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敬业与乐业》教案9
作者:hyaiyl  上传者:admin  日期:12-07-06



会员:hyaiyl 友情提供

敬业与乐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习“总——分一总”的结构。
    2、学会运用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引用材料)。
能力目标
    明确文章中心论点。
情感目标
    体会本文语言通俗、准确、生动有力的特色。
教学重点
1、学习“总——分一总”的结构。
2、学会运用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引用材料)。
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语言通俗、准确、生动有力的特色
教学用具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做学生的总希望自己学习最好,事实上,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希望做到最好。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最好呢?梁启超先生就给我们指明了一条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敬业与乐业》。
    2、介绍作者。
    让同学根据自己的了解介绍作者。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省新会人。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其著作有《饮冰室合集》,记住作者。
二、自主学习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解决以下问题。(出示课件或小黑板2。)
    1、找出并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2、本文运用了怎样的结构形式?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给课文划分段落。
    4、文章运用了几种论据? 
5、找出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许多有关敬业和乐业的观点。
三、合作学习
  I、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四、反馈交流    
  1、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出示课件或小黑板3。)
  旁鹜  亵渎  骈进  强聒不舍
  明确:(让两位同学分别解释、注音,其他同学纠正。)
  2、本文运用了怎样的结构形式?作者是如何论述的?
  明确:(本文的结构是“总——分——总”。
  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l段):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2~6段):论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7段):总结全篇,勉励人们敬业乐业。)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中心论点:“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不二法门”能用相同意思的短评代替“唯一途径”)
  4、文章运用了几种论据?并在文中找出。    
明确:(文章运用了事实论据与道理论据两种。)
    作者列举的事实有生活中的实例,有古代、外国著作中的事例,有自己亲身经历的经验引用名人的话。
  5、观点是:
人类一方面为生活而劳动,一方面为劳动而生活。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一劳作便是罪恶。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一件看做我的生命……。敬业主义对于人生最重要,对于人生最为有利。从劳动中找出快乐来。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板书:
本文的结构是“总——分——总”。
  第一部分(第l段):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2~6段):论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7段):总结全篇,勉励人们敬业乐业。)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不二法门”能用相同意思的短评代替“唯一途径”)
  论据:   事实论据与道理论据
第二课时
一、研读赏析,课文第三段。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
①这段文字主要阐述的观点是什么?文章分哪几个层次来论述的?
②据你的理解,解释一下“太精微”的字面意思,并简述一下文中所指。
  ③谈谈你是怎样理解“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为劳动而生活”。
  ④这段文字前面说当大总统的和拉黄包车的“并没有高下”,但最后说“是天地间第一等人”,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
  (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明确:
  (①观点:要敬业。第一层:“第一要……便是敬”。  什么是敬。第二层:“业有什么……没有什么分别拣择。”什么是敬业。第三层:“总之,……第一等人。”  敬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②文中指长期以来人们过多地从儒家礼仪方面来诠释“敬”字,而造成的“冗杂、琐碎、深奥、繁琐”。
  ③一方面,劳动是人为了获取生活资料,为了谋生。另一方面,正因为劳动,才使得生活有意义。  
④不矛盾。这两种说法角度不同。前者是从劳动价值同等和职业神圣的角度说的;后者是从人的才能和工作性质不同对社会的贡献就有所不同的角度说的。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劳动价值相等,并没有高下,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第四段: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1、  举二组事例说明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丝毫不分心到事外”(即敬业)
2、  从反面论述不敬业的害处。引用庄子、孔子的名言进一步强调敬业的重要。
二、让学生发现问题。
    学生讨论还没解决的问题,并谈谈收获。
    (不必面面俱到,也不必只限于一个方面,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就应给予肯定。)    三、议论文的一般结构。
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
(引论)    (本论)    (结论)
第一部分:提出论点。   
第二部分:论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
第一层:论“敬业”的重要。
第二层:论“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总结全篇,勉励人们敬业乐业。
②       (总)——(分)——(总)
四、完成课后练习二。
1、  分别指当木匠的和当挑粪的两种人。
2、  泛指一般的人。
3、  作者自己。 
五、学了本文后,结合自己平时做事的态度,谈谈自己的想法。请你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板书:
第一层:什么是敬。
第二层:什么是敬业。
第三层:敬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一般结构:
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目标
   1.学习“总——分一总”的结构。
   2.理解文章中心论点,学会运用事实论据。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章中心论点及结构安排。
  教学准备        课件或小黑板。
  设计思路        从文章结构人手,引导学生逐步学会阅读议论文的方法,理解本文举例论证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人。
     同学们,我们做学生的总希望自己学习最好,事实上,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希望做到最好。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呢?梁启超先生就给我们指明了一条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敬业与乐业》。
   2.介绍作者。
    (1)让同学根据自己的了解介绍作者。
    (2)明确:(出示课件或小黑板1。)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其著有《饮冰室合集》。
      要求:记住作者。
  二、自主学习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解决以下问题。(出示课件或小黑板2。)
   1.找出并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2.本文运用了怎样的结构形式?作者是如何论述的?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给课文划分段落。
   4.文章运用了几种论据?运用事实论据要注意典型性、代表性。作者做到这一点了吗?就你的理解分析一下。
   5.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及你认为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三、合作学习
   1.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四、反馈交流
   1.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出示课件或小黑板3。)
     旁鹜亵渎骈进强聒不舍
     明确:(让两位同学分别解释、注音,其他同学纠正。)
   2.本文运用了怎样的结构形式?作者是如何论述的?
