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学案 >>
《下棋》学案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1-12-12


学习目标   
1.认读、理解、积累基本生字词。  
2.赏析细致入微,妙趣横生的棋人趣相图。  
3.品味文章中诙谐而生动的语言,学习对弈者的表情和举止的描写。    
4.领悟作者寓于其中的“争而有度”、“平正通达”的人生态度。  
资料链接  
作者简介  
梁实秋(1903——1089),中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原籍浙江杭县,生于北京。学名梁治华,字实秋,一度以秋郎、子佳为笔名。1915年秋考入清华学校。在该校高等科求学期间开始写作。第一篇翻译小说《药商的妻》1920年9月发表于《清华周刊》增刊第6期。创作以散文小品著称,风格朴实隽永,有幽默感,以《雅舍小品》为代表作,从1949年起20多年共出4辑。30年代开始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持续40载,到1970年完成了全集的翻译,计剧本37册,诗3册。晚年用7年时间完成百万言著作《英国文学史》。  
一、整体感知  
1.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准确写出汉字。。  
( )骂(  )(  )不见人  排(  )(   )之以鼻   剑拔(  )张    shì(  )此不疲 闹市茶liáo  (   )  
2.根据上下文或参考注释与工具书,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自古博弈并称,全是属于赌的一类,而且只是比“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略胜一筹而已。  
   (2)有一面下棋一面诮骂者……:  
   (3)有下象棋者,久而无声音,排闼视之,阒不见人,原来他们是在门后角里扭做一团……  
   (4)我曾见过二人手谈,起先是坐着,神情潇洒,望之如神仙中人,俄而棋势吃紧,两人都站起来了,剑拔弩张,如斗鹌鹑,最后到了生死关头,两个人跳到桌子上去了!                   
   (5)如果说得不中肯,两个人要一齐嗤之以鼻,“无见识奴!”  
   (6)下棋只是为了消遣,其所以能使这样多人嗜此不疲者,是因为它颇合人类好斗的本能,这是一种“斗智不斗力”的游戏。  
    3.试着归纳一下各段的内容。  
   方法连接:概括段落大意  
  (1)串连法(抓住自然段的意思进行综合概括)  
  (2)取主法(抓住重点自然段归纳段意)  
  (3)摘句法(抓住段的中心句归纳段意)  
  (4)抓住文章的线索归纳段意  
   4.本文围绕       展开,写了哪些棋人棋事,请在文中点画相应的词句。   
   
  5.我的问题  
   
二、探究赏析  
《下棋》是梁实秋散文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篇,其显著特点之一,就是语言流畅、生动、诙谐、风趣,并且细致入微地写出了下棋、观棋和悟棋的独到而深刻的感受。  
    1.品味诙谐生动的语言  
     本文作者将人物描写的惟妙惟肖这也得益于作者独具匠心的语言,细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知识链接  
根据描写人物的详略、轻重、着墨的浓淡,可以把人物的描写归纳为白描、漫画式勾勒、浓墨重彩细描。  
白描  
白描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没有浓烈色彩的描写,不借助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也不用或少用形容词,依然描写出事物的形象。  
漫画式勾勒  
即以夸张的手法、挪揄的口吻,,将人物够化成奇形怪状、荒诞陆离的形象,以表达嘲笑、憎恶、同情等思想感情。  
浓墨重彩细描  
即以生动、形象、传神的语言,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细致全面刻画人物形象。  
学法链接  
一是抓住典型细节进行漫画式的勾勒。  
点评:描写一个人观棋时怎么也憋不住要说,挨了下棋人的耳光后,“还要抚着热辣辣的嘴巴大呼‘要抽车,要抽车!’”(观棋不语的确是一种痛苦,挨了打都忍不住要说。他的动作、语言更是精练、传神、幽默。)  
二是准确地运用了对比、类比、排比、比喻、顶真等修辞手法。  
点评: “有斤斤计较而因小失大者,有不拘小节而眼观全局者,有短兵相接做生死斗者,有各自为战而旗鼓相当者,有赶尽杀绝而一步不让者,有好勇同归于尽者。这组句子运用排比修辞,也运用很多的成语,写的各种人很像我们生活中的几种人。  
   
    2.各抒己见畅谈感想。  
   
 观棋而不语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但是观棋言语会迎来下棋者的痛骂,你认为观棋到底应不应该语?  
   
    3.“棋盘小舞台,人生大棋局”,在《下棋》中梁实秋先生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妙趣横生的棋人趣相图,作者自然也乐在其中,作者下棋的情趣到底是什么?放眼人生,这下棋的琐事中寓含着什么样的人生道理和人生态度?  
   
