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教学设计2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0-12-31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教学设计  
邵武市第一中学 黄 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并掌握重要的文言字、词,句的准确含义,加强文言知识积累  
    2、辨析词类活用,特殊的句式特点。  
过程和方法  
    1、 对照注释,及参考译文,疏通文句,弄清楚文言实词的用法  
    2、 诵读全文,整体感知孟子的政治思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理解孟子与民同乐的民本思想,感悟孟子提倡封建统治者和老百姓共有、共享的政治思想的进步性,启发学生要有大的关怀,树立远大的理想,胸怀祖国,胸怀天下。  
教学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1、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境以利于学生冷静思考探究,拓展知识,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2、安排教前学习,让学生通过课文注释,教师提供的参考译文,疏通文字,弄清文意,充分利用该书所建立的学生学习系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语文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纯中国学时期”的诸子文章,是我国文化传统最重要的根,他给我们以生长在大地的信仰,增长我们的见识,开启我们的智慧,涵养我们的德行,砥砺我们的人格,我们没有理由不加以珍惜,没有理由不弘扬其中优秀的部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孟子民本思想中极为可贵的“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学生对教前学习所遇到的知识障碍进行质疑,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解答问题(10分钟)  
相信大家通过教前学习,借助注释以及参考译文,已经将三则材料的字、词、句,疏通清楚,初步理解文意,现在第一小组组员分别扮演庄暴,齐宣王,孟子来朗读一下课文。  
三、小组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给予点评肯定  
现在有请第一小组的代表为我们展示一下你们小组归纳、整理的文言知识.  
四、学生对教前学习所遇到的知识障碍进行质疑,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解答问题  
如何理解“今之乐由古之乐也”  
五、生齐读第二则  
六、小组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给予点评肯定  
七、学生对教前学习所遇到的知识障碍进行质疑,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解答问题  
“ 王在灵囿,幽鹿攸伏。幽鹿濯濯 ,白鸟鹤鹤。王在灵沼,於轫鱼跃。”这是为了说明什么  
八、生齐读第三则  
九、小组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给予点评肯定  
十、学生对教前学习所遇到的知识障碍进行质疑,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解答问题  
引用“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⑧,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是为了说明什么  
昨天我们通过王立群教授的讲解我们学到了解读经典的两种方法。哪位同学给我们说说  
十一、幻灯片展示:  
解读经典的两种方法:  
1、抓住经典的核心思想  
2、和我们的人生经历相结合  
十二、教师提问:那么这三则材料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明确:与民同乐  
解说:在孟子的那个时代,没有什么社会福利制度,统治者不会去建筑一个公园,和老百姓共有、共享。一起游乐。只有帝王的宫室。才会有如此伟大的建筑,老百姓根本不准去游玩的。我们中华民族自从夏朝开始实行所谓帝王世袭的政治制度,帝王们的享受和老百姓是有分别的,帝王们为了实现他们称霸天下的野心只顾着发动“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战争, 而孟子在他的那个时代,能劝导一个有野心要据地称雄的人主,恢复共有共享的公天下政治制度,他的主张和这种精神,还是相当可贵的,相当进步的,因此他的思想和人格魅力可以穿越千百年的时空,给后人以感悟和启示,让后人从孟子的思想中汲取生命养分,构建自我人格。王立群教授通过解读《孟子》感悟到,人只有通过超越自我,自强不息,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才能塑造自己的强势人格,才能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这也让我们明白学习的最终目标不是在高考时能取得多少分,而是要从课本中汲取智慧,在阅读中陶冶情操,同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生命的共鸣与融合。  
十三、分组讨论,播放音乐设置情境,以利于学生冷静思考(10分钟)  
下面我们分组讨论品读孟子在这三则中所包含的哲学思想,人生态度。注意品读要求  
十四、幻灯片展示:(品读要求)  
1.围绕课文的三则材料,确定一个核心话题来品读  
2.品读必须从文本出发,还要有联系生活实际的事例  
3.最后有一句的结论,必须富有人生哲理或劝戒意义,语言简洁  
4.每组品读应有时间观念,效率观念  
十五、发言10分钟  
八、结课:  
易中天教授曾有过这样的言论:“一个人如果同时具有孔子提倡的爱心、孟子的正义、墨子的实践、韩非子的直面人生老子的智、庄子的慧、荀子的自强,就一定能成为领袖。”  
“纯中国学时期”的诸子文章,是我国文化传统最重要的根,他给我们以生长在大地的信仰,增长我们的见识,开启我们的智慧,涵养我们的德行,砥砺我们的人格,我们没有理由不加以珍惜,没有理由不弘扬其中优秀的部分,就比如我们今天所学的孟子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其思想的高度,足以让我们后人敬畏。然而孟子的论辩说理的艺术,也常让我们佩服不已。今天我们不妨模仿孟子经常运用的说理艺术(比喻,排比,引人入彀,对比),来完成今天的家庭作业。  
九、布置作业  
师:下面我们看一则材料完成今天的家庭作业  
幻灯片展示  
东汉时有一少年名叫陈蕃,自命不凡,一心只想干大事业。一天,其友薛勤来访,见他独居的院内龌龊不堪,便对他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他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无言以对。  
要求:  
联系生活实际,自拟话题,模仿孟子的说理艺术(比喻,排比,引人入彀,对比),写一段600字左右的文字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ppt课件(49页)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教学设计4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教案3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教学反思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ppt课件(44页)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ppt课件4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高效导学案3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学案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练习题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导学案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ppt课件3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ppt课件2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ppt课件1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教案1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原文和译文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