     明确:(本文的结构是“总——分——总”。
     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l段):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2~6段):论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7段):总结全篇,勉励人们敬业乐业。)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中心论点:“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4.文章运用了几种论据?运用事实论据要注意典型性、代表性。文章中作者做到了吗?就你的理解分析一下。
     明确:(文章运用了事实论据与道理论据两种。)
     (做到了。作者列举的事实有生活中的实例,有古代、外国著作中的事例,有自己亲身经历的经验。很具典型性、代表性。)
   5.研读赏析,课文第三段。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出示课件4。)
     ①这段文字主要阐述的观点是什么?文章分哪几个层次来论述的?
     ②据你的理解,解释一下“太精微”的字面意思,并简述一下文中所指。
     ③谈谈你是怎样理解“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为劳动而生活”。
     ④这段文字前面说当大总统的和拉黄包车的“并没有高下”,但最后说“是天地间第一等人”,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
    (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明确:
     (①观点:要敬业。第一层:“第一要……便是敬”。
      什么是敬。第二层:“业有什么……没有什么分别拣择。”什么是敬业。第三层:“总之,……第一等人。”敬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②文中指长期以来人们过多地从儒家礼仪方面来诠释“敬”字,而造成的“冗杂、琐碎、深奥、繁琐”。
    ③一方面,劳动是人为了获取生活资料,为了谋生的手段。另一方面,正因为劳动,才使得生活有意义。
     ④不矛盾。这两种说法角度不同。)
  五、梳理巩固
    学生讨论还没解决的问题,并谈谈收获。
    (不必面面俱到,也不必只限于一个方面,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就应给予肯定。) 
  六、拓展训练
    (如果有时间可在课堂上进行,如无时间可不进行。)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阅读理解”的第一部分。
  七、布置作业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阅读理解”的第二部分。
  板书设计
                   敬业与乐业
                    粱启超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引论)       (本论)       (结论)
         第一部分:提出论点。
         第二部分:论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
              第一层:论“敬业”的重要。
              第二层:论“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总结全篇,勉励人们敬业乐业。
          总------------------分-----------------总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恰当运用事例或道理证明自己观点的方法。
2.积累经典语句、格言,体会演讲词的特点。
3.结合生活体验品味哲理,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建立快乐学习观。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范读、跟读、自由读、表演读等方式体会演讲词的特点。
2.学习恰当运用事例或道理证明自己的观点。
(本文教学拟设一系列紧扣文本又贴近生活的话题,在对话中推动学生阅读、思考和探究。)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
提出疑问:
1.你理解的“业”指的是什么?职业、工作。
2.“敬业”是什么意思?专心致力于工作。
3.“乐业”又是什么意思?快乐地工作。
4.标题是否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否。
二、 饮冰室主人——梁启超
结合注解○1了解梁启超。
补充:梁启超自号“饮冰”,取的是庄子内热饮冰之意,只是数十年的“饮冰”,也未能凉了他的热血。
“饮冰”与《饮冰室合集》:“饮冰”,语出《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意思是现在我早晨接受命令而晚上饮冰,我难道内心很焦热吗?后人以“饮冰”形容惶恐焦灼意。
三、整体感知
要求学生反复阅读课文,讨论:
1.演讲中哪句话最能体现作者的观点?
