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说课稿 >>
《我不是个好儿子》说课稿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0-05-14


山东省宁阳第二中学   巩现江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我不是个好儿子》。下面我将按照说教材、说目标及重点、说学情、学教学过程的顺序说一下我对这篇课文的安排。 
一、说教材: 
    《我不是个好儿子》是鲁教版第三册第一单元的一篇必修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体味至爱亲情。作为这一单元的首篇现代散文,贾平凹的这篇文章,语言虽然平实质朴,文章也通俗易懂,但情感却极为真挚。他通过对一系列生活细节的刻画,塑造了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形象,她不仅对子女对家庭还是对他人,都表现出让人心动的爱怜。面对这样完美高尚的母亲,作者怀有深深的依恋、感激但字里行间更多的流露出来的却是作为人子不能更好的侍奉母亲反而让母亲为我操心的愧疚与无奈。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母亲都很伟大,只是我们缺乏认知、理解,更欠缺的是一颗感恩的心。在这篇文章我们看到作者母子间感情的交流,其实可以说作者是一个好儿子,但作者认为自己作的还不够,我们从这篇文章学到的应该就是怎样从司空见惯的生活中去感知、理解父母,更重要的是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我对这篇文本的认识以及高一学生的思想状况,我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如下: 

二、说目标及重点: 
1、知识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及其写作风格。 
(2)掌握文中重要词语的音形义。 
2、能力目标:品读文章细节,把握作者的感情。 
3、情感目标:对作者感情有所感悟,升华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 
文章教学的重点放在品读文章的细节描写,领悟作者的愧疚与无奈之情上。难点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三、说学情: 
高一阶段的学生,一方面已经能认识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之情,另一方面由于情感经历、生活阅历的限制,对父母的恩情,大多还认识的比较肤浅,并且大多不能在行动上去关心体贴父母。这篇文章,语言通俗易懂,感情却深沉而浓厚,学生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上体验人物的情感经历,从而使他们对亲情的理解提高到更深层次,并学会感恩父母。 
四说教法: 
四步教学法:充分预习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扩展巩固提高 
充分预习可以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断深化、细化,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并结合相关事例,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五、说教学过程:(安排课时为二课时) 
第一课时 
完成知识目标的内容、整体感知课文:〈1〉了解作家作品及其写作风格〈2〉掌握文中重要词语的音形义。〈3〉整体感知课文。 
(一)导入新课(以母亲节的故事导入) 
(二)了解作者: 
充分运用教学案,掌握有关作者的重要内容同时了解贾平凹散文内容及写作特色。 
(三)掌握字词: 
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同时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四)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A:学生自主概括总结文中描写的生活琐事。 
B:合作交流,形成板书: 
生 〈1〉操心我写字受苦、 
〈2〉为我和孩子缝冬衣 
活 〈3〉教我学会容忍 
〈4〉攒零钱积整给我 
琐 〈5〉疼爱邻里的孩子        
〈6〉操持家里、关心我的生活(准备行李、包素饺子) 
事 〈7〉热情待客、每年给我留梅李 
〈8〉我生病时母亲冒风雪看望 
小结:我们司空见惯的母爱博大而无私,这里不仅有对我无限付出,还有对家庭和对他人的关爱。 
(五)课堂检测,巩固落实。 
 以听写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文章字词的掌握情况。 
第二课时 
完成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1〉品读文章细节,把握作者的感情。〈2〉领悟作者感情,升华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解读题目: 
根据文章题目,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为什么“我不是个好儿子”,从而切入对文本的解读。(母亲是对我怎样,而我对母亲怎样?) 
(二)温故知新: 
在第一课时,我们已完成对文本内容的概括总结,再让学生默读课文,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从中体味作者在叙事的过程中所流露出的愧疚与无奈之情。 
 多      生活琐事         ═══》母亲的无私关爱 
↓                               (事无巨细) 
不 
对                              结论══》我不是个好儿子 
等                               
↑〈1〉寄钱求得安慰              (想的很少) 
少〈2〉不能亲自侍奉母亲  ═══》 我的愧疚与无奈         
  〈3〉母亲为我牵肠挂肚 
小结:正因为母亲对我做的太多太多,而我能为母亲做的又太少。直到现在还让母亲为我牵肠挂肚,这种不对等的爱使我对母亲充满了感激却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全力报答,因而心里十分的愧疚,觉的自己不是一个好儿子。 
(三)深入探讨、品读细节,提升能力。 
让学生找出文中最打动自己的描写。分组讨论打动你的原因。通过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体会和学习作者用质朴语言、抓住生活细节抒发真情的写法。 
例〈1〉孩子们为糖而来得糖而去。母亲笑着骂着,“喂不熟的狗!”末了就呆呆地发半天愣。  
归纳:“喂不熟的狗”本是母亲笑骂孩子们的戏谑之语,指孩子们得了好处却不记恩惠。这却让母亲突然想起了远方的儿子。辛辛苦苦把儿子养大成人,最后却连儿子的面都难得见上,更不用说在身边伺候自己了。“呆呆地发半天愣”写出了母亲内心深处的落寞和忧伤,让我们看到母亲需要的决不仅仅是金钱。 
例〈2〉把母亲送出医院,看着她上车要回去了,我还是掏出身上仅有的钱给她,我说,钱是不能代替了孝顺的,母亲懂得了我的心,她把钱收了,紧紧地握在手里,再一次整整我的衣领,摸摸我的脸,说我的胡子长了,用热毛巾捂捂,好好刮刮,才上了车。  
归纳:“如今只能这样啊!”饱含作者无尽的酸楚与无奈。母亲收下了并不需要的钱,为的是给儿子的孝心一个回应。母子二人心灵息息相通,其至亲至爱之情催人泪下,感人至深。此句表达出了儿子对母亲的愧疚,感激,母亲对儿子的无私关爱之情。 
(四)扩展提高: 
1、师生共同回忆古今中外书写的亲情的文章或事迹。 
目的是让学生在学完此文后,加深对亲情的理解,从而更好的感恩父母,升华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师提示: 
A唐•孟郊《游子吟》 
B毕淑敏《孝心无价》 
C田世国捐肾救母。 
2、学生联系自身实际,模仿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叙写生活琐事表达感情的方法,叙述家中的一些生活琐事来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3、交流展示:学生阅读自己的写作成果。 
通过这一环节,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还可以锻练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五)作业:课下阅读本单元自读课文《我与地坛》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并体会其作用。 
(六)附板书设计: 

生 
活       体现      无私关爱 
     ═══════》真情 
琐     融情于事    感激、愧疚 
事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我不是个好儿子》ppt课件(11页)
《我不是个好儿子》教案4
《我不是个好儿子》教学反思
《我不是个好儿子》教学实录
《我不是个好儿子》读后感
《我不是个好儿子》疑难题解析
《我不是个好儿子》ppt课件5
《我不是个好儿子》同步练习
《我不是个好儿子》学案
《我不是个好儿子》学案
《我不是个好儿子》课堂实录
《我不是个好儿子》教案3
《我不是个好儿子》教学设计2
《我不是个好儿子》教案1
《我不是个好儿子》ppt课件4
鲁教版《我不是个好儿子》ppt课件3
鲁教版《我不是个好儿子》ppt课件2
《我不是个好儿子》备课资料
《我不是个好儿子》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