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一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1-11-22 |
山西省忻州一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曹操高陵发现将解曹操众多迷团 在曹操高陵的发掘中,考古专家共挖掘出文物超过200件,除常用金银漆器外,有59件石牌铭刻有随葬物品的名称,其中八件圭型石牌上分别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古体虎)大戟”“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古体虎)大刀”等铭文。据文献记载,曹操生前先封为“魏公”,后进爵为“魏王”,死后谥号“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史称“魏武帝”。 有质疑者认为此处墓地极可能为曹操“七十二疑冢”之一。但在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刘庆柱看来,“七十二疑冢”之说属于后人杜撰(有考证显示,曹操疑冢的说法最早出现于宋代)。“曹操疑冢是后来人想的,曹操是大奸臣,就怕人盗他的墓,我想 这是后来的演绎。”他说。 河南文物部门认为,将此处墓地确认为曹操高陵是综合多种因素的结果。首先,这处墓地规模巨大,且未发现封土,符合文献中对曹操墓“因高为基,不封不树”的记载。第二,墓穴地点与史料记载以及11年前出土的后赵驸马都尉鲁潜墓志的铭文相符。加之发现有“魏武王”字样,以及相符的骸骨年龄,遂确认为曹操高陵。 史上流传曹操倡导薄葬,而此墓地四壁无壁画,被认为是对薄葬的印证。但在考古队长潘伟斌看来,壁画并不一定代表着墓葬的高规格。潘伟斌说,“曹操墓里有非常复杂的帐幔,都是五彩的丝织品,他就没必要再画壁画了。” 潘伟斌认为,墓道的长短与墓深是反映墓穴规格高低的重要指标。此次发掘的墓道近10米宽、40米长。比曾经发现的北齐皇帝墓宽近一倍,长超过10米。而且15米的墓深十分罕见。铺地青砖长95厘米,宽90厘米,也远大于过去发掘的一般帝王陵墓里面30多厘米见方的墓砖。西高穴村村长徐焕朝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被发现的曹操墓周围,因为当地人认为风水不好,是村内唯一没有置坟地的地段。 发掘文物中,除常见兵刃、礼器和珠宝外,还有镜台与书案。在潘伟斌看来,这些对于还原曹操个人真实生活与性格都颇有帮助。“一般墓葬是不随 | |
| 标题: |
山西省忻州一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
| 文件大小: |
17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