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半期考试试题
(范围:一、二、六单元。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
姓名:总分:
一、
积累与运用(32分)
1、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①呱()呱坠地②海市蜃()楼
③沿sù()阻绝④举zhù()提笔
2、选出文学常识连线有误的一项()(3分)
A、郦道元——北魏——《三峡》 B、柳宗元——唐代——《小石潭记》
C、巴金——现代——《寻找理想》 D、范仲淹——唐代——《渔家傲秋思》
3、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词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4分)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成就了轰轰烈烈的事业,而在于具体做好了什么。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森林中挺拔的一棵;见到群芳争艳的花园,你只盼无愧地做花园中普通的一朵;,。虽是一棵,却能抗击风雨;虽是一朵。却能装扮春天;,。这样的人生也就无悔了。
4、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招贴画,按要求答题。(4分)
①请简要说明画面内容。(不超过30字)(2分)
②说说这幅画给我们的启示。(不超过30字)(2分)
5、下面对文学名著的点评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批判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与罪恶。
B、《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小说生动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活动状况。
C、《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逊热衷于航海,性格坚毅。他在小人国、大人国的历险多年,吃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
D、《水浒》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晁盖劫取生辰刚是“义”,宋江私放晁盖是“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是“义”。
6、将下列对联补充完整。 (3分)
上联:郭沫若向往光明勾画天上街市
下联:
亲爱的阿姨:
你们好!
①连日来,你们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对面SARS的挑战,你们没有丝毫的退缩,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面对无情的“隔离”,你们以苦为荣,把对家人的思念化作对病人无微不至的呵护。②从报纸上了解到你们的事迹,使我们非常感动。我们决心以你们为榜样,也要为抗击“非典”做出自己的贡献。
祝
身体健康,早日凯旋!
×校九年级(2)班全体同学
2004年×月×日
×7、“护士节”前夕,某校九年级(2)班的同学委托医院工作人员,给日夜奋战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护士阿姨们捎去一封简短的信,信的内容如下:(6分)
(1)这封信的格式上有一处错误,请说明。 (1分)
(2)画线的两句有一句有语病,请选出并改正。 (2分)
。
(3)除了献花和写信,你们班打算用什么活动来表达对白衣天使的敬意?请写明活动名称及步骤(至少两种步骤)(3分)
活动名称:
活动步骤:
8、古诗文积累: (5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记》)
(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表明新陈代谢不可抗拒的诗句是:
, 。
(3)范仲淹《渔家傲》一词中,写边塞悲凉的句子是: ,
。
三、阅读与理解 (28分)
(一)阅读《小石潭记》一文后完成9――12题:(13分)
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9、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潭中鱼可百许头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B、似与游者相乐 心乐之
C、绿树村边合 面竹树环合
D、水尤清冽 其境过清
10、从文中找出与“斗折蛇行”加点用法相同的一句,并将相同用法的词加上点。
11、翻译: (2分)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
12、简答: (7分)
⑴文章对游鱼的描写,意图何在?
⑵作者为何对无人光顾的无名景观――“小石潭”情有独钟?
⑶作者观鱼时的心情和游览后的心情分别是什么?二者是否矛盾?为什么?
。
(二)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13――17题。(15分)
丁香赋
每当冰雪消融,一股细细的清香立刻浮满北国冰城,是丁香选择了哈尔滨,还是哈尔滨选择了丁香?问花花不语,天地间都在感叹着花与城的奇缘。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丁香开。”当春风尚未完全驱走哈尔滨的冰寒,丁香就像春天的使者,绽满枝头,如霞如烟,哈尔滨的春天实在是太短暂了。丁香就像春天里的一个梦,与哈尔滨的春天交相辉映,有了丁香花,哈尔滨的春天就变得芳香四溢,美伦美奂。
春天的丁香花,夏天的太阳岛,冬天的冰雪,是每个哈尔滨人心中的挚爱。几十万株丁香装点着哈尔滨的街道、公园、庭院。
丁香的花小如丁,数不清的小花汇到一起,一蔟蔟的,紫中带白,白中映粉,远远望去,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这情景给寒冬里走过来的人以张力,创造的热情,想象的驰骋。
丁香,花香袭人,在花草中,它的香气最为浓郁了,倘若你漫步街头,往往是还没有看见花,香气已先冲入鼻中,一代代的哈尔滨人就是在这沁人心脾的芬芳中梦想自己的未来。
丁香在我国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它给中国的文化平添了无限秀色。
古时,有许许多多关于丁香的传说,说丁香是“神树”,它能给人带来幸福。
历代的文人墨客,又为丁香留下了许多名篇:
“五月丁香开满城,芬芳流荡紫云藤”。
李商隐则用“芭蕉不展丁香洁,同向春风各自开”的诗句,描述情人的思恋之心。
哈尔滨人把丁香作为自己的市花,丁香是他们情感的寄托,审美的移情,更是对生命价值的一种追求。
丁香花的生命力很顽强,能绽放在北纬45度线上,深得哈尔滨人的宠爱。
这里的丁香外表柔媚,但它的根紧紧地抓住土地,纤细的枝杆,劲健地支撑着一簇硕大的花冠,抵御着北方的风寒和干旱。
初春,丁香浓香馥郁花飞全城;深秋,浓绿的叶子也久久不肯落下;就是到了严冬,它那无叶的枝条也在孕育着一个春天的花潮。
哈尔滨人对丁香的深情,在于丁香的品格凝聚了塞北人独特的精神风貌,她聚小而成大气,抗艰难而争上游,坚韧、顽强,生机勃勃。
丁香是哈尔滨人精神的写照,丁香是北国历史的见证,丁香,秀美的花色,繁茂的花丛,把北国冰城装点得分外娇娆。
丁香是哈尔滨人的挚爱,哈尔滨是丁香永久的家园。
(选自中央电视台《电视散文精品》作者:张福海)
13阅读全文,说说作者赞美丁香花是为了赞美什么。
1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丁香开。”是根据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_____》中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改写而成。
15、作者根据什么说丁香“给中国的文化平添了无限秀色”?(可用文中原句回答)
16、品味下面句子的精彩之处。
①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
②就是到了严冬,它那无叶的枝条也在孕育着一个春天的花潮。
17、丁香花、太阳岛、冰雪是哈尔滨人心中的挚爱,南京的梅花、栖霞红枫、雨花石、玄武湖等也是南京人心中的挚爱。请你选择具有南京(含郊县)地方特征的一景或一物,写一段话,抒发自己的喜爱之情。(不得直接套用文中的原句,不超过60字)
四、作文 (40分)
美国作家威尔逊说:“理解是培育一切友情之果的土壤,理解是沟通心灵的桥梁,是相互信任的基石,是消除隔阂的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