明确:“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明确:作者首先论述有业之必要,因为“敬业乐业”的前提是“有业”。接着再论述敬业之重要和乐业之重要;最后归结全文: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既有责任心又有趣味。
四、深入研讨
设计如下话题:
1.课文是如何论述有业之必要的?(可以先朗读3、4自然段,正音。)
梁先生引用了孔子的话和百丈禅师的故事,得出“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的结论,强调“有业”是做人之本。
2.“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化用自古语“百事孝为先,万恶淫为首”,谈谈这样化用的好处。
准确的化用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讲演者的态度,极有感染力。
3.请结合现实谈谈你对“业”的看法。
示例:
(1)一个人有了职业,好处是很多的。做出了奉献,充实了生活,也能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踏踏实实的。一旦一个人没有了职业,他可能会去乞讨,就失去了人的尊严,更恶劣一点,他可能去干一些不利于国家、不利于人民的事情,一天到晚提心吊胆的,肯定没有快乐。这样就会影响到社会风气。所以,有也是必要的。(全面地谈到了有业既利于自己,也利于社会,并从反面说到了无“业”的危害。)
(2)当一个人整天无所事事,他就会像一只离群的大雁,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在原地不停地徘徊,会感到无比的郁闷与孤寂,即使他想掩盖,也不能摆脱他的形只影单。所以,有业是必要的。(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地描述出无业的悲哀,让我们明白有业之必要。)
五、拓展延伸作业
听了同学们的讨论,请写一段文字补充论证有业之必要。(讨论可能会一晃而过,要求学生写出来,有助于加深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第二课时
一、知识回放
听写词语:断章取义、不二法门、理至易明、饱食终日、言行相顾、心无旁骛、趋之若鹜、亵渎、发愤忘食、老之将至、强聒不舍。
二、继续研读课文
1.课文是如何论述敬业之重要的?请勾划原文句子分析作者的论证思路。
(1)首先解释什么是敬?
   明确:“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2)接着论证“为什么该敬呢?”作者用了一个极具感情的词语来说明职业是可敬的。
明确:“神圣”。
(3)作者还举了事例来证明“职业的神圣”。
明确:“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是一件事……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
 (4)“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你觉得哪些人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示例:
①居里夫人在实验室里勤奋工作,提炼出了镭,获得了诺贝尔奖,她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②梁启超是天地间第一等人。梁实秋在《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说,他演讲到紧张处,就是表演。手舞足蹈,叹息,狂笑等,梁先生至情至性的演讲就如他所说,做一种劳作做到了圆满,所以他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③邰丽华自小失聪,但这并没有阻挡她对舞蹈的热爱。她始终不渝地舞蹈着,一场《千手观音》向世界展示了灵动优美的舞姿,使世界为之震撼。她是天下第一等人。
(5)接下来作者又讲到“如何敬”的问题,体现这一思路的句子是哪句?
明确:“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
(6)《庄子》“佝偻丈人承蜩”是什么意思呢?请讲述这个故事。
(7)接下来作者又举了两个例子——
“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我信得过……同一价值。” 
(8)你们赞同这个观点吗?
示例:
①我认为这几件事并非有同样的价值。比如说,一个木匠做好的桌子只能使极少数人受益,当它消失之后,给人们带来的损失也不会太大,而一个共和国的存在与否却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价值是不等的。
②我同意梁启超的观点。价值是不能有职业的高低来衡量的,同样是为社会作贡献,虽然功劳不一样,但价值是等同的。如果人们的职业有价值高低之分,那一位清洁工辛勤工作一辈子,他的价值就不如其他人吗?每一个敬业的人都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就是同一价值。
(这样的讨论有助于培养质疑精神。名家的观点也不一定全面,我们应该有怀疑精神,要敢于说“我认为”。不同的职业创造的价值也许会不同,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不能用价值来判定职业的高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大树是可敬的,小草同样装点着春天。)
2.课文是如何论述乐业之重要的?
(1)朗读课文,体会演讲的特点。
①语言通俗,如话家常。“做工好苦呀!”
②注意结合现场气氛。“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
结合前文,看看还有什么特点,尤其是引用名言方面。
③引用名言,通俗注解。
(2)乐业之重要。
梁先生首先说明“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人应该“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然后从四个方面论证“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四个方面可概括为:睹其变化乐、奋斗前行乐、竞争得胜乐、杜绝游思乐。(加点字板书,可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请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几个例子。
教师可以自己的教育快乐观证明职业是有趣味的:“在浅薄浮躁与急功近利的今天,语文给了我一片宁静的天空,一颗自由的心灵,一份自在的生活,一袭自然的情感。在语文园地里耕耘,我快乐!”
三、拓展延伸
请结同学们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写一段文字,谈谈如何在学习中找到快乐。
【资料宝藏】
1. 梁启超:数十年“饮冰” 凉不了的热血(祥子/文)
梁启超用《新民说》、《少年中国说》、《中国不亡论》等名篇,在前“五四”的一代青少年心中,埋下了个人自主的观念和对国家民族的情感。“五四”的文化变革产生的文化领袖如陈独秀、胡适、鲁迅等,虽然对传统都有愤激之言,却都不曾完全与旧学绝缘。在这些人的青年时代,对他们最有影响的是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等人,他们鼓吹的进化论、变法、革命等观念是“五四”思潮的先声。当思想史进入“五四”阶段,严、康、章都已落在时代的后面,成为保守的象征,而梁启超则奋力追赶时代风潮。
    当时的风潮若惊雷迅雨,十年前的“另类”,今日便成为“老朽”,梁启超侧身其间,可谓两岸渺茫,被时人讽为“多变”。1929年,梁启超以57岁之龄逝于北京,当时的舆论界甚为冷淡,吴宓事后表示了不解:“梁先生为中国近代政治文化史上影响最大之人物,其逝也,反若寂然无闻,未能比之王静安先生之受人哀悼。吁,可怪哉!”
