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二年级上 >>课文练习 >>
《黄州快哉亭记》同步练习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0-11-24


《黄州快哉亭记》练习
1.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以览观江流之            穷耳目之以自适也哉
B.南北百里,东西一        渔夫樵父之皆可指数
C.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    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
D.将何而非快              穷耳目之胜以自也哉
2.  下列句中的“所以”与“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中的“所以”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    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不相同的一组是
A.草木行列   将牖无所不快             B.西望武昌诸山    自西山道口径
C.目  昔楚襄王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   D.将何适而非快    火尚足以
4.  下列句子句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A.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                         B.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
C.快哉,此风!                               D.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
5.  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篇以叙事兼描述之笔写出了江水的浩淼壮阔,为快哉亭描绘出一个阔大雄伟的背景。开头起笔不凡,不落俗套。
B.“快哉亭”命名的原因就在于能借此名表明其“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的忧乐观。
C.通篇紧紧围绕“快哉”二字来作文章,以情驭景,将“快哉”之情渗入处处之景,也为后面的议论作好铺垫。
D.文章风格雄放雅致,笔势迂徐而畅达,表达了对张梦得豁达不羁的赞赏,及对张与苏轼的慰勉之情。
6.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
⑵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7.  思考探究
作者引用宋玉赋“快哉”的文句对文章结构和表达主题有何作用?      (设计:曾虹)

 

答案:

《黄州快哉亭记》1.A 2.C  3.B  4.C  5.B(命名的原因在于既有观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而带来的快哉,又能借此表明自己的忧乐观)  6.(1)白天就能看到船只在亭子前出没,夜里就能听见鱼龙在亭子下悲鸣。(2)假使心中舒坦,不因外界事物而伤害自己的本性,那么走到哪里会不感到快乐呢?  7.文章前两段写快哉亭周围景观及亭子得名的原因,引用宋玉赋“快哉”以点明文章的主题,这样由事入理,衔接自然,同时又能增加文章的厚重感。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岳阳楼记》《黄州快哉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岳阳楼记》《黄州快哉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贵州省黔南州中考题)
《黄州快哉亭记》作业练习2
《黄州快哉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岳阳楼记》《黄州快哉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题)
《湖心亭看雪》《黄州快哉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7
《黄州快哉亭记》教学实录
《黄州快哉亭记》课堂实录
《黄州快哉亭记》练习题
《黄州快哉亭记》课堂教学实录
《黄州快哉亭记》说课稿
《黄州快哉亭记》教学反思
《黄州快哉亭记》ppt课件(24页)
《黄州快哉亭记》阅读练习
《黄州快哉亭记》ppt课件6
《黄州快哉亭记》作业练习
《黄州快哉亭记》练习题
《黄州快哉亭记》ppt课件5
《黄州快哉亭记》读后感
《黄州快哉亭记》原文和译文及赏析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6
《黄州快哉亭记》教学设计4
《黄州快哉亭记》学案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3
《黄州快哉亭记》ppt课件4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mp3音频朗读
《黄州快哉亭记》ppt课件3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2
《黄州快哉亭记》ppt课件2
《黄州快哉亭记》ppt课件1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及练习
《黄州快哉亭记》译文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