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礼记》选读教案1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1-03-14


4《礼记》选读

教学目标:

1.对《礼记》有大体了解。

2.注意积累《礼记》中的名言名句。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简介: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该书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这两种书各有侧重和取舍,各有特色。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为士者必读之书。

二、经典诵读

【原文】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不妄说(说:通“悦”)人,不辞费。礼不逾节,不侵侮,不好狎。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

【译文】礼,是用来确定亲疏,快断嫌疑,区别同异,明辨是非的。遵循礼仪,不随意讨好他人,不说多余的话。遵循礼仪,不超过节度,不侵辱他人,与人相交不轻佻。自修其身,言行统一就是善行。行为有修养,言谈符合礼仪,这就是礼的本质。

【原文】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译文】礼提倡人与人之间相互往来。我前往施惠于人而受惠者不来报答,这是不符合礼的;人施惠于我而我不前往报答,也是不符合礼的。人类社会有礼仪就安全,无礼则危险,因此说:“礼,是不可不学习的。”具备了礼仪的人,自我谦卑而尊重他人,即使是一个背负担子的商贩,也一定有值得尊敬的地方,而何况一个富贵的人呢?富贵而知道喜礼,就会不骄纵不过分;贫贱而知道喜好礼,志向就不会怯懦。

【原文】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凊:qìng,“凉”的意思),昏定而晨省(省:看望),在丑夷(丑夷:同辈)不争。

【译文】做儿子的礼节,就是要使父母冬天感到温暖,夏天感到清凉,傍晚要为父母铺上枕席,早晨要向父母请安,在同辈中不要与人争斗。

【原文】为人子者,居不主奥,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门。食飨不为概,祭祀不为尸(古人祭祀先祖时装扮成尸跳舞,一般由有地位的人充当“尸”)。听于无声,视于无形。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訾:zǐ,诋毁,说人坏话),不苟笑。父母存,不许友以死,不有私财。【译文】做儿子的,生活起居不敢占据家中西南隅这个尊贵的中位,不敢在道路的中间行走,不敢在门中央站立。在举行食礼和飨礼中不敢做主人,祭祀时不敢充当“尸”。没听见父母的声音,但能猜想父母该召唤自己了,没见到父母的身影但能猜想父母要指使自己了。不登高处,不临深渊,不随便诋毁人,不随便嬉笑。父母在世,不可对朋友以死相许,不私存钱财。

三、故事链接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故事,体现了祁奚的正直无私。

四、作业

搜集“嗟来之食”的例子,体会《礼记》的语言特色。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