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七年级下(初一下) >>单元练习 >>
语文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知识测查试卷
作者:庄子韵  上传者:   日期:11-10-28


七年级(下)第六单元知识测查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一、语言与积累(20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汉字。(2分)
  远遁(      )  淤泥(      ) xiè(      )玩  yì(      )语
2、用修改符号改正下列病句。(4分)

①对于高考生落榜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

②凡本校师生员工,一律凭工作证和学生证出入校门。

③周恩来在学生时代就确定了“为中华崛起”而发愤读书。

④偷税、漏税不但损害了国家利益,而是损害了人民的利益。
3、按照括号里的条件,下列句子朗读重音标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木棉花是广州的市花。(别的花不是)
B、那是小王的英语课本。(不是陈明干的)
C、今天是星期四。(不是考期三,也不是星期五)
D、今年夏天我要去旅游。(不是明年夏天)
4、在下列语句间连线,使之构成四幅对联。(2分)
①黑发不知勤学早,     A、水淡性泊是我师。
②无边落木萧萧下,     B 、白首方悔读书迟。
③四面荷花三面柳,     C、不尽长江滚滚来。
④竹直心虚乃吾友,     D、一城山色半城湖。
5、填空:(10分)
①熟读唐诗三百首,                   。
②             ,孰能无过。
③天街小雨润如酥,                  
④                ,甲光向日金鳞开。
⑤《饮酒》中表现诗人体会到田园生活的乐趣,无须言说,颇富哲理的句子是: 
                ,               。
⑥《天净沙 秋思》中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语句是:           ,  
                。            
⑦《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明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给人启迪的诗句是              ,              。
二、阅读(50分)
(一)(15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本文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           。(1分)
2、下面句子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解释下列加点字。(2分)
谈笑有鸿儒(           )        惟吾德馨(          )
4、用原文语句回答:(5分)
①描写陋室环境清幽、雅致的句子是             ,              。
②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               。
③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
5、请写出你的居室(无论你是有自己独居的小天地,还是和家人或亲戚、同学合住一室)最值得你骄傲的地方,并说明理由。(3分)
                                                                                                                                                     
                                                                      
                                                                      
6、 完成下面的对偶句。(2分)
上句:品千古美文
下句:               
(二)(10分)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C
4、 解释下面加点字。(2分)
会宾客大宴(        )       满坐寂然(        )  
 宾客意少舒(        )       两股战战(        )
2、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不能名其一处          B 、群响毕绝  
 有仙则名                 以为妙绝               
C、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D、 妇抚儿乳           
 遥闻深巷中犬吠          儿含乳啼            
4、作者描绘口技者高超的技艺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2分)
5、翻译:(2分)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5、口技属于一种特殊的文化艺术。联合国把世界各地具有特色的一些文化艺术作为“无形的文化遗产”加以保护。我国目前已向联合国申报作为“人类无形资产”保护的有京剧、剪纸、纳西古乐、皮影戏等。你的家乡有类似的文化遗产吗?不妨写出来一两个来。(2分)(多写一个加1分,最多再加2分)
                                    
(三)(14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本文作者是宋代哲学家                。(1分)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可爱者甚蕃(          )
  ②出淤泥而不染(           )
  ③濯清涟而不妖(           )
  ④陶后鲜有闻(            )
3、下列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Α、老当益壮  Β、屡见不鲜    С、无独有偶   D、满坐寂然
  精益求精    陶后鲜有闻    鳏寡孤独      众宾团坐
4、翻译:(2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5、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
①文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境相反的语句是:              ,  
                。
  ②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
6、文中作者把“莲”比做君子,那么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怎样的人?(2分)
                                                                                  
4、 作者在文中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用“莲”来自比,又用“菊”和 “牡丹”来衬托。联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爱的一种花,并用一句话来概括喜爱的原因。(2分)
最喜爱的花:                        
喜爱的原因:                        
(四)(11分)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无遁 ,以为且噬已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虎大骇,远遁 (        )    驴不胜怒(       )
益习其声(       )          技止此耳(       )
  2、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以为神                 B、然往来视之
   以为且噬已                蔽林间窥之
C、出淤泥而不染            D、玩物丧志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玩世不恭
  3、出自本文 的成语有“庞然大物”和         ,请解释这两个成语。(3分)
                                                                              
                                                                           
  4、说说你对这则寓言的理解。(2分)
                                                                                          
                                                                                
三、作文(30分)
 中学生课外生活是个万花筒,爱好广泛,充满七色阳光,十四、五岁的年龄正是花季,读课外书、下棋、唱歌、踢球、种花、集邮、画画儿……这下载活动使我们拓宽了知识面,增长了才干,陶冶了情操,享受到无穷的乐趣。请以《   
 真让我高兴》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要有真情实感,字数600字左右。


作者EMAIL:zyhzsh@163.com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2015年五华县七年级下册单元测试卷合集(1-9)
语文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复习ppt课件
惠安四中语文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练习
语文版七年级下第七单复习资料
遵义市北关中学2013年语文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测试试题
语文版七年级下第二单元基础知识测试语文试卷
语文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测试卷
语文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测试
语文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知识点归纳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ppt课件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基础知识过关自测题
语文版七年级(下)第三、四单元测试题
常德市第十一中学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作业优化设计
语文版七年级(下)第五、七单元测试题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四、五单元基础知识自测题
蓝园中学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试卷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一至七单元练习合集(含期中、期末)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基础知识自测题
2012年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试卷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基础知识过关自测题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基础知识过关自测题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基础知识复习考试试卷
语文版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多元评价试卷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复习提纲
2011年语文版七年级下第二单元测试题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复习教案
2011年语文版七年级下第三单元练习题
语文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测试A卷(基础卷)
骑永08—09语文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训练
2010年语文版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练习题
2010年春季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试题
语文版七年级下六单元文言•古诗词填空复习题
语文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试卷(无答案)
蕉城九中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蕉城九中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六单元试卷
语文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全能培优测试卷
蕉城九中语文版七年级(下)第二单元测试卷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2009年语文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试卷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一、二、三单元测试题
语文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测试卷(无答案)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