的手法,作者闲适、散淡的心态与随遇而安、知足长乐的情怀没有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对居室的描绘体现出来的 
  生:文章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他的语言很幽默,很风趣那么艰苦的环境在作者笔下,表现得那么轻松 
  师:请举例说明 
  生:例如“每日由书房……亦不觉有大不便处”读到这里,我仿佛看到一间小屋,却像是一个小山坡,在家中还要像爬山一样,可见作者的描绘多么有趣 
  生:例如“入夜则鼠子瞰灯,……试问还有什么法子?”这段把老鼠横行,而作者“仍安之”的心情表现得十分有趣 
  师:散文形式实际上是由我们生命中的感觉、理智和情感生活所决定的,一篇散文失去精神,不过就是一堆文字瓦砾,或者一个收拾干净的空房间而已孔子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雅舍》一文在内容与形式上取得了和谐的统一,集中体现了一个“雅”字,即在思想感情上的高雅的志趣和恢弘的雅量,在语言风格上的典雅的文气和蕴藉的辞采,可谓“文质彬彬”的典范 
  [点评:对散文的阅读分析,教者往往重在抓住内容,其实散文的形式也很值得玩味本课教者能在分析文章的形式上进而总结出散文的内涵,实为本课一个亮点] 
  全班同学充满感情地自由诵读课文有关段落 
  师:下课! 
  [课后反思:笔者认为新课程带给我们的不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完全颠覆,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的发展对于散文教学而言,要想与文本“对话”必须先对文本认真解读同时,我们的教学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阅读能力,包括对文中重要信息进行筛选并提炼概括的能力,我想只有先正确的理解文本,才能与之交流,与之共鸣] 
  [点评:梁实秋先生的《雅舍》是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配套用书——高中语文读本(必修二)的“心灵的远游”专题中的一篇托物言志散文教者在一节课中很轻松也很成功地引导学生解决了三个问题:(1)“舍”到底“雅”在何处?(2)作者于“雅舍”的描写中寄托了怎样的情感?(3)本文的语言风格有何特色?同时很好地处理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的关系更可贵的是教者在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视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让学生走进文本,并在此基础上,尝试个性化、多元化的阅读鉴赏]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雅舍》《胡同文化》练习题
《雅舍》导学案
《雅舍》教学反思
《雅舍小品》读后感
《雅舍》教案9
《雅舍》说课稿
《雅舍》教案8
《雅舍》教案7
《雅舍》教学设计6
《雅舍》课堂教学实录
《雅舍》课堂实录
《雅舍》ppt课件4
《雅舍》ppt课件3
《雅舍》flash课件1
梁实秋《雅舍》wma音频朗读
《陋室铭》拓展:《雅舍》阅读练习
《雅舍》教案5
《雅舍》教案4
《雅舍》ppt课件2
《雅舍》教学设计3
《雅舍》ppt课件1
《雅舍》教案2
《雅舍》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