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红高梁》教案(第二课时)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2-05-12


《红高粱》第二课时教案
                                                    新疆农七师高级中学  王鲁燕
 
教学目标
1、熟悉节选部分情节,概括分析人物性格。
2、分析情节、环境、人物,理解小说主题,探究中华民族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概括分析人物性格。
2、理解小说主题,探究中华民族精神。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莫言在《红高粱》献词中这样写到:“谨以此书召唤那些激荡在我的故乡无边无际的通红的高粱地里的英魂和冤魂。我是你们的不肖子孙,我愿扒出我被酱油腌透了的心,切碎,放在三个碗里,摆在高粱地里。伏惟尚飨!尚飨!”
  莫言在献词的最后一句以祭文的形式,用被酱油腌透了的心,祭奠祖宗,他是在为已经丧失了原始粗犷的生命活力,沉浸在名利中卑微苟活着的人们而羞愧。他是要寻根,寻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不断发展的生命之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解读莫言的《红高粱》。
 
二、知识回顾,方法点拨。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
所以我们学习小说往往需要从情节、环境、人物这三要素入手。
 
三、分析文本,理清三要素。
1、情节
本文是小说的第二第三节.。请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节选部分的内容。
方法:何人 何时 何地 何因 何事
明确:罗汉大爷因压迫由顺从到反抗的过程。
2、人物
(1)罗汉大爷“顺从”在文中哪里表现出?有哪些性格特点?
明确:发展部分(7-36)罗汉大爷被压上工地修路。
讨论板书:忠诚、隐忍、坚韧、善良、勤劳。
(2)罗汉大爷“反抗”在文中那部分情节表现最突出?有什么特点?
明确:高潮部分(64-69)罗汉大爷救骡子,铲骡子。
讨论板书:不屈不挠,嫉恶如仇。
(3)是什么让一个老实顺从的农民反抗?在哪一情节体现?
明确:罗汉大爷在工地的无故四次挨打(28-52)
讨论明确:
一打:就听到背后响起一阵利飕的小风,随即有一道长长的灼痛落到他的背上。
反应:罗汉大爷说:“长官,有话好说,你怎么能举手就打人?”
二打:监工微笑不语,举起藤条又抽了一下他的腰。
反应:罗汉大爷感到这一藤条几乎把自己打成两半,两股热辣辣的泪水从眼窝里凸出来,血冲头顶。
三打:长官又给他一藤条。
反应:罗汉大爷气噎咽喉,泪眼模糊。
四打:监工在罗汉大爷脖子上抽了一藤条。
反应:血肉模糊,大爷被打的六神无主,像孩子一样胡胡涂涂地哭起来。
小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当一个坚韧的男人露出最没出息的一面,也就到了他人格的极限,所以罗汉大爷不惜用死来证明他血性的一面。
(4)罗汉大爷反抗意识的描写
①一股紫红色的火苗,也在他空白的脑子里缓缓地亮起来。
②那股紫红色的火苗时强时弱地在他脑子里燃着,一直没熄灭。
③只有那簇紫红的火苗子灼热地跳跃着,冲击着他的双耳嗡嗡地响。
④罗汉大爷脑子里的火苗腾一声的燃旺了,火苗把他丢去的记忆照耀得清清楚楚,他记起半天来噩梦般的遭际。
 
3、环境
鲜嫩的高粱在铁蹄下断裂、倒伏,倒伏断裂的高粱又被带棱槽的碌碡和不带棱槽的石滚子反复镇压。各色的碌碡和滚子都变成了深绿色,高粱的汁液把它们湿透了。一股浓烈的青苗子味道笼罩着工地。
这段高粱地的描写你能让我们感受到什么精神?
明确:不屈抗争
 
四、探究主题,讨论总结。
1、这篇小说的主题
通过对罗汉大爷等农民形象的塑造,讴歌了他们粗野不羁、热烈奔放的生命力和为生存而奋起反抗的斗争精神。
2、思考小说塑造罗汉大爷这一形象的意义.
罗汉大爷是中国农民群体性格的代表,他们勤劳朴实,善良坚韧,但为了自己的自由,为了自己的尊严,在国家危难之时,敢于反抗、敢于斗争。
3、在小说的献词中,莫言告诉我们他要寻根,结合课文及中国历史你认为中华民族历经风雨,屹立不倒的根是什么?(欣赏视屏“铭记2008”)
讨论总结:回顾历史,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中华民族之所以饱尝艰辛而不衰,历经磨难而不屈,靠的就是磅礴正气的铮铮铁骨,靠的就是白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一个人如果没有精神家园,即使物质条件再好也不会幸福。一个民族如果精神家园缺失,即使经济成就斐然,也难跻身于世界现代民族之林。而中国历经风雨屹立不倒的支撑就在于许许多多具有民族精神的,热爱这片土地的中国的“脊梁”。
4、请大家齐读下面的话。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鲁迅
 
五、作业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思想家。鲁迅的一生都在为我们的民族招魂,或者说他为了重铸我们民族的灵魂,呕心沥血,可以说他的每篇作品都是在启迪民众的灵魂。那么我们民族的灵魂应该是怎样的呢?重铸我们的灵魂任务到底完成了没有?我们民族的灵魂究竟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
请以“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文体自选    题目自拟   不少于800字
 
六、板书设计
                          罗汉大爷
 
情节:             顺从     因压迫     反抗
 
性格:           忠诚 隐忍           不屈不挠         主题:生命力
                 坚韧 善良           嫉恶如仇                反抗
                                                           自强不息
环境:                红高粱       不屈抗争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红高梁》ppt课件(35页)
文学文本《红高粱》阅读设计
《红高粱》(节选)课后练习
《红高梁》ppt课件3
《中国小说欣赏》红高粱---罗汉大爷ppt课件
《红高梁》ppt课件2
《红高梁》教案1
《红高梁》教学参考
人教版选修《红高梁》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