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考文言文对比阅读
|
|
作者:阿锐 上传者:admin 日期:11-09-27 |
2011年中考文言文对比阅读
李锐2011-6-15
一、《醉翁亭记》《答谢中书书》
[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翻译下面的句子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译: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而欢乐,但是不知道太守自有他的乐趣。
2.在描写景物方面,两文都充分调动感官,将景物写得有声有色。请举例加以说明。
示例:如“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一句充分将视觉与听觉结合,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的气息。如“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调动嗅觉、视觉、触觉等,将四季的景物的各自特征很好的体现出来,这样更好地体现出作者娱情山水的情怀。
3.两文都写到作者与山、水等自然景物的融合,但表达的感情却有所不同,试结合下面句子作一下分析。
(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示例: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2)醉能同其乐
| |
| 标题: |
2011年中考文言文对比阅读 |
| 文件大小: |
14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阿锐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