说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政治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对吴宓那代人来说,并非是夸张之语。鲁迅说自己在少年时受过严复的感召,而胡适说严复的文章太古雅,还是梁启超的影响
来得直接。梁启超本是白话文运动的先贤,他当时创作的简明、激昂的文言文章,是一时代之文体,气势恢宏。据左舜生回忆,他少年时与一位同学读一篇两万四千余字的梁著长文,以至涕泪交加、抱头痛哭。“在那个时代读这样的文字,没有一个人不受他的震荡感动的。”(胡适语)就这样,梁启超用《新民说》、《少年中国说》、《中国不亡论》等名篇,在前“五四”的一代青少年心中,埋下了个人自主的观念和对国家民族的情感。
说梁启超“多变”,一般是指政见。晚清时的维新运动,使年轻的梁启超声名鹊起,时康、梁并称,几与其师平分秋色。维新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日本,政见与新起的“革命派”对立,陈天华的蹈海多少与他有点关系。但无可置疑,他是清王朝专制制度的尖锐批判者,是西方宪政学说的严肃研究者和讨伐积极传播者,辛亥革命后,他是政党政治的实践者,也是讨伐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两次军事行动的组织者策划者;五四运动的发生也与梁启超有莫大的关系。几经政坛沉浮,梁启超最终还是退出政界,专心于学术领域了。
梁启超的学术研究于历史用力最勤,发宏愿独著一部《中国文化史》,未竟而殁。这本是梁启超最适合的工作,他向来善于将专门的学问通俗化,将不易整理就绪的材料排比得有条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都是这类的著作,后者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史学方法论的奠基石,立意、见识极高。一般说王国维是新史学的开山,这其中也该有梁启超的一笔,只是梁善综合,好高瞻远瞩;王善分析比较,求片言定案;梁贵通,王贵专。到了学术界愈来愈重视专家之学时,梁启超又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以梁漱溟的说法,他对于各种不同的思想学术极能吸收,最善发挥,但缺乏含蓄深厚之致,因而不能绵历久远,是典型的“但开风气不为师”式的人物。
无论是从政还是治学,梁启超的特异处是感应迅速,并能发皇于外,乐于传达。顺便说一句,梁启超还是在中国最早提起马克思的人。他被人诟病的,则是急于致用,因此政学皆不能深入,可谓成也“心热”、败也“心热”。
梁启超自号“饮冰”,取的是庄子内热饮冰之意,只是数十年的“饮冰”,也未能凉了他的热血。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敬业与乐业》ppt课件(17页)2
《敬业与乐业》思维导图(6张)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16
《敬业与乐业》教案15
《敬业与乐业》ppt课件(30页)2
《敬业与乐业》pptx课件(10页)
《敬业与乐业》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青海省中考题)
《敬业与乐业》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甘肃省天水市中考题)
《敬业与乐业》ppt课件(15页)2
《敬业与乐业》阅读练习及答案(五)
《敬业与乐业》ppt课件(27页)
《敬业与乐业》ppt课件(34页)
《敬业与乐业》测试练习
《敬业与乐业》ppt课件(46页)
《敬业与乐业》ppt课件(43页)
《敬业与乐业》pptx课件(19页)
《敬业与乐业》“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设计
《敬业与乐业》ppt课件(28页)2
《敬业与乐业》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贵州省黔西南、黔东南、黔南州中考题)
《敬业与乐业》阅读练习(四)
《敬业与乐业》测试题
《敬业与乐业》ppt课件(55页)
《敬业与乐业》ppt课件(26页)
《敬业与乐业》阅读练习(三)
《敬业与乐业》拓展阅读练习:浅谈敬业精神(等2篇)
《敬业与乐业》ppt课件(16页)
《敬业与乐业》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题)
《敬业与乐业》ppt课件(20页)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14
《敬业与乐业》教案14
《敬业与乐业》ppt课件(49页)
《敬业与乐业》教案13
《敬业与乐业》ppt(63页)
《敬业与乐业》ppt课件(50页)
《敬业与乐业》ppt课件(30页)2
《敬业与乐业》ppt课件(38页)
《敬业与乐业》ppt课件(48页)
《敬业与乐业》导学案8
作文:敬业与乐业
《敬业与乐业》阅读练习(二)
《敬业与乐业》导学案7
《敬业与乐业》导学案6
《敬业与乐业》教案12
《敬业与乐业》ppt课件(21页)
《敬业与乐业》ppt课件(19页)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