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导入
我们的生活就犹如在大海上航行,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或许在某天,你会遇到一场波涛汹涌的海浪,把你卷入生活的漩涡中。那么这时你会怎么办呢?是坐以待毙,还是积极面对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鲁滨孙飘流记》,看看鲁滨孙是怎样做的吧!
二、作者简介:
笛福(1659或1660~1731)英国作家。,生于商人家庭。笛福只受过中等教育,二十多岁时,笛福已是伦敦一个体面的商人,经营过内衣、烟酒业等等,到过欧洲大陆。1692年经商破产,不得不以其他方式谋生。他给政府当过情报员,设计过开发事业。他还从事写作,早年以写政论文和讽刺诗著称,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1698年他发表了《论开发》,建议修筑公路,开办银行,征收所得税,举办水火保险,设立疯人院,创办女学等。1702年他在政论文《消灭不同教派的捷径》中用反语讽刺政府的宗教歧视政策,由于文笔巧妙,开始未被识破,发觉后被捕入狱6个月,并受枷刑示众。他受枷刑时散发了他的长诗《枷刑颂》,讽刺法律的不公,围观的伦敦市民把他奉为英雄。1719年笛福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说《鲁滨孙飘流记》,大受读者欢迎。接着出版了《鲁滨孙飘流续记》。1720年他又写了《鲁滨孙的沉思集》。此后还相继发表了《辛格尔顿船长》(1720)、《摩尔·费兰德斯》(1722)、《杰克上校》(1722)和《罗克萨娜》(1724)等长篇小说以及《彼得大帝》(1723)等传记。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轻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文中的内容。(注意小说的几个要素)
文章记叙了鲁滨孙第一次出海即遭遇风暴,侥幸获救的故事。
2、由于文章较长,试着理清文章脉络,根据文章内容将文章分层,并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
(1-2节)写海上遭遇风暴时的情状。
第二部分
(3-6节)写紧急时刻,全船上下奋力抗争,积极寻求救助,最终得以脱险的艰难过程。
第三部分
(7-8节)交代“我”并没有被初航失败所吓倒,决定重新开始探险生涯。
四、快速阅读,分析课文。
1、用横线划出文中描写海浪气势和船的状况语句,并说明这些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描写海浪气势和船的状况的语句)
2、用波浪线划出文中描写船长、大副等人的行动的语句,说说对他们的描写在文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五、归纳主题、写作特点
六、布置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