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堂教学实录 >>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课堂实录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1-09-14


1、教学特色

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对话沟通,促进发展。

2、教学流程

师:同学们背了不少古诗,那么,你们知道哪个朝代的诗最有名气?

生:唐代的诗最有名气,因为唐代出现了许许多多著名的诗人。像李白。杜甫。白居易

是唐代最杰出的三位诗人。

师:说的真好!那宋代什么与唐诗一样有名气呢?

生:宋代的词与唐代的诗一样有名气。

生:我知道李清照。苏轼是宋代最著名的词人。

师:既然宋词与唐诗一样有名气,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首宋词,行吗?

生:〈兴致勃勃地〉行

师:〈板书课题〉这是南宋词人王观写的一首词,是我们本册古诗的第十首。

请同学们打开书,认真地读一读,仔细地比一比,看看它与我们以前学过古诗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在认认真真地读,仔仔细细地比〉

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有些同学可能已经有所发现了,老师相信大家再去细细地读一读,比一比,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

〈学生又一次地读文比较〉

师:知道了吗?从举手的情况看,不少同学已经悟出来了。如果大家再去细细地揣摩一下,相信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都会知道的。

〈又一次让学生读文比较〉

师:能把你的发现说给同学们听听吗?

生:我发现这首词的题目与以前学的古诗不一样。“卜算子”与“送鲍浩然之浙东”之间空了一格。

师:你的观察力真强/那么,你知道“卜算子”与“送鲍浩然之浙东”之间为什么要空一格吗?

生:〈摇了摇头〉不知道。

师:不知道,没关系,老师告诉一你们。这里的“卜算子”是词牌名,它标明了词的调子。词牌的名称有很多,如:渔歌子。蝶恋花。菩萨蛮等等。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调子。请同学们课后去读一读宋词,你们会从那里知道更多的词牌名的。在这首词中“卜算子”这个词牌与词的内容没有直接联系。“送鲍浩然之浙东”是这首词的提题目。

生:我发现这首词的句子却不像古诗那样整齐,有的每行五个字,有的每行七个字。

师:〈翘起了大拇指〉你真棒/词的句子就是有长短的。词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文体,它的句子的长短是随调而变化的,所以,词又叫长短句。

生:我还发现这首词的前4行与4行之间空开了,而我们以前背过的一些8行的古诗,它们中间没有空开。

师:对,词一般是分片。我们把这首词的前4行称作为上片或上阅,后4行称作为下阅。

师:〈小结〉同学们真不简单,自己读,自己悟,就能够弄明白词与古诗的一些区别。

师:人们常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你能读懂“送鲍浩然之浙东”这个题目的意思吗?

生:诗人送朋有到江南去。

师: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个题目,看看课文插图,猜一猜这首词会写些什么。

生:我猜想这首词会写作者送别友人时的心绪。

生:我猜想这首词会写一路的景色。因为诗人也常把景语变成情语。

师:他们谁猜得对呢?请同学们再把课文读一读,这回读时一定要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学生自由读文〉

师:〈巡视〉周本浩同学真不错,老师发现他读了一遍之后又读一遍,他这种主动学习的精神,值得称赞。

〈学生听了老师夸奖周本浩之后,又认真地读起课文来〉

师:刚才同学们都认真地读了好几遍课文,相信你们一定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一听吗?

〈学生纷纷举手,跃跃欲试〉

〈一生大声地朗读〉

师:听出问题来了没吗?

生:我觉得他把“眉眼盈盈处〈chÙ〉的处错读成了(chu第三声)

〉。

师:听的真认真,你能读一读吗?

〈生声情并茂地读起来〉

师:知道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吗?

生:这首词写的是友人在归去时所见。所感。

师: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

〈学生在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到现在你们读懂些什么呢?

生:我读懂了“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生:我认为这两句把自然山水化为有情之物了。

师:你的理解很有见地。

 

 

、、生:我读懂了“眉眼盈盈处”的意思。指到了山水交汇的地方

生:我通过这句知道行人此行的目 的地。还知道“眉眼盈盈”四个字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江南的山水,二是指有着盈盈眉眼的那个人。

生:我读懂了这首词上片着重写人,下片则直抒胸臆。

师:同学们刚才说得十分精彩,说明你们对这首词已经有了很深的感悟。那么你们对过片“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中的两个“送”字怎样理解。

生:作者用两个送字递进,将作者“暗然销魂”的愁苦之情描写出来了。

生:通过资料知道作者家就在离长江不远的如百皋,欲归不得,心里很是愁苦。

生:作者虽很愁苦,但也强压心中沉痛之情而对远去的友人送美好祝愿与叮咛。“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我感到你们对课文的独特感受很好!能把你们的这些感受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表达出来吗?

〈生争先恐后地要求读〉

师:听了同学们动情的朗读,我也想来读一读,以表达我此时的内心感受。

〈听了老师朗读,学生鼓起了掌〉

师:听了同学们的掌声,老师非常激动,课后,请同学们去收集宋代的词,下节课我们来开展吟诵宋词的活动。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阅读练习及答案
词二首《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预习学案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案2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ppt课件2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ppt课件1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案1
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mp3音频朗读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赏析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