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让我们停下来,唱一支歌儿吧》教案1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2-03-30


让我们停下来,唱一支歌儿吧 教学设计 陈丽蓉 编写


让我们停下来,唱一支歌儿吧

【教学目标】

在轻松的节奏中学习“归谬法”并运用在日常学习生活中。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本文文笔幽默,妙趣横生,逻辑巧妙的语言特点。

2、关注“归谬法”的运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预习要求】

1、查找关于田松的资料。

2、根据课文初拟“贪吃蛇示意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我们停下来,唱一支歌儿吧》,很有趣的题目。

在学习紧张繁忙的时候,你们是否停下来唱一只歌儿呢?本文的作者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停下来唱一支歌的呢?你觉得这是一曲什么样的歌?我们应该从哪个角度来欣赏?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听听这首歌吧。

二、作者简介:

田松,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1965年出生于吉林四平。哲学博士,理学(科学史)博士。曾在吉林大学、南京大学读本科和研究生。曾在北京印刷学院教物理,在《中国矿业报》做编辑,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读博士,在中央电视台做策划,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做博士后。现在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哲学、科学传播、科学史、科学人类学、科学与艺术。

〔附〕田松的著作和译作:

永动机与哥德巴赫猜想——江湖中的科学,田松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11月。

堂吉诃德的长矛,田松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魔镜——埃舍尔的不可能世界,恩斯特·布律诺著,田松、王蓓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

血液与土壤,田松著,鹭江出版社,1998年8月。

金华养生秘旨与分析心理学,荣格、卫礼贤著,通山(田松)译,东方出版社,1993年。

三、细读课文,讨论下列问题:

1、下面的话摘自原文题记,请从课文中找出与这段话意思紧密关联的关键段、比喻、关键语句。

“非洲大陆十分平坦,处处都是荒野。在我看来,如果换一种衡量财富的方式,非洲是最富有的”。

明确:

关键段:“就如一条贪吃蛇,蛇过之处,矿藏、森林、河流,一律变成垃圾。蛇的食量越大,爬得越快,经济越发展,意味着我们消耗大自然的能力越强,制造垃圾的速度越快。所谓的现代文明,就建在垃圾山的旁边!”

关键比喻:“贪吃蛇”,“垃圾山”

关键句:“蛇的食量越大,爬得越快,经济越发展,意味着我们消耗大自然的能力越强,制造垃圾的速度越快”。

2、作者主张的是什么样的经济观点?

明确: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3、讨论:作者是不是主张建立象“桃花源”一样的社会?

(学生答“是”或“不是”都可以。只要能自圆其说。)

4、品味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说说它们各有什么含义?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1)“吴矿长卖矿给周厂主,赚了;周厂主卖玻璃给李批发,赚了;李批发卖玻璃给钱物业,赚了;钱物业卖玻璃给赵女士,赚了;孙工人付出劳动,赚了。除了最终的消费者赵女士,每一个环节都赚了。这倒也对,经济嘛,只要有一个环节不赚,整个链条就不转了。赵女士的私房十八元也要从别的链条赚来,比如她在业余时间锈了十九朵花,一元一朵,外送一朵,卖给了吴矿长——也赚了!大家全赚了!自然就繁荣啦,发展啦,GDP啦,看人家这窗户破的!”

明确:一连串的口语词“赚了”把复杂的经济学原理通俗化,使抽象的原理有了感染力;“看人家这窗户破的!”看似赞叹实则包含讽刺!

(2)“或许在这个奇妙的原理提出之时,无限地球的假设尚可成立。但是到了今天,如果有人依然相信这个贪吃链可以无休止地运转下去,直到地老天荒,那是因为他们把头埋在沙子里,不想看到,地会老,天会荒!”

明确:巧妙运用成语,诙谐幽默中蕴涵强有力的冲击力!

5、根据课文内容,画出“贪吃蛇示意图”:

(1)学生根据预习时画的示意图进行交流。

(2)教师投影展示作者的手稿以参考。


作者手稿——贪吃蛇示意图
四、拓展延伸:

有人认为作者的主张是错误的。下面是署名为辛普里的作者在《科学时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印发给学生),请大家读后谈谈自己的观点。

你自己停下来唱歌了吗?

