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论语》选读之《发愤进取》教案2
作者:李建辉  上传者:admin  日期:10-04-30


3 发愤进取(教案)
李建辉
过程
一 逐段展示原文与译文,让学生发现阅读难点,并提示阅读重点
二 根据巡视中学生的提问,讲解如下问题:
1 孔子与子贡原本比较人的境界的问题,子贡听了老师对人更高境界的描写,为什么用《诗经》“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来言说这种境界?而孔子听完又为什么大加赞赏?
(明确:子贡这里言说的是从人要到达更高境界所要历经一个反复历练的过程;孔子之所以大加赞赏,就是因为,子贡不仅仅认同了两种境界的不同,而且还能讲出由较低境界向更高境界的发展所需要的条件。)
2 孔子说“朝闻道,夕可死矣。”有哪两层含义?
(明确:第一,说明“闻道”之难;第二,说明“闻道”的价值之大。)
3 孔子说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什么?
(明确:就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4 “宰予”在孔子心目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从这段记录可以看出孔子如此对待他的原因是什么?还有其他更深刻的原因吗?编者把这段选出来,并放在“发愤进取”的标题下,这是为什么?
(明确:宰予在孔子心目中是一个无药可救的差生,从这段记录中可以看出孔子之所以如此贬斥他原因就是宰予不勤奋,而且言而无信;而更深刻的原因就是宰予不屑孔子所讲的“道”;编者把这段文字选入于此,就是从反面说明发愤进取的孔子对懒惰学生的强烈不满。)
5 孔子是怎样反驳冉求“力不足”论的?
(明确:孔子揭示了冉求所谓的“不足”其实就是“不愿”;因为真正的“不足”只有在努力的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而还没开始,就把自己划定在不能前进的界线里,怎么能说“不足”;说自己“力不足”不过在为自己“不愿做”寻找一个借口而已。)
6 子路为什么不回答叶公?而孔子让学生那样回答别人的提问,实质是要告诉别人什么?
(明确:子路不回答叶公的原因,可能有二:第一,子路以为孔子作为一个学生崇拜的圣人,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准的;第二,子路当时对叶公提问的动机并不了然,不知对方是出于尊崇,还是为了寻找嘲讽的话题。而孔子让学生那样回答别人,实质是要告诉世人,自己不过就是一生都在发愤进取,乐道忘忧的人。)
7 孔子以推土成山和填洼平地为喻,要强调什么意思?
(明确:要强调的是,一方面要持之以恒坚持到底,避免功亏一篑的遗憾,另一方面,要从点滴做起,循序渐进,克服好高鹜远的浮躁。)
三 结合课文后的思考题,小结课文,讨论并展示如下:
(一)课文一共八个自然段七个片段,思考一下它们都与“发愤进取”这课题有什么关系?彼此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明确:第一个片段,言说人的境界的提升,这“提升”就是“进取”,而提升的过程就是“发愤”;第二片段说的是终身“进取”的目标及其价值,第三片段说“发愤”的两种基本修身方式“思齐”和“自省”;第四五片段,选择两个学生的行和言,从反面言说“发愤”者不能只说不干或者为自己不做找借口;第六七片段,可以说是现身说法,从正面强调发愤进取者能乐道忘忧,既没有功亏一篑的遗憾,也没有好高鹜远的浮躁。大致上可以把课文分成三部分,第一至第三个片段为一部分,总说;后面几个片段为分说部分,其中第四五片段反面言说,而第六七片段为正面言说。)
(二)展示课后思考题
思考·探究一   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成功、成材,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和条件?
答:在孔子看来一个人成功成材,首先要有矢志不渝的理想,“贫而乐,富而好礼”“见贤思齐”“朝闻道,夕可死矣”;第二要“发愤进取”的不懈努力,不偷懒,不自卑;第三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和从一点一滴做起的踏实精神。
思考·探究二 学习《雍也 十二》后,谈谈“一个人做某件事情,力不足与不愿做”有什么不同。
答:在孔子看来“力不足”者与“不愿做”者的区别在于两点:第一,有无“做”的强烈愿望,第二有无“做”的实际行动。“力不足”者因为有“做”的强烈愿望,所以尽管他不一定“做到”但他在行动上不懈努力,使自己能“尽吾力而无憾”;而“不愿做”者,却常常用“力不足”为借口,结果本来可以“做到”的事却没能做到,让自己遗憾终身。
思考·探究三   说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和立身处世有什么意义?
答:“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对于我们学习生活和立身处世确实有利于我们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做大做强自己。不过,这里最为关键的是“思”和“内省”,也就是要对照自己认真思考,何为“长”何为“短”,所谓的“贤”与“不贤”是一个价值判断,这本身需要文化思想做前提的。我认为,“贤”应该是既能服务社会又能满足自己的才能品德。因此,也必须从这两个方面去考量,从自我出发,否则,我们就可能在“齐” 的时候,迷失了自我。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论语》选读之《发愤进取》ppt课件1
《发愤进取》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