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四年级上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5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2-08-22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文\\\\秋月弯巧如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3.结合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词典,体会诗句的含义,体会诗的意境。
 4、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认识学写生字。
  2、体会诗境,训练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诗境
课前准备
学生 1搜集有关李白和孟浩然生平的材料。
2搜集其他诗人的送别诗。
      3读熟课文。
教师: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引导点拨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诵读古诗,导入新课
   1、你们学过李白的那些诗歌呢?比比看,哪个小朋友背得最多最好?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李白的诗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初读古诗
1预习检查:
(1)、读准下列三个字的读音、记住字形:孟(mèng)、陵(líng)、、唯(wèi)。
(2)、抽生读古诗,正确流利的朗读。
(3)、同桌互相说说你对古诗的理解
2解题:
  ①学生读题,让学生先自己理解题目。 
  ②引导学生理解: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之”的意思是去、往;“广陵”是今天的江苏扬州;
   题目的意思是“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去”。
    3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
  (1).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人?(唐代著名的诗人)
   (2).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关系?  (老朋友)
   (3).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孟浩然到广陵去上任)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学生自学古诗
   自学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熟读古诗,借助文后注解或字、词典,理解字词,翻译诗句。
   2.检查交流自学情况
    (1)教师重点指导,解决疑难字词。
故人:老朋友。         西辞:告别后向东而去(扬州)。
烟花三月:春天烟笼春花。绚丽无比。
孤帆远影:一片孤帆消失在远方。       碧空尽:在天边消失了。
惟见:只见。             天际流:天边流。
  (2)诗意:老朋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花红柳绿的三月去扬州。你乘坐的船儿越行越远,驶向水天相接的地方,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我眼前只有那浩瀚的长江水,还在向天边奔流。       
3、小结:
正所谓“相见时难别亦难”,好朋友一去,不知何时才能相见!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遍!
   三再读古诗、体会诗境
  1.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把诗人的感情朗读出来。
2.想象描述“烟花三月”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景。李白这时有心情赏景吗?为什么? 
(美丽的春天,却是老朋友离去的季节,心中只有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3.这时长江里是不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李白为什么只见“孤帆”? 
( 不是,诗人眼睛紧紧追随着老朋友离去的帆船。)
  4.李白站在岸边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远心里会想些什么?(结合末两句体会诗人的感情)
(满满的长江水就像我对老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5.借助插图体会诗的意境。
  6.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的意境,读出你对古诗意境的理解。
    四、配乐朗读,升华情感
  1、过渡:
  真正了解了诗歌以后,就要把自己当作诗人去读诗,再现诗人依依惜别之情。
  2、学生练读全诗,小组赛读:
  总结:那么,就让我们一起随着李白,在这繁花似锦的春天,登上那飞檐凌空的黄鹤楼,一起去送送孟浩然吧。
    五、拓展延伸,积累语言
  1、欣赏、交流送别诗,体会送别情。
  2、选择个性化作业:
    ⑴ 画一画:
  李白和孟浩然送别的场景。
⑵ 演一演:
       李白和孟浩然送别的情景。
板书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下 (去)
              (西)    黄鹤楼──扬州    (东)
              (湖北省)
                    
依依不舍之情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低年级古诗教学应该:“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这就从方法步骤(诵读古诗,理解诗意)与培养目标(获得情感体验,有感情地朗读)两个互相联系、螺旋上升的方面,为低年级古诗教学设定了阶段性目标。我们的重点是培养读诗兴趣,理解诗中的词句,体验作者情感,培养学生语感。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诗人李白在送别朋友孟浩然去扬州时,年轻的他一方面向往扬州的繁华,另一方面又舍不得朋友的离去,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我是这样做的:                                                                    一、导入时,我给学生提醒同学们回忆已知的关于朋友相送的古诗,并说说你喜欢它的原因,由此唤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借助工具和课下注释自学古诗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对不理解诗句的重点关注,同桌共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体会意境朗读古诗,诗句虽短但蕴含有丰富的意蕴,理解了古诗才能体会出诗的意境,在想象的画面中进入诗的意境。
四、配乐朗读,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深入到诗人的内心。
五、欣赏、交流其他的送别诗,体会送别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培养学生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陀螺》说课稿
《陀螺》教案4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园地四》单元知识小结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园地四》教案1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园地四》教学反思
故事二则《扁鹊治病》《纪昌学射》教学设计3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园地八》教案1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园地三》教案1
部编版四年级上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盘点(第1-8单元)
古诗三首《暮江吟》教案6
四年级上《暮江吟》教案5
四年级上《暮江吟》教学设计4
古诗三首之《暮江吟》教案3
四年级上《暮江吟》教学设计2
四年级上《暮江吟》教案1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园地二》教案1
《蝙蝠和雷达》导学单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说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园地一》教案1
四年级上《精卫填海》教学反思2
四年级上《精卫填海》教学反思
四年级上《精卫填海》教案3
四年级上《精卫填海》教学设计2
四年级上《精卫填海》教案1
《盘古开天地》知识点
习作《写观察日记》表格式教案3
口语交际《爱护眼睛,保护视力》教案3
《蟋蟀的住宅》知识点总结
《蟋蟀的住宅》知识点梳理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2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ppt课件1
古诗三首《送元二使安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赋得古原草送别》教案1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4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3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2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1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flash朗读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