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学习频道 >>中考指导 >>
中考重中之重:语文基本功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0-04-21


    《2009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考试手册》中明确规定现代文阅读共计18个知识点,文言文阅读共计8个知识点,写作能力共计6个知识点的考察范围,几乎都集中在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基本功方面;而且,根据上海市中考命题要求,考试难度应保持在8:1:1——7:2:1的范围内,也就是说,难度系数不大。所以,只要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等于掌握了中考语文的半壁江山。

  那么中考语文基本功又包括那些内容呢?

  首先是写字,书写之功

  众所周知,书写与口语表达一样,同是交流的重要渠道。说出话来是为了让人听明白;而写出字来是为了让人看明白。“书写规范,字迹清晰”是中考语文写字能力六点要求之首,同时“书写整洁”和“错别字”还占卷面3分!由此看来,写字这项基本功还包括消灭错别字和纠正错别字的能力及要求。

  因为《2009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考试手册》对这方面的规定是:能正确书写3500个常用汉字。所以只有多写,多读,认真加以甄别,才能将这项能力掌握,也才能消灭错别字,做到书写正确无误。

  其次是积累,日久之功

  我相信同学们对语文的积累一直以来从未间断过。从语文学科的特性来说,积累的途径虽然多种多样,但尽管已经步入初三,最原始首选的方法还是读、背、默。也许并不新鲜但极为有效,这是我们的祖先千百年来总结出的智慧精华。因为多读方能形成语感;多背才能积少成多;多默就能长久不忘。关键在于久而久之,由量变到质变,然后还可以推陈出新,逐渐就达到了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诌”的境界。

  另外,读、背、默是学习各种知识的基本功,不亚于武功,经过日久天长的训练,功夫自会上身,到那时将受益终生。我们熟知的大师级人物比如:鲁迅、钱钟书、郭沫若等就是不仅具有过人的记忆能力,乃至过目不忘;而且具有超强的阅读能力,以致一目十行。而《2009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考试手册》中规定的现代文阅读的第2、3、4知识点,文言文阅读的第1、2、3、4知识点均是考察积累能力的。所以初三学生面对大量的记忆和背默练习,不仅不能厌烦,而且要从严、从细,达到精益求精。

  第三是方法,应变之功

  作为学生应该非常清楚,在解题时只要方法得当,问题往往迎刃而解。学习方法和解题思路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因此更加需要我们在这方面多用一点心思。

  就《2009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考试手册》中规定的现代文、文言文以及写作的诸多知识点都是有规律可寻,有方法可依的。比如修辞手法,说明方法,人物描写,环境描写以及表达方式,结构语言等都各有特点且作用不同。只要我们认识其规律,掌握应对的方法,即使题型千变万化也可以应付自如。最切实的做法是,抛弃急于求成,一蹴而就的杂念,重视文本的示范作用,上好每一堂语文课。每遇到一个题型,一个知识点,都应该视为典型案例,抓紧不放,不仅搞懂而且学会;不浪费任何一次练习、测试的机会,运用学过的方法反复操练,以期达到真正掌握。

  最后是表达,严谨之功

  目前不少学生都热衷于口头表达而疏于书面表达,可中考以及各种应试目前仍停留在笔试即书面表达的层面。即便有些学生已经意识到书面表达的重要性但似乎也是更重视思路而不在意字斟句酌的缜密表达。其结果是每次考试整张试卷东扣一分,西丢两分,成绩很难有明显的提高。正确的书面表达应做到:细致、周密,重点突出而言简意赅。《2009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考试手册》规定中对大多数知识点的要求都是 “能够指出作用,分析效果”。还有些需要根据文意,对文章、语段的思想内容,表达方式,结构,语言等特点发表自己的感受和见解。比如:修辞手法,要求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另如:“能把握文中句子的含义,能分析句子或段落的表达作用,能概括文章要点或主旨。 ”文言文也有类似的要求“能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倾向并做出分析”……可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对此类问题的解答大而化之的现象。他们往往只是笼统地回答出类似“铺垫”“对比”“强调”等空洞的词语。考纲要求的完整表达则应该突出实质性的问题。比如:“用什么,怎样,为什么做铺垫”“拿什么,与哪些内容做对比,其作用、效果怎样? ”“用什么,怎样强调,强调什么? ”……

  综上所述,根据《2009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考试手册》的相关要求,初三学生对待语文学科的学习和复习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既不能急功近利,又不可以无欲无求。只能用平常的心态,稳定的情绪和一如既往的持之以恒精神,有一种 “但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坚守,要本着一直以来对母语的热爱和积累,多一点对问题的深挖细究,梳理总结,反思提升,相信功到自然成,水到渠自成,积少成多,最终达到质的飞跃。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历届中考十大失分点
中考语文答题注意事项
电脑阅卷是这样的!看完考试多拿20分ppt课件
中考冲刺动员会发言(3篇)
中考语文考前指导(二)
中考语文应考策略
中考比较常见的丢分题型及其原因分析
中考语文指导:最常见的七种失误
中考考场指导技巧ppt课件
初中语文常见题型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复习方法
淮安市启英外国语学校2015届中考语文考前指导
中考语文考前复习及评分标准
2015年井都中学九年级中考语文应试及复习策略
中考语文答题公式
2015年安徽中考考前辅导课件
初中语文答题公式
中考冲刺:备考要查缺补漏,劳逸结合
2015年中考高分作文考生必看的10大提分点
注意语文中考丢分的不良习惯
2015年中考语文答题技巧
九年级语文后期复习建议
中考前5天考试技巧辅导ppt课件
关于中考语文复习须引起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4年初中学生学业考试语文样题分析及对策
2014年中考冲刺宣言及临场指导
中考复习:分题指导及答题要求
中考复习中六大注意事项
2013年井都中学九年级中考语文应试及复习策略
初中语文复习法
2013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四步骤
中考复习指导:解题有“三巧”答题有“三忌
中考复习四部曲
中考效率手册:教你怎样考试
中考复习提高成绩的六大方法
初三语文复习方法
中考语文考前最后一次答题指导
里田中学2012届学生决战中考誓言
中考丢分的六种不良习惯
2012年陕西省中考复习建议
中考语文解题技巧归纳汇总
中考考前谨防十五种意外
中考尖子生的十大学习习惯
中考语文复习十大高效方法
方法总比困难多——中考必备答题策略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