辛普里

号称科学文化人的田松,在其“稻香园随笔”系列中连篇累牍地批评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抱怨在这种生活中无法“日日欢歌”,最后很煽情地忽悠大家:“让我们停下来,唱一支歌吧!”

这话听起来很美。但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们敬佩批评现代生活方式的梭罗、甘地,那是因为这些伟人们言行一致,从自己的实际生活中提炼感悟,很真诚,不虚伪。尽管可能有许多人不同意他们的观点,但好像从来人没有怀疑他们的真诚,所以他们得到了普遍的尊敬,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对社会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可是,田松博士却不然,天天熬夜晚睡,没完没了地写“垃圾”文章,自己也成为了媒体和出版工业机器中一颗永不停息的敬业齿轮。昼夜颠倒,起居无时,累得像著名江湖医生胡万林一样。自己一溜小跑,呼哧带喘,五音不全,什么时候停下来踏踏实实唱过歌呢?这种只关心别人,不关心自己的“手电筒”精神,倒是颇有些科学主义者的神韵。他们也是只许用科学批判其他事物,科学自身是绝对不可以被其它思路分析批判的!

当然,拥有两个博士学位的田松自有一套狡辩的托词。他会说,高校考核制度如此,不得不应付啦;必须多在核心刊物上发表文章,才能早日当上教授,从而才可以大展宏图,吸引粉丝,才可以更有效地传播自己的思想,才可以忽悠更多的人一起来唱歌啦等等。总之,作为现实文化与体制中的具体个人,田松自己也是凡夫俗子,也有七情六欲,也想发财拿课题升职称,也和大家一样受制于文化与体制的束缚。然而,作为学者的田松,则洞察了这种体制和文化的弊病,所以尽其所能地呼吁大家摆脱这种文化和体制。这种分裂的人格,不是田松个人的问题,而是文化和体制问题的表现。所以,田松个人生活作风上的“污点”,不但不能构成其观点的反证,甚至反而是他所描述的现代化生活之困境的现身说法:在个人层面是无能为力的,只有改变整个结构才有希望。

然而,这种辩解是无效的,实际上否定了自己的理论的可操作性。即使要去改变整体结构,也需要每个个人的具体行动。其他人也身处同样的文化和体制中,同样也受到各种现实的压力,都有其不得已的苦衷,许多人和田松一样都想在此体制中遵守规则,待获得较好的处境后,再依本心行事。每个人都会有目的和手段的矛盾。每个人都这么想,都想跑出这个圈子,却都想努力地加入游戏,结果自然是现代化的圈套越收越紧。就像一篓子螃蟹都想爬出小口的篓筐,结果彼此扯后腿,谁也出不去。

其实,田松所谓个人只能遵守规则的思想背后,有个深层的假定,那就是历史发展有铁的规律,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单向而不可逆。浩浩荡荡,不可阻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种社会必须整体设计彻底改造的思路,就是卡尔·波普尔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一再批评的那种极权主义思路。而在对待科学技术与现代化的情感和价值判断上,田松与科学主义者们势如水火,而在对于科学技术与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判断上,却若合符契,亲密无间。因此,我们可以说田松是反向的科学主义者。

其实,既然放弃了科学主义的观念,就不应该那么迷信那种单向度发展的力量。田松在这一点上也同样表现出科学主义尾巴没有割干净的现象。所以说,尾巴尚未割尽,同志仍需努力!田松及其同伙,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像超女的广告里说的那样,想唱就唱,唱得响亮。

(载2006年4月6日《科学时报》)

五、作业:

1、回答问题:归谬法是从一个判断推导出荒谬结论,从而否定这个判断的论述方法。简要说说本文是如何运用归谬法的?

2、请你从其它文章中的例子说明你对“归谬法”的理解。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让我们停下来,唱一支歌儿吧》教学设计2
《让我们停下来,唱一支歌儿吧》ppt课件1
《乡戏》《让我们停下来,唱一支歌儿吧》练习题
田松《让我们停下来,唱一支歌儿吧》全文阅读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