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执教:白银市平川区种田中学 苓 睿
教学目标:
1、 通过反复诵读,能正确说出作者寄寓在小曲中的思想感情。
2、 通过画面的赏析,准确描述小曲表现的形象,体会形象中蕴涵的意境。
3、 通过对比阅读,学习用具体的意象表达抽象的感情的方法。
4、 能背诵并默写课文,积累古代描写“愁”的诗文。
学习策略:教师引导启发、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一:导入课文:
(以学生都熟悉的“流浪歌”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播放视频出示学习内容
二:新课导学:
1,元曲文学常识及作者介绍。(课件)
2,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课件)
1)听范读,注意节奏,体会感情基调。
2) 学生自由朗读——指名读——小组读——试着背诵。
3) 学生在学习小组内交流初步获得的整体感受。
3、初步感悟诗歌的意境。
(1).找一找:(课件)
曲中描写了哪几种景物?哪句话是画龙点睛之笔?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首元曲的内容吗?
4、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2).想一想:(课件)
文中第一句:“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它给人怎样一种感受?“小桥流水人家”又给人怎样一种感受?这与“断肠人”的愁思是否一致?
(3).说一说:(课件)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揭示了本文的主旨。假如你就是“断肠人”,你能说说“断肠人”在想些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