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永别了,武器》教案1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0-11-14


《永别了,武器》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海明威的生平及其创作; 
2.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3.体会课文“电报式”的语言风格; 
4.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理念。 
教学重点 
目标1、3 
教学方法 
阅读法、讨论法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美国大片中的硬汉形象引出美国文坛硬汉海明威从而导入课文。 
二、整体感知 
1.介绍海明威。 
海明威(1899~1961),美国著名作家。因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而荣获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入死以致伤痕遍体。1954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对海明威的评价,正如约翰•肯尼迪总统的唁电所说:“几乎没有哪个美国人比欧内斯特•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他称海明威为“本世纪(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海明威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要了解美国,你必须走近海明威,走到代表着美国民族坚强乐观的精神风范的文学长廊中来。海明威的成名作是1926年发表的《太阳照样升起》。这部表现战后青年人幻灭感的作品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其他代表作有《乞力马扎罗的雪》《丧钟为谁而鸣》和以“精通现代叙事艺术”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老人与海》。 
海明威的文风一向以简洁明快著称,俗称“电报式”,他擅长用极精练的语言塑造人物。他的创作习惯也很独特,从来都是站着写作,以至他的墓碑上有句双关妙语:“恕我不能站起来。”他笔下的人物也大多是百折不弯的硬汉形象,尤以《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最为典型。用海明威的一句名言可以概括这类硬汉甚至其本人:“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2.介绍《永别了,武器》。 
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20世纪20年代末创作的重要作品。这部作品通过叙述一对恋人在意大利战场上的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表明了作者反对战争、向往和平的强烈愿望,但同时流露出人生无常、悲观绝望的思想情绪。《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以“冰山原则”创作的较为典型的长篇小说。尤其是作品的结尾部分,充分体现了省略掉的“八分之七”的力量。作者在描写亨利向凯瑟琳遗体告别时,似乎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但读者却感到有一股强烈而深沉的感情潜流,催人泪下。作品的主题思想是潜在的,感情也是潜在的。作品的故事情节在主人公冒雨走回旅馆之处戛然而止,作者赋予作品的潜在感情达到了最高潮。亨利告别了战争,也告别了感情。海明威暗示读者,在细雨蒙蒙的黑夜里,亨利迷失了方向。他是帝国主义大战的牺牲品和受害者,他和同时代的许多人一样成为了“迷惘的一代”。 
值得一提的是,书的初稿曾在法国一火车站被小偷偷走,使得海明威不得不再次写作此书。 
本文节选自作品的第一部第九章。 
海明威以精通叙事艺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他的“冰山”理论就是精通现代叙事艺术集中的体现。他曾在《午后之死》一书中写道:“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里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的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出来似的。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海明威就是根据“冰山”原理来创作他的作品,形成他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 
3.播放《永别了,武器》视频片段,学生初步感知。 
4.学生默读课文,借助注释,正音正字,初知文意。 
5.学生概括,教师点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明确:主人公亨利中尉带领医疗队来到了意大利前线,他们在外出执行任务时意外遭到了敌人的轰炸,他的一个战友被炸死,自己的头部、腿部也受了重伤,他只好被送回后方。他亲眼目睹了战争中的血肉横飞的场面,战场真正成了“芝加哥的屠宰场”,只不过它的屠宰物不是拿去出售,而是埋在地下罢了。在战争中亨利与他的战友们逐渐意识到“光荣、神圣、爱国”之类的宣传只不过是一种欺骗,战争的起因只是出于“统治者的愚蠢”,从士兵到长官,从伤员到医务人员,几乎人人都厌恶战争,痛恨战争,诅咒战争。这种从一代人角度发出的大声疾呼在客观上表现了对帝国主义战争的强烈谴责。 
三、合作探究 
1.课文为什么能打动读者? 
明确:课文把环境描写、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地不幸以及人物心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人物自己的言行打动读者。 
2.课文在叙述上有何特点? 
明确:叙事简洁明快,充分体现了海明威“电报体”的语言风格。简洁精练,言简意赅 
3.体会“电报体”语言风格 
明确:海明威的文体风格具有简洁性、含蓄性等特点。 
首先,他以简约、清新的文体净化了文风。英国评论家赫•欧•贝茨称海明威的文体“引起了一场文学革命”。他说:“海明威是一个拿着板斧的人”,“砍伐了整座森林的冗言赘词,还原了基本枝干的清爽面目”,“通过疏疏落落,经受过锤炼的文字,眼前豁然开朗,能有所见”。在他的作品中出现的往往是很卓绝的语句,很简单的句子结构、常用词或日常用语,他厌恶“大字眼”,摒弃空洞、浮泛的夸饰性文字,习惯于选用具体的感性的表达方式,从而使作者、对象与读者三者之间的距离缩短到最低限度,取得清晰自然、真切疏朗的艺术效果。 
其次,他采用了多种简约、含蓄却内涵丰富的表达形式。在他的作品中,经常包含着丰富的潜台词,他的感情,不论是失望、恐惧还是悲愤、轻蔑,从来不作过分的描写,它们总是凝结在艺术形象里,包含在简洁的景色描写、人物动作中。他常用电报式的对话、内心独白、象征手法、意识流手法等来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这些含而不露的写法为读者留下联想的空间,从而达到厚积薄发,意到笔不到的艺术神韵。 
4.结合国际形势,师生互动谈谈对战争的看法,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思想。 
四、作业 
课后有条件阅读《永别了,武器》全本或其他海明威作品。 
附:板书设计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海明威《永别了,武器》阅读练习及答案
《赤壁之战》《永别了,武器》学案
《永别了,武器》测试题
《永别了,武器》导学案
《永别了,武器》ppt课件4
《永别了,武器》ppt课件(37页)
《永别了,武器》学案
《永别了,武器》ppt课件2
《永别了,武器》pptx课件
《永别了,武器》ppt课件(30页)
《永别了,武器》同步练习
《永别了,武器》读后感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