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对人类社会公理的敬畏》教案2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0-05-18


《对人类社会公理的敬畏》

赵鑫珊

【自学指导】

  1,了解本文提及的一些概念的基本含义。

  2,理清文章结构,学习本文步步深入说理的写法。

  3,强化社会意识,在实际生活中进一步明确公民意识。

【重点难点】

  1.重点:理清文章结构,学习本文步步深入说理的写法。

  2.难点:在实际生活中进一步明确公民意识。

【正音正字】

  惆怅chóuchàng 霹雳pīlì 演绎yǎnyì 默祷mòdǎo 情愫qíngsù

【词语积累】

  不寒而栗 显而易见 肃然起敬 由近及远 油然而生 颠扑不破 风调雨顺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民以食为天 

【初学课文】

  1,朗读课文。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每个人都要为社会、为他人做出回报。 )

  3,概括本文的思维过程。

( 本文的思维过程是:追问生命意义→发现基本事实→产生社会意识→论证公理意义。 )

  4,下列句子中的引号有什么作用?

  ①本文所提到的“社会意识”……  ( 着重指出。 )

  ②感谢“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条人类社会公理!  ( 引用。 )

【课文简析】

  《对人类社会公理的敬畏》提出敬畏公理的做人基本准则,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思维训练】

1,什么叫“社会意识”?请根据文章内容归纳。

( 人类的生存要依赖社会的分工合作。人们要感受社会组织的好处,要有回报社会的感恩思想。要有“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意识。 )

2,“这项发明帮助每个人实现他在单个生存时所无法实现的那种自由和发展”中的“这项发明”指什么?

( “这项发明”指:“社会,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助组织形式”。 )

3,作者认为“这条颠扑不破的前提和公理”是什么?

( “我应该为他人和社会做些什么、回报些什么”的社会意识。 )

4,作者为什么说他是“矛盾集合体”?

( 因为理性和感情、必须和愿意、崇高和渺小、孤独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些矛盾的因素像一捆乱麻纠结在作者的身上,所以他才说自己是“矛盾集合体”。 )

5,为什么作者要我们进晚餐时怀有两重感恩?

( 因为我们的食物既是自然恩赐的,也是他人辛勤劳动的结果。所以我们进晚餐时要怀有两重感恩:感谢大自然和他人的恩惠。 )

6,“从头到脚,我身上居然没有一样东西是出自我本人的双手制造出来的!”句中“居然”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 “居然”的表达作用是突出“我”对发现的事实感到非常的意外和震惊。 )

7,“我的眼睛”一段,作者列举众多事实阐明道理是否繁琐?为什么?

( 不繁琐。  作者通过大量事实阐明人的生存时时处处都在依靠和仰仗他人的辛勤劳动,从而引出作者对于公理化的思考。 )

8,如何理解下列句子?

  ①社会,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助组织形式,是人类最伟大的一项发明。

( 社会,这种互助组织形式,帮助每个人实现他在单个生存时无法实现的自由和发展,达到尽靠个人力量永远也达不到的比较高的生存质量和水平。 )

  ②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 “我为人人”和“人人为我”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割。任何人都不能脱离社会而生活,任何人的生存都依赖别人的存在。“我为人人”的同时,其实“人人”也在“为我”。“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真正体现了人文精神。 )

  ③为着这目标,我才在稿纸上的每个格子里画窗口,让习惯多吃多占社会、掠夺地球的“田鼠”们看到公理的光芒。

( 为了让中国加快摆脱贫困,我才写文章告诉每个居民,特别是“习惯多吃多占社会、掠夺地球的”人,要树立全球意识,要感谢大自然风调雨顺,保持生态平衡;感谢“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条人类社会公理。 )

9,如何理解作者对社会公理的敬畏?

( 自古以来,社会意识就是一种颠扑不破的公理,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如果仅仅依靠单个人的发展,是不能达到如今的高质量和高水平。地球社会的未来,仍然依靠这种公理支撑。由此,作者自然而然对社会公理产生了敬畏和感激之情。实际上,这是作者对社会意识觉醒的呼唤,也是对漠视社会公理者的警示。 )

10,作者对“感恩”持什么态度?

( 作者认为人类要学会感恩,拥有一颗感恩之心,懂得感谢大自然和他人,人类社会才能和谐发展,整个地球居民才能持久和平。 )

11,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阐明自己的观点的?

( 从自身切入,说明身上没有一样东西是自己制造的,引发“我应该为他人和社会做些什么、回报些什么”的思考,并且直接提出“社会意识”这一概念,接着阐述了公理化思想的由来和发展,并且以两个假设的提问引出最终的观点和结论。文章思路十分清晰,结构缜密。 )

12,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悟?

【课外作业】

  1,整理课堂笔记。

  2,完成“学习建议”。

  3,通过图书馆、因特网,阅读相关作品。

  4,预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教学后记】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对人类社会公理的敬畏》ppt课件2
《对人类社会公理的敬畏》ppt课件1
《对人类社会公理的敬畏》表格式教案
《对人类社会公理的敬畏》教学设计3
《对人类社会公理的敬畏》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