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的大斗笠》教学实录
|
|
作者: 上传者: 日期:12-08-14 |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目标:
①知识和技能:整体感悟课文内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课文,能理解重点字词。
②过程和方法:学习并运用朗读的方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风雨画面的描写,体会姐弟俩欢乐、纯真的童心和 无私的手足之情。
★教学重点:理解风雨图三个镜头的具体形象及其点染故事的方法。
★教学难点:揣摩句子的意味,体会姐弟俩天真、可爱的形象及其所体现的情
义。
★课前准备:
学生:强调课文预习,自读课文,圈点生字词,勾画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 出疑难问题。
教师: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关显示风雨图的幻灯片、录音机)
★教学内容:
①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② 学习朗读,并运用朗读的方法进行训练。
③ 理解三个风雨镜头点染故事的方法。
④ 体会姐弟俩天真活泼和无私、纯洁的手足之情。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师:同学们看过斗笠么?
生:看过
师:哪位同学能跟我们大致描绘一下它的形状?
生:斗笠是一种用篾箬叶编制成的一种檐帽。它象帽子,但顶上是尖的,
象个小山峰,帽檐比较宽。
师:它有什么作用呢?
生:遮日挡雨。
师:那同学们用过它么?
生:有(或没)
(根据上面两个问的实际,教师小结引入。)
师:我是生长在农村的,所以经常看到斗笠,而且小时候还经常用到呢! 记得有一天下雨了,我没带雨具,而且又轮到我值日,等我想回家的时候,发现同学都走了,只剩我一个人孤零零站在校门口,雨又那么大,天又渐渐黑了,我很是害怕,如果回不了家怎么办?而就在这时,我们的老师走到了我身边,把他头上的斗笠戴在我头上,说:“我送你回家去。”然后用自行车送我回家。一路上,我感觉到非常温暖!直到现在,我都还记得那种感觉,很幸福,也很温暖!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跟我一样的经历,如果没有,那么今天我就想带你们去看看“金黄大斗笠下”的故事。
板书课题:金黄的大斗笠
高风
一、感知课文内容
① 检查生字词
② 配乐范读课文,学生体味作品的语感和情感,注意句子与句子之间、句子中词与词之间的停顿(有意识解决课后练习一)。
③ 带着问题听范读:文中描绘的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听完范读后,请同学概括一下。)
教师小结:文中描绘的是风雨中姐姐为弟弟送斗笠和两人在风雨中嬉戏的画面,那是一幅充满童趣的画面。
(学生回答意思对即可)
二、自主合作探究
[教师引导]
精读课文,这幅风雨图中有三个特写的风雨镜头,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把它们找出来,并概括风雨变化的特点。
(生讨论交流,再请同学回答,并板书。)
风雨图 镜头一:风小、雨稀
镜头二:风疾、雨急
镜头三:风雨交加
让同学齐读第一个风雨镜头,给予纠正并指导其朗读,注意散文朗读的停顿。
[提示质疑]a、第一个镜头为何要如此划分,依据是什么?
b、与第一个镜头做比较,在第二个镜头中,从那些词语可以看出风
雨的变化?这里用了什么修辞?
c、第三个镜头中连用“风来啦!雨来啦!”有什么样的作用?
(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以上问题,然后指出具体句子。)
[教师小结]
第一个镜头是2—5段,从“叶子翻过背,雨线数得清”来突出“风小雨稀”的风雨特点;第二个镜头又采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传神地显示出景物的动态,用“风摇得树叶哗哗响,雨使得小男孩跑得急”来突出风雨的变化—风疾雨急;第三个镜头连用两个短句,是为了渲染一种紧张的气氛,来突出风雨交加的特点。因此,第三个镜头在朗读的时候语速要放快点,来渲染这种紧张的气氛。
(过渡)在这个风雨交加的镜头里,什么人物出现了?
生:姐姐。
姐姐出现得及时,使得风雨只赶上洗洗斗笠。也由于姐姐的及时出现,故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请一位同学朗读姐弟俩在金黄的大斗笠下嬉戏的这一段课文,其他的同学注意听,并对他的朗读作出评价,教师给予纠正,并让全班齐读。(训练朗读)
三、重点研读
(过渡)斗笠临时搭成的小房子里不仅有着姐弟俩快乐地嬉戏着,房檐下还时不时地传出了姐姐和弟弟的笑语。请同学们仔细品读这一语段,体会该语段的深刻含义。
(让学生自主探索,通过全班交流,体会该语段的深刻含义)
[提示质疑]a、姐姐是怎么知道风雨来临的?
b、弟弟是不是正想淋个澡?
c、从该语段中能看出姐姐和弟弟什么样的人物性格特点?
d、说说姐弟俩的关系如何?
[教师小结]姐姐通过乌云在窗下的影子及风吹过竹林所发出的声音知道风雨即将来临,从姐姐的答语中可以看出她是个聪慧而又观察力强,识得风雨的人。她看到了天气的变化,就赶忙给山上牧羊的弟弟送去斗笠,这也体现了姐姐对弟弟的关心和爱护。(板书:姐姐:聪慧,识风雨)弟弟看到姐姐送来斗笠,心里非常高兴,却又故意说,‘你要不送斗笠来,我正好淋个澡’,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弟弟的天真、可爱、又非常地调皮。(板书:弟弟:天真、可爱、调皮)在笑语之后,作者又用拟声词和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笑声的欢快,尽管风雨交加,可姐弟俩的手足之情却是温馨如春,快乐的笑声掩盖了雨声,也战胜了风声,被人的感情所战胜。
(这部分是对语言的咀嚼消化阶段,也是师生合作交流的最佳时机,所以,教师用暗示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理解该语段的含义。)
(过渡)在课文的最后一段,作者把斗笠比作“大蘑菇”,这样比喻好在哪里?
师小结:用“大蘑菇”来比喻斗笠,既形象又贴切。作者没说“风息了”“雨停了”“金黄的大斗笠可以拿下来了”,好象风还在吹,雨还在下,可景物却发生了变化,变成雨后阳光照射下充满生机的“天晴美景图”。
(重点研读中,指导同学朗读姐弟对话这一语段,研读后,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小结
这篇文章有景有情,用景来点染情,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活欢乐的风雨童趣图。画中有风有雨,有人有物,而且色彩鲜明。作者从姐姐给弟弟送斗笠这样的一件平常小事感悟出姐弟俩纯真的情义,歌颂了人世间最无私的姐弟亲情。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多注意身边的小事,并学会从中感悟出大道理来。学习这篇文章还要注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回去后同学们要多多练习。
五、作业
① 朗读课文2—3遍。(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② 从日常生活中找出有关于亲情的故事,准备写作。
★板书设计:
金黄的大斗笠
高风
风雨图 镜头一:风小、雨稀
镜头二:风疾、雨急
镜头三:风雨交加
人物 弟弟:天真、可爱、调皮
姐姐:聪慧、识风雨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