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学案 >>
林嗣环《口技》学案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2-02-26


《口  技》  学  案
设计:  朱衍芹   审核:李因娥
教师寄语:体验学习的快乐,你才会有学习的动力。
学习目标:  
1、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培养文言语感,积累文言词语。
2、学习本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3、揣摩语言,掌握一些表示时间的文言词汇。
4、领悟口技艺术的魅力和表演者高超的技艺,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资料连接】
1、口技,属杂技的一种,是我国很早就在民间流行的一种由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来摹拟各种声响的技艺。由于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俗称“隔壁戏”。这篇课文记叙的就是一场在围幕中表演的绝妙口技。 
2、作者林嗣环,明末清初福建晋江人。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中进士。著作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海渔篇》等。《口技》是他的《〈秋声诗〉自序》的一部分。《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以铺写故事记叙人物为中心。全书20卷,所收多为明末清初时人的文言短篇。虞初是人名,他是西汉时人,汉武帝时曾任侍郎。 
学习过程:
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词的读音及断句。
中间(jiàn)   几(jī)欲先走    叱(chì)   呓语(yì)   屏障(zhàng)           颈(jǐng)     犬吠(fèi)       齁(hōu)   曳(yè)屋许许(hǔ hǔ)声     絮絮(xù)     少顷(shǎo)
2、学生自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的大体内容。
自主理解:
3、再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翻译课文,有不理解的地方小组内交流解决,解决不了的求助老师。
4、文章主要描写了几个场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合作探究:
5、课文直接描摹表演的内容和过程,这是从正面表现口技者的技艺精湛。另外还有侧面的描写,请一一指出,并谈谈侧面描写有什么作用?
6、文章首尾都写到了表演道具是“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是不是简单的重复?为什么?
品味语言:
7、文中用了许多表示时间的词语,这些词语有何作用?
拓展延伸:
8、学习文言文,我们不仅要准确地翻译文章,更要理解它所表述的内容,请复述第二、三、四段描写的三个场景,比比,谁复述得最好。
课堂小结:
9、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提出来与同学交流。
当堂训练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①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②既而儿醒,大啼。③夫亦醒。④妇抚儿乳,儿含乳啼。⑤妇拍而呜之。⑥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⑦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⑧满坐宾客无不         ,以为妙绝。
10、《口技》一文节选自               。它是         代人           编辑的一部           小说。而《口技》的作者则是        代人          
11、在文中“      ”上选填正确的一组词:(    )
A、伸颈;侧目;微笑;默叹                B、侧目;微笑;默叹;伸颈
C、微笑;默叹;伸颈;侧目                D、默叹;伸颈;侧目;微笑
12、分别比较每组句中加点的字意思是否相同,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妇抚儿乳                     ③以为妙绝
      ②儿含乳啼                     ④群响毕绝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13、对文中摹仿声音这一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由近到远      ②由远到近      ③由外到内      ④由内到外
⑤由大到小      ⑥由小到大      ⑦由疏到密      ⑧由密到疏
A、②③⑥⑦        B、①③⑤⑦        C、②④⑥⑧        D、①②⑤⑦
14、这段文字的层次应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15、这段文字的中心可作以下几种不同概括,比较准确的是:(    )
A、写四口之家深夜被犬声惊醒不眠的情况。
B、写四口之家夜深人静被犬声惊醒的过程。
C、写口技摹仿四口之家深夜被犬声惊醒的过程和宾客对表演者高超技艺的默叹。
D、写宾客深夜观摩口技表演并为之赞叹。
16、这段文字描写时什么地方用了正面描写?什么地方用了侧面烘托?两者结合写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
4、三个场面:
①夜阑人静,一家人惊醒后的喧闹情景。
②一家人闹而复静的情景。
③深夜失火、救火的情景
5、侧面描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几个场面表演中观众的不同神情举止的变化;二是在首尾两段中对道具和场地气氛的描写。侧面描写从不同角度衬托出表演者的高超技艺,使文章表现手法富于变化,增强了感染力,显得真实可信。
 6、不是简单重复。二者既有呼应作用,更主要的区别在于:开头以交代道具为主,为下文作铺垫;结尾再次强调道具的简单,称赞了表演者的高超技艺,让人对这场表演回味不已。
 7、表示突然发生的有“忽”、“忽然”;表示几件事同时发生的有“一时”;表示相继发生的有“既而”;表现在特定的某个时间内发生的有“是时”,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的有“俄而”、“少顷”、“未几”。这些词语运用灵活多变,准确地反映了表演者在不同情况下制造出的声响种类和听觉效果,表现出其技艺之高深。
10、《虞初新志》    清    张潮    笔记    清    林嗣环
11、A
  12、C  
 13、A
 14、B 
 15、C
 16、表演者摹仿四口之家深夜被犬声惊醒后所发出的声响是正面描写;听众的神态是侧面烘托。两者结合写,把表演和效果有机结合起来,更突出口技之“善”。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卖油翁》《核舟记》《口技》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上海市中考题)
《小石潭记》《口技》阅读练习及答案
《口技》《伯牙善鼓琴》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广西玉林市中考)
《口技》ppt课件(9页)
《口技》微课堂教学设计(含试题检测)
初二上册第6课《口技》复习课教学设计
《口技》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
《口技》《武技》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
《核舟记》《口技》阅读练习及答案(四川省巴中市2018年中考题)
林嗣环《口技》《观巴黎油画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口技》ppt课件(44页)
《口技》阅读练习及答案(贵州省铜仁市2017年中考题)
《口技》选段两篇阅读练习及答案
《口技》公开课教案
林嗣环《口技》ppt课件(45页)
林嗣环《口技》教案15
林嗣环《口技》阅读练习及答案
林嗣环《口技》《观巴黎油画记》比较阅读练习及答案(山东省临沂市中考题)
林嗣环《口技》pptx课件(23页)
林嗣环《口技》教案14
林嗣环《口技》mp3音频朗诵
《走进艺术的世界》教案1(林嗣环的《口技》)
林嗣环《口技》ppt课件(33页)
《口技》改写成七言诗
林嗣环《口技》说课稿3
《口技》知识点归纳及阅读题
林嗣环《口技》ppt课件(20页)
林嗣环《口技》导学案4
《口技》课文解读
蒲松龄《口技》原文、翻译、注释
林嗣环《口技》教案13
林嗣环《口技》ppt课件(27页)
《口技》测试题
《口技》字解、句译默写卷
《口技》复习指南
林嗣环《口技》ppt课件(22页)2
《口技》学案3
林嗣环《口技》ppt课件(36页)
林嗣环《口技》ppt课件(37页)
《口技》重点问题
林嗣环《口技》ppt课件(39页)
《口技》教学反思
《口技》中考题(2013年)
《口技》复习课教学设计
《口技》文言文一卷通(含答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