三、积累迁移  
    写一则关于下棋的有趣片段,字数在400字左右。  
   
附参考答案和思路提示  
  一、  
   1.博( yì ) ( qiào )骂  ( qù )不见人 排( tà  )  
      嗤(chī)之以鼻  剑拔弩(nǔ )张  shì(嗜)此不疲   闹市茶(liáo)  
   2.博弈:博,六博,古代一种棋戏;奕,围棋。  
      诮骂:责骂  
      阒不见人:寂静得像没有人一样,形容非常寂静。  
      剑拔弩张:形容形式紧张,一触即发。  
      嗤之以鼻:用鼻子出声,表示看不见。嗤,讥笑。  
      嗜此不疲:形容对某种事或物非常痴迷。  
   3. 第一段:写下棋时输棋赢棋的不同心态。    
第二段:写下棋之人的几种比较突出的特点。    
第三段:写观棋人的情态。    
第四段:写作者对下棋的总的认识和体会。  
      4.本文围绕“下棋”展开。列举了有涵养的棋手、受窘者、慢性子、急性子、超出了棋盘而至于武斗者、观弈者、以棋陶冶性情者、沉溺其中不能自拔者。  
二、1.(1)下棋者争出棋盘,拳脚相加,扭作一团,跳到桌上,作者用动作、神态等典型细节进行漫画式勾勒,细致入微,形神毕现  
(2)写一个人要悔棋,另一个人不许悔时,他们“在门后角里扭做一团,一个人骑在另一个人的身上,在他的口里挖车呢。被挖者不敢出声,出声则口张,口张则车被挖回,挖回则必悔棋,悔棋则不得胜,这种认真的态度憨得可爱”,寥寥几笔,形神毕现,趣妙横生。  
(3)两个人下棋时先是神情潇洒,“如神仙中人”,后棋势吃紧,“便剑拔弩张,如斗鹌鹑,跳到桌子上”,运用对比,表现出下棋人憨态可掬的认真劲。  
(4)写额上汗滴用“陈列”,而不用“冒”、“排列”、“摆放”等,写出受威胁者心急如焚而强作镇定,急于摆脱窘境而又百思不得其招的有趣情态  
(5)对七种下棋时窘态的描写,以棋观人时列举的种种类型的人等等,运用了排比的手法;说下棋时欣赏对方的窘态,与“猎人追逐一只野兔”的感觉相似,这是类比;说对方受窘时“红头涨脸如关公”,这是比喻;说两个人下棋时先是神情潇洒,“如神仙中人”,后棋势吃紧,便剑拔弩张,“如斗鹌鹑”,这是对比兼比喻;说悔棋之争时“被挖者不敢出声,出声则口张,口张则车被挖回,挖回则必悔棋,悔棋则不得胜”,这是顶真。  
……  
   2.言之有理即可。  
   3.在对众生棋相的幽默描摹中自然流淌出梁实秋的人生态度:既不喜欢“太有涵养”的人,不食人间烟火的清高使人觉得索然寡味;更不赞同“步步紧逼”“赶尽杀绝”的人,虽然他们认真的争相憨态可掬,但进而拳脚相加就大失水准了。不赞成下棋时“杀死他一大块,或是抽了他一个车,他神色自若,不动火,不生气”的假超脱;不赞成“想了半个钟头而迟迟不决”的太认真;不赞成“下棋如赛跑,劈劈拍拍,草草了事”的既不超脱又不认真。这种态度而是向往一种“不能无争”又不能“争的范围超出棋盘”的中和之度。这种“度”是他自己清雅洁淡,随心所欲,以内心的丰赡适意为人生情趣的写照。  
三、示例:我曾见过两位老干部下棋,一位是退休的镇长,一位是退休的镇人大主任。主任要悔棋,镇长不乐意,主任于是把棋子攥在手里不让吃,镇长掰手夺,主任转身跑,镇长撒腿就追,一口气跑了半里路,两人不依不饶,纠缠不休。大热的天,就在路中间,两位老干部像是在玩相扑,那股认真劲也真是憨态可掬。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梁秋实《下棋》pptx课件(18页)
《下棋》教学反思
《下棋》练习题
《下棋》教案5
梁秋实《下棋》ppt课件4
《下棋》学案2
《下棋》表格式教案4
梁秋实《下棋》ppt课件3
《下棋》ppt课件2
《下棋》教案3
梁秋实《下棋》原文阅读
《下棋》教学设计2
梁秋实《下棋》mp3音频朗读
鲁教版《下棋》ppt课件1
《下棋》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