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朗诵《绿叶对树根的情意》导入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 我的情牵着你。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春风中告别了你,今天这方明天哪里。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无论我停在哪片云彩,我的眼总是投向你。如果我在风中歌唱,那歌声也是为着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路上充满回忆。请你祝福我,我也祝福你,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你不要问我,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二.学习这三首诗
(一)通读三首诗,整体感悟
用一句说出对三首诗的整体印象。
刘湛秋的《绿叶》:写出了绿叶的生长过程,表现绿叶顽强的生命力。
歌德的《二裂银杏叶》:由银杏叶的二裂现象联系到自己,内涵丰富复杂深邃。
青勃的《绿叶的声音》:从不同角度抒写绿叶发出的声响,表现绿叶的欢乐与活力。
(二)结合文本,探讨如下问题:
1.《绿叶》中体现绿叶生长过程的词语是什么?哪一句点明了全诗的主旨?
这是一首绿叶的生长之歌,生命之歌。
明确:一个个虚点——第一片嫩叶芽——森林交响曲
生命,哪怕是细小到一片叶子,也在顽强地展示着自己的力
2.《二裂银杏叶》中的“这棵树木的叶子,会有一种神秘的意义”一句里的“神秘的意义”指什么?
银杏,是日前已知地球上最早的树种,它的生命力极为顽强,被誉为“希望的使者”。银杏的扇形对称的叶片,自边缘分裂为二而叶柄处又合并为一,被视作“调和的象征”,寓意着“一和二”“阴和阳”“生和死”等万事万物对立统一的和谐特质。诗人歌德被银杏的特质所触动,于1815年9月15日凭诗寄意,写下此诗。
明确:神秘的意义看起来是指银杏叶的二裂,是“一个生命的本体,在自己内部分离”,还是“两者相互间选择,被人看成一体”?其实是指他(识者)可以从歌德的诗里“感到我是一,又成双”,仿佛是银杏叶的“二裂”。诗人是由银杏叶的二裂现象,联系到自己的诗歌创作思想与创作方法。
3.找出《绿叶的声音》一诗的中心句,并细心体会。
明确:春是她的音符,欢乐是她的旋律。
将绿叶发出的各种声响收来一起,点明了诗的主题。
4.一片片绿叶本是无声的,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绿叶会发出各种声音?
明确:树叶本身固然无声,但外界可以使它发声:风的吹拂,雨的淋打,人的摇动。
5.为《绿叶的声音》的语言特点写一段150字左右的评论。
明确: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形式整齐,读起来琅琅上口。首先,每一小节都以设问句“你听见过绿叶的声音吗”开头,既起到反复咏叹的效果,又使读者进入境界,跟随作者进入探索的历程;其次,每一小节都从两个角度进行回答,形式整齐,但内容上又有变化,给读者以“原来如此”之感;第三,就每一小节的两个回答而言,内容都有一致性,能引起读者对同类情况的进一步联想。
4.我们也来看看从几篇文章中精选的这几段文字,看看这其中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人生的道理。
明确:生存的态度,力量微小,也能活的精彩;精神物质,矛盾的统一与分离;生命到生命的奉献,生命换得生命的重生。
5.提问:作者对叶有这些思考,那么你对此又有怎样的思考呢?
提示:可以谈你对叶的思考;可以谈对这些文章的思考,甚至可以谈对这个专题学习的思考。谈得可多可少,只要是自己的心得。
小结:了解叶的知识,欣赏叶的诗文,熟悉叶的文化,感悟叶的哲理,叶成为我们的朋友,叶与人类关系密切,赋予人类无限遐想和启迪,愿朋友们像绿叶一样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像红叶一样激情四射,充满热情;像黄叶一样默默无闻、奉献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