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张糖纸》课堂实录及深入探究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2-02-07 |
一、导入:
1、师:在生活中,很多人喜欢收集一些物品,如:古玩、邮票、石头、甚至香烟壳等等。你们当中有没有喜欢收集的同学?
2、师:你们知道当代作家铁凝在你们这个年龄曾收集过什么吗?
3、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向我们展现了她收集糖纸的艰辛和快乐。好,请同学们把书翻到28页。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千张糖纸》。
二、整体感知,理清文脉。
检查预习,提问:
1)谁在收集糖纸?
2)需要收集多少张糖纸?
3)需要怎样的糖纸?
4)收集了多长时间?
5)收集后可换什么礼物?
三、重点研读,合作交流。
1.我们为什么要攒糖纸?
因为表姑说糖纸攒多了可以换好东西,比方说1000张糖纸可以换一只电动狗。电动狗对我和世香的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
2.那我们是怎样攒糖纸的呢?
1)先请一位学生朗读第8、9两段,其他同学圈划。
2)交流:
A. 我们把零花钱买糖吃,然后突击吃糖,也不顾糖把嗓子齁得生疼;
B.走街串巷,寻找被人遗弃的犄角旮旯的糖纸;
C.守候在食品店的糖果柜台前,等着其他孩子吃糖后剥下的糖纸;
D.参加婚礼,在婚礼上捡糖纸。
3、你觉得收集糖纸的过程累不累?为什么?
1)学生通过圈划、批注关键词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2)老师引导学生研读交流,体味文本中的累和不累。
①累:: 全心投入,做事执着。
如文中词语突击吃糖、走街串巷、追随、一跑半天、等待、飞速捡起、一张一张的贴上等。
(板书 累 辛苦 耐心)
②不累:: 心里的高兴和兴奋。如多么盼望、欣喜若狂、那该是怎样一份快乐,这财富和快乐将由我们自己的劳动换来呢等。让学生在词语中品析作者的感情。
(板书 不累 愿望 快乐)
4、师:通过大家的交流,我们看出孩子们收集糖纸的过程是历经艰辛的,是很累的,但内心是快乐的,其实是不怕累。讲到这里,我想问一下,文章第二节是写孩子们玩游戏,那玩游戏究竟累不累呢?(学生朗读第二节)
明确:累,但很快乐。
5、师:从哪里可以看出呢?
(他们把青砖地跺得砰砰响;把羊拐撒在桌子上有哗啦啦的响声;还有高举着竹竿梆枣吃等。)这些活动在别人看来是挺累得,只是我们不知累。
四、 深入探究、多元解读:
1、 那直到发生哪一幕时,“我”忽然有种很累的感觉?为什么会这么累?
1)请一位学生读第10到13段。
2)明确:攒够糖纸去和表姑交换时,表姑却笑着说“逗着你们玩的”那一幕。
3)当发现我们被表姑欺骗时,我们的心情如何呢?
明确:是绝望和悲愤。
4)文中哪些描写能真切的表现出我们的绝望和悲愤?
世香:满眼悲愤和绝望 。
我:觉得对我的藐视; 忽然有种很累的感觉; 将糖纸扔向天空。
5)“我们”为什么会如此的绝望和悲愤?
①为了攒糖纸,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了改变。“我们再也不跳皮筋了,再也不梆枣吃了,再也不抓子儿了,再也不扯着嗓子比赛唱歌了。”所有以前活动所带来的快乐全都消失了。
②这糖纸来之不易啊!我们的辛苦都付之东流了,心中的梦想破灭了。
③我们不仅白忙了一夏天,有受骗上当的感觉,更觉得表姑是个不讲信用的人。
(板书 被骗、绝望)
6)作者心中的梦想破灭了,表姑欺骗了我们,我们的哪儿累啊?
明确:心累。
(板书 心累)
2、师总结:是啊!孩子无忧无虑,精力充沛,成天想尽办法淘气,在他们的字典里,根本就没有“累”这个字。而后来孩子们在历经千辛万苦搜集了两千张糖纸之后,才发现自己热切的盼望只不过是表姑的一个玩笑而已,内心感到无比的绝望与悲愤,心也随之变得沉重,才会觉得累。
3、 此时此刻“我”对累有了怎样的理解?作者的写这件事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1) 学生朗读课文最后三段,找出能表现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
2) 这三段从表达方式来看是属于议论,它们在课文中起到什么作用?(大屏幕展示)
明确:叙事基础上的议论能起到画龙点睛、点明中心的作用。
3)最深重的伤害表现在哪些地方?
a.第12节中,“……我突然有一种累的感觉”。
b.第13节中,“在院子门口,我把我精心‘打扮’过的那1000张糖纸扔向天空”。
c.第14节中“在我长大,读了许多书识了许多字之后,每逢看见‘欺骗’这个词,总是马上联想起‘表姑’”。
4、批评和责怪都是在教育孩子,而欺骗孩子则会伤害孩子一颗纯真的心,给孩子的心理、行为甚至是将来都会带来最深重的伤害。因此,面对孩子也要真心善待,信守承诺。
五、链接生活、拓展迁移:(灵活机动)
1、如果是你,你能接受表姑的这个玩笑吗?你会原谅她吗?为什么?
2、假如你是表姑,看到飘飞的糖纸,她当时或是事隔几年后一定有很多想法,你能不能给她设计一段内心独白。
六、作业:
1、假如你是表姑,看到飘飞的糖纸,她当时或是事隔几年后一定有很多想法,你能不能给她设计一段内心独白。
2、“孩子是不可以欺骗的”,你认为表姑的话是欺骗吗?你对表姑的做法有何看法?写一段文字说说你的观点。
板书设计:
累 艰辛 耐心
真
诚 不累 愿望 快乐
善
待 心累 被骗 绝望
深入探究、多元解读:
1、 那直到发生哪一幕时,“我”忽然有种很累的感觉?为什么会这么累?
