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八年级上(初二上) >>课文练习 >>
《王顾左右而言他》《庄子钓于濮水》《公输》复习练习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1-07-31


王顾左右而言他
一、文学常识:
《孟子》
二、解释加点的字:
1.士师不能治士                  老师,师傅
2.王顾左右而言他               
三、翻译句子
1.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假如管刑法的长官不能管理他的下属,那应该怎么办?
2.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加入一个国家治理得很不好,那又该怎么办?
3.王顾左右而言他。
齐王环顾左右,把话题扯到别处去了。
四、练习举隅
1.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
有一个臣子把妻子儿女托付给他的朋友照顾自己出游楚国去了。
2.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如果您的司法官不能管理他的下属,那应该怎么办呢?
3.孟子提出了三个问题,分别从对待朋友的委托、士师管理下属、国君治理国家三个角度设问,从中可以看出孟子是个善于设问,敢于批评时政的人。
4.齐宣王在回答孟子的问题时,前后的变化是:前面回答非常干脆,似不加思考;回答第三个问题时,采取避而不答的对策,并转移话题
变化的原因是:因为明白孟子问题是针对自己而来,所以转移了话题,不做回答。
5.孟子发议论先从替朋友照料家眷的事说起,这种先从具体事例来说理的好处是
能够让读者直观的了解,并通过具体的事例明了作者的观点。
 
 
  公输
 
文学常识
《墨子·公输》   战国   墨子  
二、解释加点的字
1.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像云一样的
2.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行走
3.夫子何命焉为                        教导,告诫
4.北方有侮臣者                        区域,地方
5.公输盘不说                          同“悦”,喜欢,高兴
6.请献千金                            请允许我做某事
7.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陈述,解说
8.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剩下,多余的   足够,充足;满足
9.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有力,刚强,强悍
10.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多,众多   类推
三、翻译句子
1.夫子何命焉为?
先生有什么教导吗?
2.吾义固不杀人。
我崇尚仁义从不杀人。
3.请说之。
请允许我向您说一些话。
4.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楚国在土地方面有多余,而在人民方面却不足,杀伤自己所缺的人民而去争夺所多余的土地,不能算明智。
5.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你崇尚仁义不肯帮助我杀死一个人,却甘心为楚国攻打宋国而杀死很多人人,不能说是明白类推的道理
四、中心及段落整理
中心思想:课文记载的墨子以实际行动阻止楚国攻宋的故事,反映了墨家反对侵略别国的“非攻”的思想,表现了墨子以实际行动为实践自己的政治主张而不辞辛劳的可贵精神和善于论辩的政治才能。
五、练习举隅
1.从文中可以看出墨子非攻的思想
2.墨子认为楚不应攻打宋国的理由是什么?
宋国本没有罪;楚国在土地方面有多余,而在人民方面却不足,杀伤自己所缺的人民而去争夺所多余的土地,不能算明智。
3.墨子如何善辩?
墨子用托辞,引出公输盘的“吾义”,接着连用五个“不可谓”,深入揭露对方“义不杀少而杀众”的矛盾和“义”的虚伪性,咄咄逼人,简洁有力,使公输盘不能不折服。
 
  庄子钓于濮水
一、文学常识:
节选自《庄子·秋水》   战国   庄子
二、解释加点的字:
1.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            命令,派遣,支使
2.庄子持竿不顾                    回头看
3.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      变为,成为
4.宁其生而曳尾于塗中乎            活着,生存
三、翻译句子:
1.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楚国国王派两位大夫前去请他(做官),(他们对庄子)说:“(楚王)想将国内的事务劳累您啊!”
2.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
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的时候已经活了三千年了,国王用锦缎将它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
3.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塗中乎?
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留下骨头让人们珍藏呢,还是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呢?
四、中心整理:
中心思想:庄子运用“神龟”的形象比喻,表现了他淡泊名利,不为官位所累,逍遥无为的处世态度。
五、练习举隅:
1.关于课文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庄子拿神龟的选择来打比方,说明他鄙弃富贵权势,追求人格的独立,精神的自由,品行的高洁。
B.“庄子钓于濮水”是中国文人拒绝权势媒聘,坚决不合作的典范,表现了中国文人威武不能屈的道德情操。
C.庄子的行为是荒唐的,偏激的。
D.庄子是一个其貌不扬但有大智慧、强内力、且能与时俱进的人。
2.有人说,“庄子钓于濮水之时面临着双重诱惑”。句中的“双重诱惑”你是怎样理解的?
一种是自由的、清闲自在的生活;一种是执掌重权、享受“威福”的生活
3.庄子为什么选择用神龟作比喻这种婉拒的方法?
因为对方是楚国的国君,如果马上回绝他的邀请,就太不礼貌了,也太不给国君面子了,而且弄不好会得罪国君,到时脑袋也保不住了,所以庄子用神龟的选择作比,比较委婉地推掉楚王的邀请.因为这神龟是楚国的,是楚王自己国家里的东西;而且这只神龟死后,楚王用锦缎和竹箱珍藏它,可见它的珍贵。所以庄子选用神龟来比喻自己。因为神龟虽然死后风风光光,但它宁愿选择拖着尾巴在泥里爬,这与庄子的追求是一致的。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社戏》作业设计
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练习3
《昆虫记》阅读练习汇编(7份)
部编版八年级上《孟子三章》理解性默写
部编版八年级上《孟子三章》练习题
《李凭箜篌引》同步训练
《饮酒》同步练习
《昆虫记》检测试卷
晏殊《浣溪沙》欧阳修《采桑子》练习题
《野望》同步训练
《红星照耀中国》检测试卷
部编版八年级上《唐诗五首》鉴赏及练习题
《三峡》测试题
《红星照耀中国》各篇章练习题(1-12)
《梁甫行》练习题
《庭中有奇树》同步练习2
《赠从弟(其二)》同步训练
《三峡》限时反馈练习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课后练习题合集
《周亚夫军细柳》检测练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练习
《背影》同步练习2
李清照《渔家傲》练习汇编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练习试题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同步练习2
《富贵不能淫》练习2
《昆明的雨》同步练习2
《答谢中书书》理解性默写
《记承天寺夜游》理解性默写2
《记承天寺夜游》理解性默写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