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高中学案 >>
诗两首《雨巷》《再别康桥》导学案
作者:pyjx  上传者:admin  日期:11-11-05


诗两首
(第一课时)
雨 巷
班级:  小组:   姓名:    评价:
【学习目标】
1. 能说出重点文学常识;
2. 找出诗歌中的主要意象,体会意境,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
3. 分析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法,重点把握象征、重叠和反复手法的运用;
4. 反复诵读并背诵这首诗。

【课前自学】
预习指要
1.初读课文,利用注解和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
2.再读课文,划分节奏,标出韵脚,反复诵读,力争背诵;
3.阅读下面的文学常识并记住重点;
4.知道象征、重叠和反复手法的概念;
5.完成下面的检测题,有余力的同学可思考探究题。
知识链接
文学常识: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望舒是他给自己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望舒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纯洁而温柔,多情而潇洒。戴望舒出生于3月5日,照西方星相学的说法,属于双鱼座。双鱼座的人浪漫柔情,以爱情为生命的养分,意志薄弱,喜好幻想,逃避现实,优柔寡断。戴望舒就是典型的双鱼座性格。《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因此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
表现手法简介:
1. 象征:拿具体的事物来表现某种特殊意义的一种写作技法。
2. 重叠:相同的字`词`句,在诗中重叠地出现,叫作重叠。
3. 反复:用相同的字`词`句`段,重复的出现在诗中,叫作反复。
预习检测
1.看拼音写汉字

标题: 诗两首《雨巷》《再别康桥》导学案
文件大小: 11K
文件格式: rar
作者: pyjx
下载地址: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下载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暂无图片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阿房宫赋》导学案(3课时)
《阿房宫赋》导学案9
《阿房宫赋》导学案8
《国家的儿子》学案
《老子》四章导学案5
《客至》导学案
《登快阁》导学案
《临安春雨初霁》导学案3
《临安春雨初霁》学案3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学案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学案3
《临安春雨初霁》导学案2
《自己之歌》学案2
《迷娘(之一)》学案2
《自己之歌》导学案
《树和天空》学案2
《致大海》学案3
择性必修中册《致大海》导学案
《迷娘(之一)》《致大海》《自己之歌》《树和天空》预习导学案
《五代史伶官传序》学案2
《五代史伶官传序》导学案
《苏武传》预习学案
《黍离》导学案
《屈原列传》预习学案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导学案2
《大卫·科波菲尔》导学案3
《天路》导学案2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导学案3
《乡土中国:“家族”“男女有别”》导学案
《读书:目的和前提》学案3
诗两首《雨巷》《再别康桥》导学案2
诗两首《雨巷》《再别康桥》教学设计2
诗两首《雨巷》《再别康桥》教案及练习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