1)请一位学生读第10到13段。
2)明确:攒够糖纸去和表姑交换时,表姑却笑着说“逗着你们玩的”那一幕。
3)当发现我们被表姑欺骗时,我们的心情如何呢?
明确:是绝望和悲愤。
4)文中哪些描写能真切的表现出我们的绝望和悲愤?
世香:满眼悲愤和绝望 。
我:觉得对我的藐视; 忽然有种很累的感觉; 将糖纸扔向天空。
5)“我们”为什么会如此的绝望和悲愤?
①为了攒糖纸,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了改变。“我们再也不跳皮筋了,再也不梆枣吃了,再也不抓子儿了,再也不扯着嗓子比赛唱歌了。”所有以前活动所带来的快乐全都消失了。
②这糖纸来之不易啊!我们的辛苦都付之东流了,心中的梦想破灭了。
③我们不仅白忙了一夏天,有受骗上当的感觉,更觉得表姑是个不讲信用的人。
(板书 被骗、绝望)
6)作者心中的梦想破灭了,表姑欺骗了我们,我们的哪儿累啊?
明确:心累。
(板书 心累)
2、师总结:是啊!孩子无忧无虑,精力充沛,成天想尽办法淘气,在他们的字典里,根本就没有“累”这个字。而后来孩子们在历经千辛万苦搜集了两千张糖纸之后,才发现自己热切的盼望只不过是表姑的一个玩笑而已,内心感到无比的绝望与悲愤,心也随之变得沉重,才会觉得累。
我的另一种上法:
首先,学习李老师的导入和预习检查。
其次,引导学生从梳理课文情节入手把握文章的主题。
一、 学生个别朗读课文,其他学生给文章分段。
明确:文章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1——13,第二部分:14——17。
二、 学习第一部分:
学生自读课文,按时间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给第一部分分层。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这些词是事件情节转化的关键词。
三、重点研读,合作交流。
1.我们为什么要攒糖纸?
因为表姑说糖纸攒多了可以换好东西,比方说1000张糖纸可以换一只电动狗。电动狗对我和世香的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
2.那我们是怎样攒糖纸的呢?
1)先请一位学生朗读第8、9两段,其他同学圈划。
2)交流:
A. 我们把零花钱买糖吃,然后突击吃糖,也不顾糖把嗓子齁得生疼;
B.走街串巷,寻找被人遗弃的犄角旮旯的糖纸;
C.守候在食品店的糖果柜台前,等着其他孩子吃糖后剥下的糖纸;
D.参加婚礼,在婚礼上捡糖纸。
3、你觉得收集糖纸的过程累不累?为什么?
1)学生通过圈划、批注关键词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2)老师引导学生研读交流,体味文本中的累和不累。
①累:: 全心投入,做事执着。
如文中词语突击吃糖、走街串巷、追随、一跑半天、等待、飞速捡起、一张一张的贴上等。
(板书 累 辛苦 耐心)
②不累:: 心里的高兴和兴奋。如多么盼望、欣喜若狂、那该是怎样一份快乐,这财富和快乐将由我们自己的劳动换来呢等。让学生在词语中品析作者的感情。
(板书 不累 愿望 快乐)
4、师:通过大家的交流,我们看出孩子们收集糖纸的过程是历经艰辛的,是很累的,但内心是快乐的,其实是不怕累。讲到这里,我想问一下,文章第二节是写孩子们玩游戏,那玩游戏究竟累不累呢?(学生朗读第二节)
明确:累,但很快乐。
5、师:从哪里可以看出呢?
(他们把青砖地跺得砰砰响;把羊拐撒在桌子上有哗啦啦的响声;还有高举着竹竿梆枣吃等。)这些活动在别人看来是挺累得,只是我们不知累。
四、 深入探究、多元解读:
1、 那直到发生哪一幕时,“我”忽然有种很累的感觉?为什么会这么累?
1)请一位学生读第10到13段。
2)明确:攒够糖纸去和表姑交换时,表姑却笑着说“逗着你们玩的”那一幕。
3)当发现我们被表姑欺骗时,我们的心情如何呢?
明确:是绝望和悲愤。
4)文中哪些描写能真切的表现出我们的绝望和悲愤?
世香:满眼悲愤和绝望 。
我:觉得对我的藐视; 忽然有种很累的感觉; 将糖纸扔向天空。
5)“我们”为什么会如此的绝望和悲愤?
①为了攒糖纸,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了改变。“我们再也不跳皮筋了,再也不梆枣吃了,再也不抓子儿了,再也不扯着嗓子比赛唱歌了。”所有以前活动所带来的快乐全都消失了。
②这糖纸来之不易啊!我们的辛苦都付之东流了,心中的梦想破灭了。
③我们不仅白忙了一夏天,有受骗上当的感觉,更觉得表姑是个不讲信用的人。
(板书 被骗、绝望)
6)作者心中的梦想破灭了,表姑欺骗了我们,我们的哪儿累啊?
明确:心累。
(板书 心累)
2、师总结:是啊!孩子无忧无虑,精力充沛,成天想尽办法淘气,在他们的字典里,根本就没有“累”这个字。而后来孩子们在历经千辛万苦搜集了两千张糖纸之后,才发现自己热切的盼望只不过是表姑的一个玩笑而已,内心感到无比的绝望与悲愤,心也随之变得沉重,才会觉得累。
明确:造成事件结局的真正原因往往是文章要揭示的主题。
五、学习结尾部分在文中的作用。
六、仿写园中玩耍和收集糖纸的语句,写一段自己专心做某事的情景。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